-
1、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之美。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山居秋暝》中的“ ,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皓月当空、清泉潺潺的画面;《渔歌子》中的“ , ”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秀丽风光;张继的“ , ”则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江月夜图。(2)、《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时间)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
-
2、感受句子中的自然之美。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缩句)(2)、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画面写具体。
例:一只画眉飞来飞去,还唱着歌。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①眼前是一条花红柳绿的荔枝湾涌。
②白鹭在珠江水面上低飞。
-
3、感受词语中的自然之美。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相觑 ②不计
③应接 ④边际
(2)、晴朗的夜空下,满天繁星。(3)、我和弟弟看着突然开始大哭的小朋友,。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运用动态描写,展现了山间美好的生活图景。 B、“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把月亮升高的过程写得细腻、动人、有趣。 C、“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句子运用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D、写一处自然景观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
5、下列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C、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6、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浓雾藏起了太阳的利剑,让人们的眼里只有像牛奶样的它,分不清天和地 B、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在夏夜的微风中,无数只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
7、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随意春芳歇(尽) C、王孙自可留(诗中指贵族子弟) D、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词中指风雪声)
-
8、下列生字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暑____,我终于有闲____好好享受大自然了。那飘满洁白无____云朵的天空,令人____想。
A、假 暇 瑕 遐 B、暇 瑕 假 遐 C、遐 瑕 暇 假 D、瑕 暇 遐 假 -
9、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导语。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到美丽的大自然中走一走。踏浪海边,感受①zhǎng cháo时的澎湃;漫步公园,享受阳光②zhào yào在身上的温暖,聆听③shù shāo上传来的啾啾鸟鸣;漂荡湖上,倾听④chuán jiǎng在水中拨动的美妙轻响,欣赏天边红晕悄(qiǎo qiāo)然勾勒的美景……百花齐放、万木葱茏、硕果累(léi lěi)累、白雪皑皑,大自然四季的更(gèng gēng)迭、景色的变换,很是奇妙。置身大自然,你的烦恼⑤yōu chóu不知不觉就被⑥pāo dào了九霄云外。
(1)、根据拼音写词语。(2)、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
10、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
-
1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最近学校在举行“荐书大赛”,欢迎你来报名参加。请把你最近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同学们吧!
要求:①把书的基本信息写清楚,重点写具体推荐的理由,可以是一点,也可以是几点;②书写认真、规范、整洁,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③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不少于400字。
-
12、课外阅读。
非雪天不能读书
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年少时我即插队山区,那里地广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火苗。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静的,唯有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得最多,也记忆最深。
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了,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由此可见,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
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作者读书经历了两个阶段,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读书阶段
读书时节
读书地点
读书经历
读书感悟
冬天
山乡茅屋
近年来
任何季节
没翻过,再也没碰过
(2)、综合全文,文章中的“雪天”既指的雪天,也指的雪天和的雪天。(3)、对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己下乡时,生活艰苦,只有雪天时才能尽情读书。 B、读书,是需要生存压力的,在艰难逆境时读书,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C、在雪天里读书,更有情趣,所以印象也更深刻。(4)、作者在苦寒的雪天里挑灯夜读,并把这说成是“奢侈的日子”。你喜欢在课余时间读书吗?请简要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里是怎样读书的。 -
1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材料二】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训学斋规》
【材料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材料一出自《论语》。《论语》主要记录了及其弟子的言行。(2)、材料一告诉我们要有的学习态度;材料二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材料三告诉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一个事物,除了读书以外,还要。(3)、除了以上内容,你还从本学期学习的哪篇文章里学到了学习或读书的方法,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
14、请阅读下面的“文轩童书节”宣传海报,回答问题。
(1)、根据海报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①本次童书节活动的宣传语是“书香传情,快乐童年”。
②本次“文轩童书节”打折活动从6月1日开始。
③“文轩童书节”的主办单位是新华文轩。
④本次童书节期间,新华文轩出售的所有图书都打7.8折。
(2)、爷爷退休在家,非常喜爱阅读。妈妈听说新华文轩有打折活动,马上就要去给爷爷买打折图书。你知道后,会跟妈妈说什么? -
15、口语交际。
五年级要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请你选择一个鲜活的人物(可以是书里的、动画里的、电影里的……为他制作一张介绍卡,注意介绍人物时语言要简洁、有条理。
人物介绍卡
姓名: 出处:《》
人物特点:
-
1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2)、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3)、孔子有言:“ , , 。”这是告诫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多记多背,学习要不知满足,教诲他人要不知疲倦。(4)、《观书有感》(其二)中的“ , ”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时才能运用自如。
-
17、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填序号)。(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有味 ②无味
③不同 ④不求
⑤不忘 ⑥一半
⑦想翩 ⑧肠肚
(2)、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内容读起来却。(3)、最近王阿姨身体不好,这让在外地上学的女儿。 -
18、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是( )
①历史的文明要靠书籍来传播。
②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因此读书必须有选择。
④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损害。
⑤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而且能帮助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⑥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
A、②⑥①③⑤④ B、②①⑥⑤④③ C、②①⑥③④ D、②①⑥④⑤③ -
19、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的对话,这幅作品最可能是( )
小杰:这幅书法作品用笔方整,笔力刚劲。
张华:是的,它的书写平正端庄,结构十分严谨。
A、
B、
C、
D、
-
20、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句子是( )
①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②不错,多读书,可以提高课外知识,还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③这种力量可以激励你不断前进,不断成长。④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