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我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银色西装,别提有多帅气了。
我的身体分为上下两层:冷藏室和冷冻室。
上层是冷藏室,可以放蔬菜、水果、牛奶等。冷藏室设计得十分巧妙,你看,就连我的门上也分了三层。第一层可以放鸡蛋,第二层可以放罐头,第三层可以放调料。我的身体内有一个按钮,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我的温度。我的保鲜功能可好了!从我身体上层拿出来的蔬菜水分充足,就像刚从菜地里摘下来的一样。看着人们吃的菜每样都那么新鲜,我十分开心,因为能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是我的职责。
下层是冷冻室,一打开门人们就会感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冷冻室里面还有三层抽屉,可以放雪糕、肉类等食品。
材料二:
说明书目录产品特点………………3 零部件的拆卸安装方法…………16
安全注意事项…………4 除霜及保养方法……………………18
安装方法…………………6 疑问解答………………………………19
存放食品的最佳方法……8 售后服务………………………………21
零部件名称…………………9 电路图…………………………………22
控制面板的名称与功能…………10 装箱单…………………………………23
温度设定方法………………………11 保修说明………………………………24
功能设定方法………………………13 保修卡…………………………………25(1)、由材料一可知“我”是 , “我”的外部颜色是 , “我”的身体分为和上下两层。(2)、在材料一中找出能体现“我”保鲜功能好的句子。(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身体内有一个按钮,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我”的温度。 B、“我”的下层温度较低,适合放鸡蛋、罐头、雪糕等食品。 C、如果想了解“我”存放食品的最佳方法,可以查阅说明书的第8页。 D、如果想了解零部件的拆卸安装方法,可以查阅说明书的第16页。(4)、读完材料,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任选一个问题回答。①从的角度提出问题:
②从的角度提出问题:
问题 , 回答:
-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夜间飞行的秘密》中,科学家模仿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 , 解决了的问题。(2)、《呼风唤雨的世纪》中,作者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为了。(3)、《尚书》中说:“ , 自用则小。”(4)、智能之士, , 不问不知。
-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小女孩说:“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改为转述句)(2)、仿照示例,补写句子。
例: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
①我的妹妹整天穿着花裙子,像。
②我的 , 像。
(3)、按要求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地震后,灾区的小朋友们没有食物、棉衣、鞋子、书本。
用上排比的修辞方法:
用上设问的修辞方法:
-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重点描写的是第五粒豆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的故事。 B、《夜间飞行的秘密》启发我们要乐于观察与探索。 C、《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D、《蝴蝶的家》中“我”最后终于找到了蝴蝶的家。
-
5、下列对语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为数字时代的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将信息技术、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旅游体验,给人们带来新鲜感。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让人们获得沉浸式互动体验,还可以辅助人们在出行前制定旅游计划。
A、智慧旅游是数字时代的旅游方式。 B、智慧旅游引入新技术,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C、新技术的发展革新了旅游方式,给人们带来便利。 D、沉浸式互动体验可以辅助人们制定旅游计划。 -
6、下列有关提问题的说法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是针对全文提的。 B、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C、不用每一篇课文都进行提问,想提问时再提问。 D、分小组进行提问时,要筛选问题清单,筛选出最佳得思考的问题。
-
7、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B、现代科学技术走过了漫长的发展路程。 C、通过青年大学习,使我们了解到贫困县退出的主要标准是贫困发生率。 D、人们倾听和注视着这位老英雄的报告。
-
8、下列句子中,和其他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在哪一天?是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 C、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D、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
9、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生活的不断____,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____以往不好的生活习惯,不断____垃圾分类的设施设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
A、改进 改善 改变 B、改变 改善 改进 C、改进 改变 改善 D、改善 改变 改进 -
10、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珫”的读音可能是 , 意思可能与有关。
A.wáng B.chōng C.填充 D.玉器 -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揭开(xiē) 囚犯(qiú) 荧屏(yín) B、船舶(bó) 障碍(zhàng) 家雀儿(qiǎo) C、关系(jì) 依赖(lài) 躲避(bì) D、气氛(fèn) 窗框(kuàng) 洋溢(yì)
-
1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归根 呼唤 七八
翻转 出乎 云雾
(2)、仅仅几天时间,他就把这么难的事情办好了,真有的本事。(3)、这件事是弟弟的错。 -
13、看拼音,写词语。
我国航天科学jì shùrì yì成熟, chuàng zào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不再只是huàn xiǎng中的事。“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们nài xīn地进行科学yán jiū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yú kuài的互动与交流,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宇宙ào mì。
-
14、习作。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旅行中一定拍了许多纪念照,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你们的旅行时光。请你们选择一张照片,写一写它是在哪里拍摄的?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难忘的画面?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15、语文实践。
某校正在举办“创建美好环境”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请你补充完整。甲:我去超市买东西,发现很多人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我觉得。
乙:我去餐厅吃饭,服务员会给我一次性筷子,我认为。
(2)、有同学为“创建美好环境”活动设计了一张宣传海报,请你在海报上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建议。 -
16、现代文阅读理解。
燕园秋色
北京的十月秋高气爽,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在习习的秋风中,我来到了北京大学校园——燕园观赏秋色。
踏进燕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排列整齐、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微风中,白杨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不时还有些发黄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新扩建的( )的图书馆门前。那儿有一个大花坛。花坛中开着( )的鲜花,最外面是一片小红灯笼似的一串红,里侧是翠绿的冬青。花坛中最( )的要数菊花了。你看那菊花,有的如燃烧的火焰,光彩照人;有的黄红相间,美丽多姿;有的洁白如玉,小巧玲珑;还有的墨绿似翡翠,庄重大方。花坛前照相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流连忘返。
欣赏完美丽的花坛,我来到著名的未名湖畔,湖岸边的柳条随风摆动,像摆动着腰肢的少女,在向秋天问好。湖面上微波荡漾,一群群小鱼在湖中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水塔倒映在湖面上,爸爸告诉我这湖水塔影是北大的标志,也是燕园一景。
顺着湖边的甬道来到了一座小山的南麓(lù)。那里有一片宽阔的草坪,小草已经变黄,像一块黄绿色的地毯。草坪的中间矗(chù)立着几棵高大挺拔、被誉为“智慧树”的塔松。虽然已经是秋季了,可它们还是那么郁郁葱葱。围绕斯诺墓种着的银杏树的叶子也由绿变黄,秋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在树下堆积了厚厚的一层,踏上去如同踩在松软的海绵上。
草坪的西面就是有名的勺园,池塘里的荷花虽然已经凋谢,但荷叶不时散发出阵阵清香。池边的龙爪槐叶子已经脱落,那龙爪般弯弯曲曲的枝条还是那样碧绿。
燕园的秋色美不胜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爱深秋时节的燕园。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万物复苏 富丽堂皇 引人注目 五颜六色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比作。(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燕园秋色的?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着( )的作用。A、总结全文 B、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点明中心(5)、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你看那菊花,有的如燃烧的火焰,光彩照人;有的黄红相间,美丽多姿;有的洁白如玉,小巧玲珑;还有的墨绿似翡翠,庄重大方。
-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读这两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 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第1自然段描写了三幅优美的画面,分别是、和种菜栽稻。(2)、段对“种菜栽稻”的画面描写得较为详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一画面的?请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画波浪线句在全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串联全文,流露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之情。 B、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表达了“我”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令人遗憾。(4)、读画横线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补充“【 】”中的内容。(5)、读画双横线句,想一想:夏天“我”会在田里做什么?写一写。 -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春节旅行去哪里?
【材料二】 最美雪乡
冬天的雪乡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树木被白雪银装素裹,屋顶上厚厚的积雪仿佛是蛋糕上的糖霜。夜晚时分,路灯照耀下的雪地泛着银光。冬天的雪乡风景美丽纯净,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珍贵礼物。
雪乡不仅美丽,还有很多吸引人的冰雪项目,如滑雪、雪地摩托、雪地越野等。雪乡成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材料三】 关于春节旅行的咨询
(1)、人们选择去东北旅行的理由不包括( )。A、东北雪景美丽纯净,这里的雪乡美得像一幅画。 B、东北人民亲切好客,非常欢迎游客的到来。 C、东北有丰富的冰雪项目,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去体验。 D、一些旅行社主推东北冰雪游产品,吸引了人们。(2)、材料二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我仿佛看到了的画面,感受到了雪乡的。(3)、腾腾家旅行费用超出预算,你建议(去 不去)雪乡旅游,因为。 -
1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自然景观令人神往。钱塘江大潮:“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 变粗,横贯江面,形成。再近些,。”月下小溪:“细细的 , 流着 , 流着。”(2)、诗中也有山林美景。“ ,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
-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观潮》一文中,作者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近及远、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B、《走月亮》一文抒发了“我”跟阿妈一起走月亮时无比喜悦、幸福的情感。 C、《秋晚的江上》一诗中,作者描写了归渠的鸟儿、斜阳、江、芦苇等景物。 D、读文章时,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加深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