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搭石》的作者是刘章写的。 B、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供不应求。 C、廉将军说十五日前来道歉。 D、跟流星体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
  • 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此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要完成和“神舟十六号”乘组的在轨轮

    换,         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 这注定是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的时刻。

    A、不仅……还……因此…… B、即使……也……所以…… C、如果……就……然而…… D、不但……而且……但是……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之宝     无穷    完好

    有序     冲冠    完璧

    (2)、“ABAC”式的词语是 , 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3)、选词填空。

    ”一词让我想到了稀世珍宝。战国时,蔺相如曾为了和氏璧在秦王殿上地斥责秦王不讲信用,最终,和氏璧又在蔺相如的保护下地被送回了赵国。 这让我想到了四字词语“”。

  • 4、看拼音,写词语。

    回顾2024年上半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大事的发生:全国两会在北京zhào开,各地代表齐聚一堂shāng yì国家大事,为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积极建言xiàn策;在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上,我国运动员凭借超强的肢体xié tiáo能力和身体píng héng能力,以wēn dìng出色的发挥,斩获多枚金牌;伴随着pēn shè而出的橘红色火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dā chéng着运载huǒ jiàn升入空中……

  • 5、习作。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有过与“科学”相关的经历吗?例如完成一次科学小实验、观看一场科幻展览、体验高科技产品……请把这段经历写清楚,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 6、四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仿生学”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任务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个题目:
    (2)、【任务二】班长小亮想给同学们分组布置研究任务,可他不知道该从哪些角度来布置,请你帮他设计一下吧!

    (3)、【任务三】第一组搜集了“仿生与高铁”的资料,请你结合图文信息填空。
        “龙凤呈祥”智能动车组CR400BF的车头设计采用了仿生学与空气动力学原理,仿生于鹰隼和旗鱼。流线型的车头棱线分明,型面过渡光滑,能够有效减少气体分流,使车身空气阻力降低约10%,更加节约能源

     

    该动车组车头受到的启示,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4)、【任务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用到了仿生学原理?请列举一例。
  • 7、现代文阅读理解。

    豆类植物的自白

    ①童话故事中的豌豆、制作豆腐的黄豆、甜品糕点中的红豆、解暑佳品绿豆、家常蔬菜豇豆等,都是我们家族的成员。现在大家一起来听听我们豆类植物的自白吧!

    ②我们黄豆被人们称为“绿色的牛乳”,是一种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我们的蛋白质含量,是所有植物性食品原料中最高的,达到40%左右。组成我们蛋白质的氨基酸有18种之多。我们还含有植物异黄酮,这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活动的物质,这种植物异黄酮,还能有效预防人类的骨质疏松症。勤劳聪慧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黄豆的研究。人们通过加工,让小小的黄豆变成了美味又营养的豆腐和豆浆,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

    ③我们豌豆时常出现在童话故事之中,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豆类植物。膳食纤维是肠道里勤劳的小助手,它让肠道代谢的步伐更加轻快,帮助人们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及时驱逐出境。北京有一种用豌豆制作的传统小吃——豌豆黄,沙甜细腻,豆香浓郁,令人垂涎欲滴

    ④除了上面介绍的豆类植物,我们豆类植物大家族还包括味道甜蜜的红豆。人们常常把它们制成甜品或冷饮。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红豆还有避瘟驱疫的作用。还有避暑佳品绿豆,虽然没有红豆那么香甜,但也是一种鼎鼎有名的豆类植物。绿豆的脂肪含量低,人们喜爱在炎炎盛夏饮用清凉去火的绿豆汤。还有富含维生素的扁豆,高钾、高镁、低钠的芸豆,富含赖氨酸的蚕豆,以及含有生物碱、生物酮的苦豆等。对了,还有一种豆类植物被称为“植物河豚”,那就是味美却有微毒的黎豆,如果你想要品尝它们,要记得先用沸水煮熟才行哦。

    ⑤怎么样?听了以上的自白,大家是不是对我们豆类家族有了大概的了解了?我们还有很多秘密哦,想知道更多的话,那就对我们多观察、多研究吧!

    (1)、黄豆为什么被称为“绿色的牛乳”?(    )
    A、富含蛋白质 B、含有植物异黄酮 C、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D、能被制作成豆腐和豆浆
    (2)、请将文中介绍的几种豆类的信息在表格中补充完整。

    种类

    作用

    可制成的食品

    豌豆

    豌豆黄

    红豆

    古代人们认为可避瘟驱疫

    绿豆

    (3)、读第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联系上文,我猜测“垂涎欲滴”的意思是

    ②比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下面的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好?请说明理由。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人的大肠蠕动,加快肠道代谢,帮助人们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及时排出体外。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扁豆里面富含维生素 B、芸豆高钾、高镁、低钠 C、黎豆有毒,是不能食用的 D、蚕豆富含赖氨酸
    (5)、阅读时,边读边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请根据下列要求进行提问。

    ①针对文章标题的提问:

    ②联系生活(或受到启示)的提问:

    ③针对文章写法的提问:

  • 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2)、从“反复”“终于”中,我们体会到了
    (3)、下列对画波浪线的问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句的恰当使用,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B、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C、这句话具体写了蝙蝠夜里是如何飞行的。 D、这句话是在说蝙蝠夜里飞行与飞机夜间飞行有密切关系。
    (4)、根据课文选段,梳理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并填空。

    (5)、请你从不同角度对选段提出问题。

    针对课文内容角度提问:

    联系生活经验角度提问: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雁荡山的形成

    【材料一】                    火山篇

    第一期:1.28亿年前,火山猛烈爆发,形成了缓坡低山区的地貌特点。

    第二期:1.21亿年前,火山复活,形成嶂、洞、瀑等地貌景观,以大龙湫沿线流纹状岩石和球形气泡最明显。

    第三期:规模较小,火山局部喷发,代表性岩石有凝灰岩等。

    第四期:雁荡山又一次火山猛烈喷发,形成的熔结凝灰岩都处于山体的最高处。

    【材料二】                    流水篇

    早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提出了“流水侵蚀学说”,开中国乃至世界地质学、地形学理论之先河,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数百年。

    流水侵蚀也是雁荡山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雁荡山面海背山,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2000毫升左右,以5至9月份降水量较多。由于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受台风影响十分大,故常以暴雨形式降落。要知道流水搬运量与流速的六次方成正比,即当流速增加一倍时,流水移动沙石的重量可增加64倍。从中可以看出,流水对雁荡山的山体磨损特别大。

    (1)、阅读材料一可知,嶂、洞、瀑等地貌景观是在第(    )期形成的。
    A、 B、 C、 D、
    (2)、根据材料判断下面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雁落山经历了四期火山喷发,每一次喷发都十分剧烈。

    ②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提出了“流水侵蚀学说”,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数百年。

    (3)、阅读两则材料,完成“雁荡山地质探究卡”,先解决问题,再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提问并回答。

    不懂的问题

    解决问题

    ①材料二中的“流水侵蚀”一词属于地质专业术语,它是什么意思?

    我可以结合材料二中的句子来大体理解“流水侵蚀”的意思:

    ②雁荡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问题②是从角度提问的。

    A.内容    B.写法    C.生活经验   D.全文

    我可以通过的方法解决问题③。

    A.联系上下文    B.查阅资料     C.请教别人

  •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 , 在五粒豌豆中,你认为最值得赞美的是 , 因为
    (2)、《夜间飞行的秘密》中,人类受到的启发,给飞机装上了 , 解决了的问题。
    (3)、“ , 自用则小。”爸爸教导我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我还知道此类的名言俗语有:
  •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些花儿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图中的场景)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汽车和飞机。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

    希望这个世界没有战争、伤害和分离。

  • 12、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20世纪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居住的星球日益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强调
  • 1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B、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比喻) C、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拟人) D、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排比)
  • 1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野外拉练一结束,大家累得横七竖八地躺在草地上。 B、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发生了呼风唤雨的变化。 C、真是出乎意料 , 今天竟然下雨了,春游泡汤了。 D、乘坐神舟飞船的航天员们在升空时会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 15、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豆(wàn)         青(tái)       苍蝇 B、息(bǐng)        气(fèn)       探索 C、照(àn)          船(bó)        嶂碍 D、水(qián)        架(kuàng)     愉快
  • 16、读语段,完成以下练习。

    “通通”是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小女孩。她的智力水平约相当于三岁左右的人类儿童,但在某些特殊任务领域,其能力已chāo guò____成人。“通通”的打造根植于中国传统 zhé xué____思想,她具备物理和社会常识,可保障复杂任务高效(实行 执行)。面对互动屏随机xià dá____的指令,“通通”可以自主完成任务,比如当互动者把墙上的相框移位,她会主动摆正相框位置。未来,“通通”还可实现jì néng____、知识和价值(连续 持续)成长,完成类人的智能发育 guò chéng____。

    (1)、根据拼音写词语,并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zhàng) B、互动(píng) C、(kuāng)
    (3)、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自问自答的形式,增强表达效果。
    (4)、语段第二句话有1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5)、如果互动者将牛奶撒在桌子上,“通通”会怎么做?发挥想象,写一写。
  • 17、习作。

    我们认识的人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请你从中选择一个向大家介绍一下吧!通过描写他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他吧!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 18、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口语交际)

    小A:“喂!书我看完了,还给你!”

    小B:“又把我的新书弄脏了,以后再也不借书给你了!”

    为了避免引发同学间的矛盾,请你为他们重新设计上面的对话。

    小A:

    小B:

  • 19、现代文阅读理解。

    自然界的隐藏大师

    ①在大自然中有一群(    )的家伙,它们就是站在你的面前,都很难被识破。

    ②枝头上,淡粉色的兰花正在随风摇曳,一只悠闲的蝴蝶在花丛间翩然起舞。突然,一朵“兰花”向蝴蝶猛扑过去,“花瓣”化成利刃,迅速结束了蝴蝶的生命。这场惊心动魄的捕猎可不是虚构的电影情节,它是兰花螳螂的日常生活写照。兰花螳螂有着最优雅美丽的伪装——酷似兰花花瓣的步肢、花苞般的腹部、随着附近花朵颜色深浅而变色的皮肤……这一切可都是它为了让猎物掉以轻心而做出的努力。

    ③有的猎手假装成花朵,有的猎手则装成叶子,叶尾壁虎就是装叶子的佼佼者。为了把自己伪装成干枯的树叶,它的尾巴可以模仿落叶的颜色,甚至在边缘部位还生出了凹陷,仿佛被啃食过一样。将自己伪装成枯叶,不仅方便捕食昆虫,遇到天敌时,还可以用这招来隐藏自己,躲过一劫呢。

    ④海洋中也活跃着很多隐藏大师,比如乌贼。它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改变皮肤颜色,以此来隐藏自己。当变色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时候,乌贼还会喷出乌黑的墨汁制造混乱后逃生。它是不是很机智呢?

    ⑤和四处游荡的动物不同,通常保持“静止”的植物们,往往有着更高的安全需求。看上去像是一块奇怪石头的“生石花”,是一种极其擅长隐藏自己的小生命。为了躲避鸟兽吞噬,先伪装成其貌不扬的石块,然后才敢在花季悄悄绽放。

    (1)、填入第①段括号里的词语最合适的是(    )。
    A、调皮可爱 B、身手敏捷 C、变化莫测 D、机智勇敢
    (2)、下列描述和短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兰花螳螂优雅美丽的“伪装”是为了让猎物掉以轻心。 B、“生石花”伪装成一块石头,是为了躲避鸟兽吞噬。 C、乌贼既能改变皮肤的颜色,也能喷出乌黑的墨汁。 D、叶尾壁虎将自己伪装成枯叶,只是为了方便捕食。
    (3)、第②段画横线句中的“迅速”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你根据短文,任选一个角度提一个问题。

    角度:

    问题:

  • 2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 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下列图片中的现代科技产品分别对应选段中的哪个加点词语?想一想,选一选。(填序号)

    (2)、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画横线的句子反复使用“没有”,强调那时非常落后,在表达上更有气势。

    ②文中加点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句子意思不会发生变化。

    ③选段中引用诗句,说明现代科学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3)、读完选段,你有什么疑问?任选角度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可提问的角度:①针对课文内容;②针对课文写法;③联系生活经验。

    我选择的角度是(填序号),我提出的问题:

上一页 177 178 179 180 1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