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的骚体诗六言为主,但又长短参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科学工作者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他们有做笔记的习惯。他们认为,笔记有两个“作用”:第一,它包含了你认真的分析、思考与回顾;第二,它方便你进行系统地自我质疑、审视与批判。

    成功之道或许因人而异,但科学家们的这番笔记使用心得却着实道出了成功的秘诀。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4、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今社会,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减肥愈发成为人们的一种刚需。在健康的名号之下,生酮饮食、代餐、代糖、减脂餐等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只是,网红减肥餐真的能减肥吗?事实上,不少网红减肥餐似是而非,只能带给人们心理安慰而已。不一定奏效就算了,①____。有研究表明,长时间饮用代餐奶昔,会影响肠道蠕动,降低新陈代谢,严重的话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紊乱。

    那么,②____?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管住嘴不是说不要吃,而是说适当控制饮食,并确保饮食均衡。《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写得清楚明白:成年人膳食推荐供能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许多网红减肥餐,都是在降低摄入上做文章,只是它的低能量摄入已经跌破了健康底线。健康的减脂公式是热量消耗>热量摄入>基础代谢所需热量,身体的热量赤字在总消耗的10%-15%之间。而消耗热量的最好方式,就是迈开腿,动起来。因此,与其追捧网络上形形色色、价格还不低的网红减肥餐,③____。保持正常、均衡饮食,同时确保一定的运动量,或许不会让你立即瘦成竹竿,但会让你拥有均匀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与文中画线句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荷花淀》) B、……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凡此种种,在我的心里,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刻眼前的情景了。(《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C、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别了,“不列颠尼亚”》) D、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大战中的插曲》)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5、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已灭绝的古人类中提取DNA,这样的想法在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实现之前几乎被认为是①____。由于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现代DNA污染是古人类以及其他古生物研究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在研究从佛罗里达州发掘出来的一个7000年前的美洲土著的大脑时,帕博提取并修复了一段看似②____的线粒体DNA序列片段,发现它此前没有在美洲土著身上出现过,而只在亚洲人身上存在。为解决DNA污染的问题,帕博及其团队一直在③____地克服技术困难,他们不仅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古DNA研究超净室,还设计出它的工作规则,又利用诸多重要手段获取了古人类DNA序列。

    带领同事完成了古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帕博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古人类和其他古生物的方法使得古人类学研究增加了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古遗传学。帕博是这个新领域④____的专家,归功于他的发现,我们才了解到,来自人类已灭绝的亲戚的古老基因序列影响着当今人类的生理机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稽之谈 非同小可 坚持不懈 首屈一指 B、天方夜谭 非同寻常 坚持不懈 无与伦比 C、无稽之谈 非同寻常 奋不顾身 首屈一指 D、天方夜谭 非同小可 奋不顾身 无与伦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B、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C、由于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然而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D、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然而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长句子改写成4个前后连贯的短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每个短句子不超过25字。
  • 6、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中用“”来夸张描写宴席之丰盛,以传达其狂放不羁之豪情。
    (2)、在《江城子》中,苏轼怀念亡妻,叹岁月沧桑,说即使相逢也认不出的理由是“”。
    (3)、司马迁在评价《离骚》时,提出了《诗经》的某些风格特点的句子是“”。
  • 7、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唐】杜甫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①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②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注:①诛茅:剪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②童童,一作“亭亭”,茂盛貌,重叠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先写江、堂、传说,又写自己为树卜居于此,虚虚实实,写的是楠树被拔之前的情形。 B、七八两句正面描写楠树为风雨雷云所拔,字字惊心动魄,写出了楠树在风雨中的斗争状态。 C、“沧波老树”等四句追叙野客为避雪霜而栖于老树青盖之下、行人在树下听村民演奏的场景。 D、“虎倒龙颠”两句写楠树被拔之后,僵卧江边如虎倒龙颠;其残枝败叶,则如血泪垂满胸前。
    (2)、王嗣奭《杜臆》称:“‘天意’二字宜玩,恐草堂终非吾有也,盖以楠树卜之。”请结合诗句分析杜甫如何借楠树来占卜自己的命运。
  • 8、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螯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B、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C、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D、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合,文中指天地四方,即天下,与《过秦论》中的“宇内”“四海”意思相同。 B、七庙,古代以天子的宗庙来代指国家,与《短歌行》中以“杜康”代指酒用法相同。 C、失职,文中是指失所、失去常业的意思,和现在多指不尽职守的“失职”含义不同。 D、归田亩,意思是回归乡间,“归”与《论语》中“天下归仁焉”的“归”含义相同。
    (3)、下列对甲乙两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认为秦国能凭借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一统天下的盛势,却快速走向灭亡,是因为秦王不施仁政而导致形势发生变化。 B、苏轼认为,因为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不愿意自食其力,而是靠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所以帝王要与他们共享富贵,社会才能安定。 C、历代国君都会根据习俗来制订相应法律,统一人才选择的途径,但不同的时代选拔途径不一样,隋唐至北宋的选拔途径是科举考试。 D、苏轼强调虽然秦朝灭亡发生在秦二世,但秦始皇在其一统天下之后,坚持依靠法律而不任用人才,这才是加速秦王朝灭亡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②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9、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曙光刚刚染红萨崩山上的天空,暗蓝的海面已揭开黑色的夜幕,早晨凛冽的寒气刺着人脸,薄冰也在脚底下咯咯发响。只有远处永不停息的涛声,打破清晨的寂静。

    “先生,到伯爵码头吗?请上船!”两三个退伍水兵从划子上站起来,向您招揽生意。

    您挑定那只离你最近的划子,跨过陷在船旁泥泞中的那匹已在腐烂的枣红色死马,上船向舵那边走去。于是您离了岸。

    您望望海湾,海湾里遍布着漆成条纹的舰船,有的近,有的远;您望望呈现在远处水晶般澄澈的水天之际的敌舰。您听听节拍匀调的划桨声和从水面上飘送过来的人语声,以及塞瓦斯托波尔雄壮的炮声。

    船在伯爵码头靠了岸。码头上来往着灰制服的陆军、黑制服的海军和穿着杂色衣衫的妇女,码头的最初几级台阶上狼藉地摆放着生锈的炮弹、炸弹、霰弹和各种口径的铁炮:军营生活和都市生活、漂亮的城市和肮脏的野营奇怪地混杂在一起。

    就拿这个辎重兵来说吧,他正拉着三匹枣红马去饮水,怡然自得地哼着歌曲。而且,在那位戴着洁白手套的过路军官的脸上,在那个坐在防寨上抽烟的水兵的脸上,在那些怕弄脏粉红色衣裳、在穿过街道时从这块石头跳到那块石头的少女们的脸上,你都可以看到同样的神情。

    是的,您要是第一次来到塞瓦斯托波尔,您准会大失所望!不论从哪一个人的脸上,您都找不到惊慌和狼狈的神情,甚至找不到热烈、果断或者准备牺牲的神色。

    但您别急于怀疑,干脆就到对面那座大厦的巨大的俱乐部里去吧。一推开门,您就会看到一片触目惊心的景象,闻到一股腥臭难当的气味。您在那儿可以看到脸色苍白、神情阴郁的医生,两臂上溅满鲜血。上了麻药的伤员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嘴里像梦呓般说着些莫名其妙但有时却朴实动人的话。您还会看到担架上躺着另一个伤员,他眼看着伙伴动手术,忍不住浑身痉挛,哼个不停。总之,您在这儿看到的战争,不是军容整齐的队伍、激昂的军乐、咚咚的战鼓、迎风飘扬的旗帜和跃马前进的将军,而是战争的真实面目——流血、受难、死亡……

    离开这所充满痛苦的房子,您准会觉得如释重负,您会深深地吸几口新鲜空气,但一想到这些苦难,您又会觉得自己的渺小,您也就会毫不犹豫地泰然向棱堡走去……

    您一路走去,不时会被地上狼藉的炮弹绊到,或者跌进石子地上积水的弹坑里。您会在街上遇见和赶上成群结队的士兵和军官,偶尔也会碰到一个女人或者孩子。在您上山的时候听到炮弹或者榴弹在附近呼啸,特别是您看到一个士兵,挥动两臂,顺着泥泞滑下山去,嘻嘻哈哈地从您旁边经过,你会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昂起头,向这座泥泞滑溜的山上爬去。

    突然,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不但震撼您的耳朵,而且震撼您的全身,您不禁打了个寒噤。“哦,这就是第四棱堡了,真是个可怕的地方!”同时,一团浓烟把您的身体、炮床和走动着的水兵的黑影都笼罩住了。“正好打中炮眼,我看打死了两个……喏,抬出来了!”您会听到这样的欢呼声。接着您就会看到有个黑色的球撞在地上,发出清楚而响亮的爆炸声。随后,弹片带着尖叫声向四方飞溅开来,石子在空中沙沙直响,您身上也会溅满污泥。听见这些声音,您会产生一种又痛快又恐怖的奇异感觉。在炮弹向您飞来的这一刹那间,您准会想到您要被它打死了。等您清醒过来,刹那间,您会感到喜不自胜,您也就领略到在生死关头所特有的一种壮美之感。接着又是炮弹的呼啸声、落地声和爆炸声,但在爆炸声中还夹着一个人的呻吟,使您大吃一惊。这个负伤的水兵浑身都是血和泥,声音哆嗦地对伙伴们说:“别了,弟兄们!”他显然还想说些什么,但结果只重复道:“别了,弟兄们!”

    ……

    现在,您可在阵地上看到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了。您回去的时候,不知怎的不再理会一路上呼啸着的炮弹和枪弹,您将怀着一种宁静而高尚的心情回去,您获得了一个愉快的信念:塞瓦斯托波尔绝不会被占领,不但塞瓦斯托波尔绝不会被占领,而且俄罗斯人民的力量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动摇。

    黄昏降临了。即将下山的夕阳,从蔽天的灰云后面豁露出来,一下子射出灿烂的红光,照亮了紫色的阴云,照亮了舰艇林立、波涛起伏的灰绿色海面,也照亮了城市的白色建筑物和街上熙来攘往的人们。团的乐队在林荫道上演奏古老的圆舞曲,它的旋律在水面上荡漾,跟棱堡上隆隆的炮声奇妙地融成一片。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集》/草婴译,有删改)

    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是俄罗斯人民抗击英法入侵的保卫战。列夫·托尔斯泰曾担任炮兵连长,亲历战役。

    (乙)

    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还是为了自尊,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敬爱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样敬爱它。如果你敬爱它,那么杀死它就不算是罪过。要么是更大的罪过?

    “你想得太多了,老家伙。”他大声说。

    (节选自《老人与海》/李育超译,有删改)

    (1)、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中的辎重兵在牵马饮水时怡然自得地哼着歌曲,虽时时刻刻遭受死亡的威胁,仍保持淡然自若,这让我们看到战争的另一面。 B、甲文多次提及的“泥泞”意味深长,它在小说开头意味着对红马的埋葬,而在士兵顺泥泞滑下山时,则传达出对战争沉重的消解。 C、甲文借描写俱乐部里腥臭难当的气味、苍白阴郁的医生、神志不清的伤员,呈现战争的触目惊心,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批判。 D、乙文中的老人在与大鲨鱼第一次搏斗后,看着被咬得残缺不全的大马林鱼,认为杀掉它是一桩罪过,从而产生了激烈的心理活动。
    (2)、下列对甲文相关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甲文几乎没有正面刻画敌我士兵激烈的厮杀,而对飞溅的弹片、爆炸的炮弹等细节加以描述,展现恢宏的战争场景。 B、甲文中,作者擅长用“在那位、在那个、在那些”等句式,使其有整齐之美,铺陈了战争的多个画面,增强感染力。 C、甲文通过对浑身血泥的水兵重复的语言描写“别了,弟兄们”,再现战争的残酷,歌颂为卫国战争献出生命的普通士兵。 D、甲文在曙光中开始,在夕阳中结束,前后呼应的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战争的时间,又营造了令人恐惧压抑的战时氛围。
    (3)、从伯爵码头至第四棱堡,“您”可能历经了怎样的心绪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分别设置了“您”和“你”,它们产生的文学效果是否一样?请谈谈你的理由。
  • 10、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能手机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智能手机比电脑更加私密和个人化,使用它们可以激活自我认知、增加个体的自我关注,让人们“向内看”,将注意力转移到个性化的偏好、感受和心理状态上。因此,与电脑相比,使用智能手机做出消费选择时,人们往往会更加偏好那些能够提高独特性、展现自我表达的选项,例如,购买定制、稀有或特殊的产品。塞拉等人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智能手机通过激活个体自我关注来影响人们的行为。相比在尺寸更大的电脑上操作,私人智能手机唤醒了一种高度私密性和个性化的体验,更能鼓励人们表达自我,从而影响人们的态度和选择。

    自我关注程度高的人倾向于更独立地表达态度,当他们做出选择时,倾向于以自己的理念、品位等为前提,较少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相比流行商品,使用智能手机让人们更有可能喜欢独特的商品或被告知这是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商品。研究人员评论称,从线上订购食物到在线社交,都可能受到这一效应的影响。该研究对有关自我关注心理、独特性寻求行为、技术对消费者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有启发作用,也对使用移动设备与受众互动的在线供应商、品牌和相关研发人员有实际指导意义,企业或将根据消费者使用设备的不同场景来调整其供给的产品。

    (摘编自陈禹同《智能手机影响消费偏好》,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活在“大数据时代”,但大数据的重点不在“大”,而在于关联度。美国社会学家丹娜和凯特曾说,“大数据本质是关联的,它的价值源自在不同的数据集之间建立连接,从中推断出某些模式,关于个人,关于个人与他者的关系,或者仅仅是关于信息的结构本身。”

    网易音乐知道你喜欢听什么歌,京东知道你喜欢什么洗发水品牌,微信知道你深夜与朋友聊些什么,美团知道你喜欢吃什么菜,支付宝对你每天的花销开支了如指掌,网约车平台知道你一天的出行路线,我们头脑中最隐秘的困惑、幻想、欲望都在搜索引擎里……这些不同的数据库记录了我们在不同领域的微观现实,每一个领域的行踪看起来都很不起眼,但一旦这些数据库联接成一个涵盖个人全部生活现实的共享网络,这些数据就可以拼凑出这个人的完整的“数据肖像”。

    如果你曾经试图拼凑过自己的“数据肖像”,或者在推送给你的某些定制广告里瞥到了自己的“数据肖像”的碎片,很可能你也会悚然心惊:我们制造了所有这些数据,但对于它们如何被采集、加工和使用,却一无所知。

    也可能你会怀疑,商业机构的“监控”能糟糕到什么地步呢?他们无非想让我们花钱买点东西而已。但监控,本质上与权力有关。知识就是权力。一个人对我们了解越多,就越能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哪怕我们从来没有实施过操纵或控制行为,当我们系统地搜集关于某人的私人数据时,也已经是将其视为一种被操纵或控制的对象。2018年“剑桥分析”事件曝光,美国选民们才意识到,他们在脸书上的人格测验和日常的点赞行为,会被用来关联建模,分析他们的政治倾向,推送特定内容,甚至影响到总统选举。

    巨量的数据是我们主动递交的,比如使用电子支付时,匿名的现金消费行为转变为可追踪的电子记录;在网站注册时,会主动提供个人信息……在《1984》的世界里,人们最大的恐惧是“我永远不能独自一人待着”。但是在今天的世界里,这不仅不是噩梦,反而成了一种祝福——“我永远不再孤独”。

    如鲍曼所说,“隐私不再意味着自由、个体,而是孤独、被抛弃、被忽视、被排斥”。他认为,这种转变与社会形态的转变有关。流动性的社会是一个每个个体都要独自承担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主导型的恐惧是对被排斥的恐惧。正是因为这种压倒性的恐惧,我们躲避到网络的世界里,《1984》中暴露隐私的恐惧被现实中获得关注的喜悦所替代。我们在被关注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为此,我们自愿地将自己交付给全景注视,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展示,主动为大数据时代添砖加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自由的人对自己做出的决定拥有绝对权利。当他思考事情时,他的决定能反映出他最深层的价值观。可是,当我们“自由”地点击“购买”“点赞”按钮时——事实上,这些点击记录已经被某些公司录入了数据库。我们真的是自由的吗?哈佛大学教授佐伯芙曾说,过去20年来,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能感受到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权力的压迫,让她感到不安、焦虑、失控,被操纵,丧失自由。2014年,她终于找到一个词为这种压迫她许久的权力命名——“监控资本主义”。

    (摘编自陈赛《“监控资本主义”:他们对你无所不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电脑相比,智能手机更能唤醒使用者高度私密性和个性化的体验,激活个体自我关注,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态度和选择。 B、智能手机可以使人们免受社会环境干扰,消费时选购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交友时碰上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朋友。 C、大数据的重点在于关联度,记录了不同领域微观现实的数据库一旦联接,则使个人完整“数据肖像”的建立成为可能。 D、在流动性的社会中,人们不再恐惧于暴露隐私,反而主动递交巨量的数据,将自己交付给全景注视,以获得被关注的喜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对象不一样,但论述重心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个体的自由度”。 B、研究智能手机对使用移动设备与受众互动的在线供应商、品牌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C、因为流动性社会充满不确定性,个体提交的生活数据有可能被权力操纵和掌握。 D、“剑桥分析”事件让我们看到在某些领域个人数据的滥用甚至可以影响国家政治。
    (3)、以下选项不属于“监控资本主义”范畴的是( )
    A、用户在某平台上购买了奶粉,手机随后收到了推销幼儿教育课程的短信。 B、沃尔玛发现把啤酒和婴儿纸尿裤摆放在一起,可以大幅提高两者的销量。 C、国外某公司曾将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及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卖给美国军方。 D、某外卖平台的常用客户在另一外卖平台上看到价格更为低廉的相同菜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当今时代,大数据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项目蓬勃兴起,给人们带来便利,然而大数据也是把双刃剑,利弊皆存。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面对大数据时代。
  • 11、 阅读下面的漫画和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心态来自三种“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惚兮恍兮,朦朦胧胧。我像在做着一场梦。【甲】人间的梦与醒,大河的幻与真,历史的虚与实,现实的显与隐,一起在我脑中幻化叠印……

    我虽未走遍黄河的全程,但对万里九曲之黄河,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母亲。黄河,你从巴颜喀拉山流出后,一路喷珠溅玉,款款前行。当你腾跃下青海高原后,愈来愈威风凛凛,疏狂不羁。你这孔武的东方巨龙,以铜头铁臂撞开八大峡谷,用尖牙利齿撕碎黄土高原。巉岩壁立的刘家峡里,你龙尾一甩,卷起千堆雪;嵯峨陡峻青铜峡中,你龙身一抖,搅起万叠浪;至壶口,你一声短吟,撩起泻天瀑布;【乙】抵龙门,你长吼一声,唤来动地狂飙……趱行到华北大平原,你才得以舒展一下那硕大无朋的身躯,即是闲庭信步走东海,仍不失大河傲然于世的涣涣之风……你所到之处,无不泼洒下奔泻征服的快感,无不闪耀着独一无二的个性。你径流的峰谷峁梁里,无处不留有你仁慈与暴戾的标记;你怀抱的城邑屯落中,到处都刻有你毁灭与创造的印痕……黄河,你是太平洋水系的一条大河,你是“四渎之宗”,你乃百水之首!                                                                                (节选自李存葆《大河遗梦》)

    (1)、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请结合语境,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使用的省略号,在用法上有何不同。
    (2)、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第二人称“你”,请从文体的角度来说说二者用法上的不同。

    这种在食物变化中产生的色彩很容易让你我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给人带来浓郁、温暖、朴实的感受,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美感

    你径流的峰谷峁梁里,无处不留有你仁慈与暴戾的标记;你怀抱的城邑屯落中,到处都刻有你毁灭与创造的印痕……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上,一个新的词汇“美拉德穿搭”跃入大众视野:棕色系的外套,格纹下装和卡其色的内搭——继夏天的“多巴胺”风格大火后,“美拉德”又引爆潮流。

    “美拉德”一词源于“美拉德反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牛排____,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以棕色与橘色为打底,延伸出一系列金棕色、可可色、焦糖色等。这种在食物变化中产生的色彩很容易让你我联想到油脂与蜜糖,给人带来浓郁、温暖、朴实的感受,在视觉上产生愉悦的美感。另一方面, ____,如落叶与土地、成熟的果实与金黄的阳光等也与美拉德色系相契合,形成与季节合拍的氛围。

    不难发现,美拉德所代表的棕橘色系与往年流行的大地色其实难以相提并论。时尚本身就是人造的概念。如果今年美拉德的爆火,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生活中仪式感的日益重视。有专家认为,从夏日多巴胺到秋日美拉德都是颜色心理效应对于人们的一种爱称,表达了大家对于这些颜色的积极心理感受,以及渴望凭此展示自我风格与多姿多彩生活的态度。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两句写诗人梦中游历天姥山,他迷恋着花、依倚着石,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离骚》是屈原“盖自怨生”之作,且从创作风格来说,《离骚》兼有“”的特点。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用典故,“”借“谦谦君子”的典故劝谏太宗要加强道德修养;“”引“网开一面”的典故劝谏太宗要田猎有度。
  • 15、古代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台城游

    贺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 , 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 , 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注】①本词作于宋哲宗年间,贺铸时任管界巡检,是一个供人驱遣的武官。台城在六朝时多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隋军攻陷金陵时,南朝陈后主藏身于台城景阳宫胭脂井,后被擒。②襞(bì)笺:折彩笺作诗。③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飞鸳瓦,喻指陈宫门被毁。④白社:地名,代指穷人居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开篇从大处落笔写六代,看到古都金陵,思及六朝君主豪奢之旧事,着一“浸”字,蕴含无限感慨。 B、上片“台城游冶”五句用冷静的笔触特写陈后主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回首”两句,与前五句形成强烈对比。 C、下片化用典故写昔日簪缨聚居之地,如今竟成了荆扉白屋,狭不容车,反诘可见词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叹惋。 D、本词下片和杜牧《泊秦淮》都选取星斗、月光、寒沙等意象描绘出秦淮河夜色迷蒙冷寂、高远空灵的特点。
    (2)、本词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金陵怀古之作,请比较两位词人情感的异同。
  • 16、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宗师有上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无限度。及匈奴绝和亲,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财略衰耗而不赡。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间盗铸钱,不可数。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及盗为之。是时山东被河菑,及岁不登数年,方一二千里。天子之,下巴蜀粟以振之。元封元年,桑弘羊领大农。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故腾跃,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许之。一岁之中,太仓满。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是岁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亨弘羊,天雨。”

    (节选自《史记・平准书》)

    文本二:

    青苗、均输、市易、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立淮、浙六路均输法条例司言:“今浙、淮发运使实总六路赋入,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因近易远。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诏以发运使薛向领均输平准。范纯仁言:“今乃效桑弘羊行均输之法,而使小人掊克生灵,怨基祸。事大者不可速成,傥欲事功急就,必为憸佞所乘。”留章不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B、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C、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叮校/ D、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可胜数”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的“胜”字含义相同。 B、“天子怜之”与“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怜”字含义不同。 C、“天乃雨”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两句中的“乃”字含义相同。 D、“敛怨基祸”与“成不敢敛户口”(《促织》)两句中的“敛”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奢侈攀比、连年征战等问题使西汉再次陷入立国之初财用匮乏的困境,当政者积极应对,通过财政方面的改革较快扭转了被动困窘的局面。 B、西汉朝廷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改由国家统一铸造,并废除各郡国所铸的钱,基本解决了民间私铸、盗铸钱币的问题,币制归于统一。 C、桑弘羊建议增设大农部丞负责调剂物资运输,设立平准官平抑物价,有效打击了富商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了物价,增加了朝廷财政收入。 D、王安石效仿桑弘羊的均输政策在淮、浙六路推行均输法,由发运使总管赋税收入,成效显著,百姓不但不用增交赋税,而且财富得以充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山东被河菑,及岁不登数年,方一二千里。

    ②事大者不可速成,傥欲事功急就,必为憸佞所乘。

    (5)、卜式如何评价桑弘羊的改革?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对王安石的哪一点责难相似?请简要说明。
  • 17、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个回忆

    巴金

    回忆折磨我。我好像又回到去年春天里了……

    在上海闸北的宝山路上有我平日称作“家”的地方。然而一个多月来,我就不能够回到那里去了。许多穿制服的人阻拦着我,每一条通到闸北的路都被铁丝网拦住。我冒险地奔走许多次,始终找不着一个机会回到我那个“家”,回到我在一个凄清的夜里分别了的那个“家”。

    我一个人带着一本书离开了微雨中的上海,那时宝山路上只有寂寞和寒冷。等到十多天以后我从南京回来时,就只能够看见闸北的火光了。

    轮船驶进黄浦江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我看见黑烟遮满了的北面的天空,我听见大炮隆隆的怒吼和机关枪密放的声音。我冷静地看着黑烟的蔓延,我冷静地听着船上许多乘客的惊叫。我又望着那些江边的高大的建筑物,我又望着外白渡桥上拥挤的行人,我又望着外滩马路上来往的载行李的车辆,我咬紧我的嘴唇,不让它们发出任何的声音,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冷得结冰了。忽然一阵恶毒的憎恨抓住了我,使我的全身颤抖起来,我明明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说:“历史上没有一次血是白流的。”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十六浦码头登了岸。如今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晚上我没有固定的住宿的地方。这样彷徨了几天以后,我才在一个朋友的家里找到了住处。三月二日的夜晚,得到闸北落在侵略者手里的消息,看见半个天空的火光,听见无数人的绝望的叹息,我又一次被恶毒的憎恨压倒了。我一个人走在冷静的马路上,我也叹息,我也呼吁,我要血海怒吼起来把那些侵略者淹没掉。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到闸北去了,我同一个朋友从北四川路底绕进去。我们受到了两次的搜查。

    我们的脚踏在闸北的土地上。在我们的面前横着许多烧焦的断木和碎瓦,路已经是不可辨认的了。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面全是空洞。我同行的朋友曾经住过的江湾路口的房屋就只剩下光光的一堵墙壁。那个房间内,哪里是床,哪里是柜子,哪里是书架,我都记得很清楚。然而如今我就只看见一片瓦砾……

    我们在废墟中慢慢地走着,我认不出哪里是我曾经进去过的饭馆,哪里是我常常看见的店铺,哪里又是我的一些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们踏着瓦砾,有些地方还有热气。我们非常小心,害怕踏着没有爆炸的炸弹。

    “看,这血迹!”朋友埋着头说。在地上瓦砾堆旁边,我看见了一摊黑红色的迹印。人的血!活人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

    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然而活着的时候,他们分明是人,跟我一样的、并且生活在我周围的人呀!

    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走了这许久,我们没有看见一个人影,连日本兵也不见一个!我以为我可以看到我的家了,然而几个日本兵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穿便服的日本人站在路旁用上海话对我们说,前面不许通行。

    失望压倒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过是两个徒手的青年,四周又没有别的人,只有一条开始脱毛的死狗躺在我的脚边。

    几天以后我第二次走进了闸北,陪我去的是另一个朋友。这一次我们从虬江路进去。

    我以前很熟习虬江路,如今我居然认不出它是什么地方了。我看不见一间完好的房屋,瓦砾堆接连着瓦砾堆,这样遮住了我的视线。两三部黄包车载了劫余的用具迎面过来。几个乡下女人在我们前面低声叹气。十字路口被沙袋堵塞了,只留下容许一部汽车通过的地方。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这个海军陆战队的小兵毫无原因地叫嚣着,故意威胁、留难来往的行人。我们受过几次盘查,终于进到里面去了。

    我们走在似乎还有热气的路上,我用憎恨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一队日本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几个江北人躬着腰在瓦砾堆里挖掘。一个老妇人坐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失去的丈夫。几个中年人一路上摇头叹气。“完了,什么都完了!作孽呀!”许多人这样说。

    于是我回到了我的家。弄堂门关着,我们只得埋着头从隔壁的劫余的墙洞里进去。我看到家里楼下,有人挖了一个大坑,亭子间是我放书的地方,被一个炮弹打破了,不过只毁了几十本书。除了书和家具外,什么东西都给人拿走了……

    “你的书还在,这真是幸事!”那个朋友安慰我说。

    我起初微笑,我很高兴。

    但是后来我和朋友将一本一本的书整理的时候,我忽然带着厌恶对自己说:“我已经被书本累了一生了!”……

    我的记忆模糊起来,许多影子在我的眼前晃动。日本兵的枪刺……海军陆战队中队长蠢然的笑脸……一对逃难归来的贫家夫妇……一个脱了肉只剩牙齿的头颅……两三次日本兵的严厉的查问……在江湾路上被日本兵打伤腿的两个江北人……未爆炸的二百五十磅的炸弹……以及许多许多……

    1932年春在上海

    1933年5月底在广州改写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回忆折磨我”一句,写出作者难以忘却去年遭遇,暗示下文所写内容对“我”的刺激与震撼之大,同时照应文题。 B、文章多次写到“憎恨”,有时甚至用“恶毒”来强化这种情感,表明作者面对日本军队的恶行时,内心的愤恨难以自抑。 C、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两次进入闸北的所见所闻,第一次重点写建筑物遭受的破坏,第二次重在写人遭受的战争创伤。 D、“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四段连用多个“我”,用“我”站在轮船甲板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日军进攻闸北造成的影响,让文章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 B、“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在鲜明的对比中写出了上海闸北遭到日军轰炸后的悲凉景象。 C、文中描述侵略者的“骄傲”“得意”“英勇”等三个词语,与《记念刘和珍君》里的“伟绩”“武功”等词的用法相同,都是反语。 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片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对“回上海途中”“一进闸北”“二进闸北”进行描写,结构清晰明了。
    (3)、第二次走进闸北,“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起伏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括。
    (4)、文章写了作者战争中的经历,在情节叙述上并不复杂;但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
  • 18、论述类文本阅读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徐贲

    ①有一位资深的美国国会议员曾说,他在国会里作过无数次辩论演说,但只说服过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这位国会议员能这样自我调侃,是因为他很明白辩论自身的局限。

    ②在论辩说理中,很少有人能直接说服对立一方。这并不表示他论证乏力,而是因为,一般来说,论辩式说理起到的是强化自己一方、而非软化对立一方的作用。因此,对立的双方就有可能在辩论中越说越僵。从微博叫骂发展到约架,便是辩论越说越僵的极端表现。

    ③极端的越说越僵,这种情况在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中较少发生。这是因为,辩论者知道,在辩论中,理是说给“第三者”而不是说给对立方听的,论理不需要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

    ④以第三者为说服对象,并由此来确定说理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便是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图尔敏对公共说理的一大贡献。在图尔敏之前,对说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着眼点的。

    ⑤然而,图尔敏提出的说理分析模式却着眼于听众。具体而言,是那些立场中立,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第三者听众。例如,在法庭上,有争执的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立场和理由,同时还就对方陈述中的具体环节和细节提出质疑。各方在这么做的时候,是为了说服中立的法官或陪审员。

    ⑥听众是谁,这是说理首先需要确定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实际的说理策略、方式,并使得说理具有说服或宣传的不同性质。例如,20世纪60年代曾经有过一场大张旗鼓的中苏两党论战,其实双方都不是为了说服对方(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争取第三者的同情和支持。然而,并没有多少国际的第三者对这种恶狠狠的论战感兴趣,因此,论战实际上是用来作为一种对内宣传的手段。这样的争论根本不可能达成任何共识或妥协,最后定然会以争论者们相互交恶,彼此变成势不两立的仇敌而告终。

    ⑦图尔敏论证模式所关注的是那种能够达成某种共识,至少是达成某种妥协的争论。它需要在争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方的主张和理由。简略而言,图尔敏论证模式包括六个要素:主张(claim)、前提(warrant)、依据(grounds)、支持(backing)、语气(modality)和反驳(rebuttal)(见图1)。它具有两个基本的认知特征,第一,说理中所有的主张、依据、前提、支持等,都是可以由对方诘问和质疑的。第二,决定说理一方是否有理的是中立的第三者(法官和陪审员),不是自己一方或反对一方的“粉丝”。在这两点上,图尔敏模式都不相同于形式逻辑论证。

      

    图 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

    ⑧形式逻辑论证是以它本身的说理结构为准的,对谁是说理的具体听众,那些听众会提出什么质疑等并不关心。例如,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张三打篮球,所以他个子一定很高。从形式逻辑的论证来看,这个说法是可靠的。但是,实际上张三个子不一定很高。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论证的大前提(打篮球的人个子都很高)本身并不可靠。这样的说理有它的理性(它自己说得通),但却没有公共理性(别人无法接受它的前提)。形式逻辑,只是公共说理的最表层部分。

    ⑨图尔敏论证模式着眼于权威的第三方,要求辩论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仔细检查自己论证的每一个部分,并尽量事先估计到对立一方可能提出的反对理由。法官和陪审员是典型的第三者听众,但是,在公共说理中,第三者是公众。公众往往并不像法官和陪审员那样拥有裁决的权威,公众所起的第三者作用是形成舆论,公众越是具备理性思考的素养,他们的舆论机制就会对争论说理的双方提出越高的文明礼仪要求。谁在争论中穷凶极恶、出口伤人,不管他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已经先在第三者眼里成了不值得尊敬、不值得信任的人。

    ⑩总之,在公共辩论和争论中,避免对立双方越说越僵的机制是普遍具有教养的公众所发出的舆论,他们以理性、客观和冷静的第三者身份来进行仲裁,而不是如情绪化的“粉丝”那样狂热地崇拜和偏袒一方。“粉丝”以“哄客”的面目出现在网络的公共空间,他们习惯于用暴力的酷语、色语和秽语来武断地表现自己的立场。在哄客成群的地方,论争者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第三者听众,双方直接顶牛,越说越僵,最终变成仇寇。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
    A、贾谊总结了秦国“仁义不施”的历史教训,以提供汉文帝改革政治的借鉴。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苏格拉底用自己坚守的“正义”理念,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 D、卫律劝说苏武投降匈奴,反被苏武骂退。
    (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辩说理者常常强化自己一方而忽略软化对方,容易导致双方越说越僵。 B、公共说理的一方,应陈述立场和理由并质疑对方,以获得更多民众支持。 C、比较法庭上的法官与作为第三方的公众,目的在于强调后者同等重要的地位。 D、中苏两党论战的例子可以用“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根据听众的期待采取了吸引听众的说理策略,最终达到了良好的说理效果”这一例子来替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会从对方和第三方的角度完善自己的论证,可以大大提高公共说理的效果。 B、公共说理的结果是否公正取决于第三方是否具有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C、在好的公共说理中,说理双方在陈述观点、质疑对方方面应拥有均等的权利。 D、建设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有赖于培养具有教养、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国民。
    (4)、若将以下段落插入原文中,穿插在哪两段之间最恰当?为什么?

    单纯的形式逻辑的论证,无论它本身如何严密,都不能保证能说服第三方,更不要说对方了。在充满分歧的政治世界中,公民简单说出自己觉得有说服力的论据并不足够,而是要找出其他人也能够共享的理由。群体内部说理的“公共理性”不是一套寻找真理的哲学,而是处理不同意见的对话模式。罗尔斯视之为“公民相互合作,才能成就的共同事业”。然而,即便如此,由于各方不愿或无法放弃各自的利益,仍然会无法说服对方。由于说服或争论不可能无限继续下去,说理需要有“到此为止,做一了结”(或暂时做一了结)的机制,法庭判决或委员会表决便是这一机制中最为典型的。穿插在:____
    A④和⑤段之间
    B⑥和⑦段之间
    C⑦和⑧段之间
    D⑧和⑨段之间

    理由:                                                       

    (5)、以下是部分网友对2022年上海疫情的“公共说理”,请比对“图尔敏论证模式分析操作图”中的六个要素进行评析。

    上海疫情防控应当坚持“动态清零”。实践效果往往是决定政策内容的重要指标。从2020年至今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只有第一时间统筹调配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力量,快速、精准切断传播链,才能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防控成效。虽说短期来看,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难免会让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但是不及时控制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只会更大。

  •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强调锤炼自身的重要性。而《淮南子·主木训》中又写道:“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强调要想成功,只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善于借助他人之力、众人之力。

    以上材料看似矛盾,实则浓缩着人生成长的经验。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0、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款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火爆全网。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其出色的表现,既让人赞叹,也不禁让人担心_ A _

    其实,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并不新鲜。比如,①不少网络平台使用的人工智能客服就属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②很多人工智能客服只不过机械重复的话语、③“礼貌”而毫无信息增量的反馈,④给人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相较而言,⑤ChatGPT能更聪明地回馈用户提出的问题,⑥面对各式各样的要求,⑦ChatGPT并未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态,⑧因此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hatGPT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但它的横空出世还是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替代人类现有的大部分文字工作。但这恰恰说明,很多文字工作并非思想的创新,而是材料的堆砌。随着机器自身素村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诞生。因此,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工作, B_  , 让机器当好人类的“秘书”。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都使用了省略号,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①这时已经是下半夜了,天空好像比往常低了许多,半圆的月亮斜挂在天上,冷冷地盯着这空旷无人的山野:风,不知什么时候刮大了,茅草发出唰唰的响声……

    ②ChatGPT不仅能够写诗、写代码、写文案,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