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的“”两句,说出了士人肩负着时代使命,责任重大,应严于律己。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认为它文辞简约,意旨博大,事例浅近,意思深远。
    (3)、本卷诗歌选择了白居易和刘禹锡关于“咏老”的两首诗,关于“年老”这一议题在其他诗词中也屡见不鲜,比如“”。
  • 2、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廈书缘惜眼,多负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园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使锱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两首诗的前六句可得知,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都眼力不济、体力不佳,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赠诗彼此,可谓同病相怜。 B、白、刘两人年龄相仿,性情相投,两首诗一赠一酬,都采用了白描、比喻、对偶等手法,发出了对年老的深沉慨叹。 C、“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说明白居易晚年的交际重心放在老朋友上;“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这两句则道出刘禹锡对世事的看淡,对人情的鄙夷。 D、白诗生动地揭示了年老的处境和心态,刘诗亦将老态写得入木三分,其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两句脍炙人口,这说明刘的写诗技巧比白更胜一筹。
    (2)、南宋张戒所著的《岁寒堂诗话》中评刘禹锡的诗歌“有高韵”,比较这两首诗,谈谈刘禹锡的“高韵”表现在哪些方面。
  • 3、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庄宗①之嗣位也,志在渡河,但恨河东地狭兵少,思欲百练其众,以取必胜于天下,乃下令曰:“凡出师,骑军不见贼不许骑马,或步骑前后已定,不得越军分以避险恶。其分路并进,期会有处,不得违晷刻,并在路敢言病者,皆斩之。”故三军惧法而戮力,皆一以当百,故朱梁举天下而不能御,卒为所灭,良有以也。初,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军,前后队伍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揭声而唱,谓之“御制”。至于入阵,不论胜负,马头才转,则众歌齐作。故凡所斗战,人忘其死,斯亦用军之一奇也。庄宗好猎,每出,未有不蹂践苗稼。一旦至中牟,围合,忽有县令,忘其姓名,犯围谏曰:“大凡有国家者,当视民如赤子,性命所系。陛下以一时之娱,恣其蹂践,使比屋①嚣然动沟壑之虑,为民父母,岂其若是耶!”庄宗大怒,以为遭县令所辱,遂叱退,将斩之。伶官镜新磨者,知其不可,乃与群伶齐进,挽住令,佯为诟责曰:“汝为县令,可以指麾百姓为儿,既天子好猎即合多留闲地安得纵百姓耕锄皆遍妨天子鹰犬飞走耶!而又不能自责,更敢咄咄,吾知汝当死罪。”诸伶亦皆嘻笑继和,于是庄宗默然,其怒少霁,顷之,恕县令罪。及同光末,邺都兵乱,郭从谦以兵犯兴教门,庄宗御之,中流矢而崩。

    史臣曰: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国祚中兴,虽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膺图受命,亦无以加也。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徇色禽之荒乐。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赋舆,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咸有之,不亡何待!静而思之,足以为万代之炯诫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庄宗纪八》)

    【注】①庄宗: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②朱梁: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③比屋:代指老百姓。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对应的字母,既天子好猎

    A即合多留闲地C安得纵百姓D耕锄皆遍E妨天子F鹰犬飞走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骑军不见贼”的“见”与《苏武传》中“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的“见”含义相同。 B、曲子词,词的别称之一。隋唐至五代,民间流传的曲调被称作曲子,其所填歌词就被称作曲子词。 C、“揭”,本义为“高举”,如《过秦论》中的“揭竿为旗”。本文中“揭声而唱”的意义也相同。 D、文中有很多个“X之”,如“斩之”“授之”“顷之”“御之”“得之”“有之”“思之”,这些“之”用法一样,都是代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即位后立志统一天下,但遗憾自己地域狭小,兵力不足,就想加强军队训练。 B、庄宗为公子时喜好音律,能自写曲子词,后来出兵打仗时,还让将士们歌唱他写的词。 C、庄宗打猎时总是踩踏庄稼,中牟县令不认识他,冲进围猎场指责他,庄宗也不记得他,大怒要杀之,幸得伶官相救才免他一死。 D、庄宗靠力战报了家仇,实现中兴,但后因种种昏聩之道尽失人心,身死国灭,他的成败可作为后世的警诫。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朱梁举天下而不能御,卒为所灭,良有以也。

    ②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赋舆,竭万姓之脂青。

    (5)、司马光评价庄宗李存勖“知用兵之术”,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他的用兵之术。
  • 4、现代文阅读1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红绣鞋

    王奎山

    一大早,七婶就起来了。今天是麦苗出嫁的日子。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麦苗出嫁的日子。她想简单地弄点饭吃吃,就到黄瓜园贵他姑家去。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

    刚刚做好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麦苗进了屋冲她叫了一声“婶”,就到西间里去了。

    她没有往西间里去。平日她就不常往西间里去。那是贵住的房间,贵参军前就住在西间里。

    过了一会儿,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七婶抬眼看了一下麦苗,见麦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她知道麦苗是个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心了。

    麦苗说:“婶,做饭了没?”

    七婶说:“做了,刚做好。”

    麦苗说:“婶,我来晚了?”

    七婶说:“看你说的。今儿个是啥日子!”

    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就拉七婶往上坐。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①无论如何也不肯往上岗子上坐。

    七婶说:“苗儿,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你上坐。”

    七婶说:“这妮子,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我有话说。”

    七婶说:“这妮子,哪能那样哩,不兴不兴。”

    ②到底没有麦苗的力气大,被麦苗连推带拉按到了小靠椅上。

    七婶说:“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

    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跪下。

    七婶仰起头,闭上了眼,眼泪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麦苗说:“娘,吃饭吧!”

    麦苗说:“麦苗今儿个就要走了,再给娘端一碗饭。”

    麦苗说:“往后,娘再想吃麦苗端的饭,就难了。”

    七婶只好睁开眼,将饭接过来,放到桌子上。抬眼去看麦苗时,见麦苗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两个人遂抱在一起,畅畅快快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七婶首先止了哭,又扳起麦苗的头,用手给她擦脸上的泪。

    七婶说:“苗儿,今儿个是你的喜日子,高高兴兴地走。”

    七婶说:“啥也不怨,怨俺贵没福。”

    停了一下,又自言自语地说:“一个团一千多号人,人家都平安回来了,偏你......”说着说着就提高了声音:“③人家都知道有爹有娘有老有小你个龟孙啥都不知道哇我的傻儿我的憨乖乖......”

    又大声哭了起来。

    麦苗也跟着哀哀地哭。

    隐隐约约地,远处传来了欢快的音乐声。七婶止了哭,细细地听。麦苗也细细地听。

    欢快的音乐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楚。

    又响起了一阵噼噼叭叭的鞭炮声。

    七婶说:“苗儿,快回吧,人家来了。”

    麦苗点点头,刚走了两步,又转回来说:“娘,啥我都给麦叶交待过了,担水,劈柴......”音乐声和鞭炮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七婶推着麦苗往外走。走到大门口,七婶看到一辆披红挂彩的汽车正从村街北头开过来。麦苗凑近她的耳朵大声说:“娘,你回吧,过了三天我回来看你。”

    ④七婶一把将麦苗推出门外,转身“哐”的一下将大门关上,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过了多久,音乐声和鞭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七婶踉踉跄跄地走进屋里。她想给贵说几句话。

    掀开门帘,七婶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桌子上,贵的遗像面前,是一片耀眼的红。

    那是一双新鞋。

    那是一双红绣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主要以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练,多用短句,现场代入感强,情感表达外显而浓烈,极具艺术张力。 B、一个年轻女子出嫁是喜事,为什么七婶要逃避、伤心,为什么麦苗会难受,小说开篇以此来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C、小说结尾是贵的遗像前那一片耀眼的红-一双红绣鞋,既呼应标题,又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D、小说将过去的故事隐藏于现在的叙述之中,用最经济的方法写出了人性的纵深,使贵、七婶、麦苗甚至麦叶都能在字里行间展现各自的精神高度。
    (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七婶“无论如何也不肯往上岗子上坐”,是因为七婶明白这是麦苗出嫁前与她的告别,她不想和麦苗分开,所以不肯往上岗子上坐。 B、第②句从“连推带拉”“按”等动作可见麦苗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情,与上文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是相同的心理。 C、第③句是七婶积压许久的、对贵牺牲的不舍和悲痛的一次倾吐,该句没有加标点,更契合人物泉涌般的情感倾诉状态。 D、第④句“七婶一把将麦苗推出门外,转身“哐”的一下将大门关上”的举动,表现了七婶对麦苗开始“新的人生”的无奈又不甘的复杂心理。
    (3)、作品中并没有明确交代麦苗和贵是一对恋人还是一对夫妻,请你给出结论,并结合文本作出分析。
    (4)、巴尔扎克说:“艺术作品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5、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追光动画出品的《长安三万里》在2023年暑期大火,引发中国观众全年龄段的观影热潮。专家和坊间的评论都指向了作品的中国特质。

    《长安三万里》选取了唐朝作为故事背景,但是突破了“唐”作为一个王朝的政治属性,将重心放到空间上,以多样但关联的地理空间来呈现更宏阔的“中国”这个国家属性。

    “长安”是一个地理空间,属于当时中国的中心;而“三万里”显然是一个虚指,是被长安影响下的中国。影片一开始,就是老年高适所在的一个人迹罕至的“边陲”的视觉意象,边陲战事直接关系长安的安危,需要通过边疆战争,吸引吐蕃军力来解长安之困。这一场戏中,反复出现的长安一带的地图以及持节监军的到来,无不体现着空间的关联。影片中有很多这样暗处着墨的细节,比如:青年高适第一次去往长安之路,清晰地向观众叙述了地理方位图“从广陵出发西行,到洞庭湖”;身在广陵的李白所写的《采莲曲》已经出现在长安歌女的表演中。有历史学家认为,“各区域之间因为壤地相接,并无难以跨越的障碍,以致文化发展与其相邻文化经常相互影响,甚至逐渐融汇”。

    除了地理空间,人物设定也同样表现出一种“中国性”中的复合与杂糅。电影采取了“双男主”的人物设定,一位是以边塞诗为国人所知的高适,另一位则是出生于碎叶城的李白,他们的身份就显示着一种模糊的边界。影片还勾勒了哥舒翰这一藩将的形象。作为突厥的后裔,他忠诚于唐王朝,强调“藩将并非皆是叛臣”。影片无意于对唐朝时的边疆局部战争、安史之乱、永王之乱做正义性的评价,而是在一种更宏阔的层面观照中国历史。“中国性”的呈现并非要以现代中国的政治边界去判断历史。

    众所周知,唐代是杂糅性非常强的一个朝代,贸易通商使得唐朝的文化中有很多外来的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同样以糅合的方式出现在《长安三万里》中,由此被识别为“中国风”。在漫长的历史绵延中,唐代有很多被具象化了的中国符号,我们能从舞者的花靥、花钿中轻松地识别出“中国”,而不会单纯觉得这是西域舶来品。多元经验构筑起我们的历史思维,“中国”并非单一的民族化。

    (屠玥 闫虹《<长安三万里>:一个诠释”中国性”的角度》节选)

    材料二

    为强化故事生动性,《长安三万里》虚增了李白教授高适相扑术的情节,还将高适塑造成擅使长枪的高手,为了平衡性别虚构了裴十二,并多处改动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但主要情节和人物命运不违史实。《长安》上映后,网上对于影片中种种不符史实之处争论不休,多数人持赞同至少是容忍态度,但也有斥责批评乃至“要求制片方道歉”的炒作。

    其实历史剧的重构改编是传播策略的重要内容。如果将史实作为左边的一极,将虚构作为右边的一极,考察影像作品改编与史实的关系,可以区分出历史剧改编的不同的文本传播模式(见图1)。最左边的可称为史志模式,以复原史实为追求,致力于叙述历史真相,并不追求叙事的曲折与情节的动人,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历史纪录片;往右则是演义模式,是民间对官修史书的通

    俗化演绎,方便普通大众阅读传播,达到易风化俗、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央视拍摄的《三国演义》等大致忠实于原著进行拍摄,可以认为遵循了这一模式;再往右是正剧模式,也即郭沫若的新编历史剧模式,按照大致的历史逻辑,重新进行虚构演绎,以表现时代精神,阐释主创者眼中的历史伦理;再就是戏说模式,抛开历史史实进行大幅虚构,以曲折的情节满足观众的审美趣味,比如《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第五种仙魔模式位于最右侧,只是借用历史人物之名,敷设仙侠魔幻故事,比如《封神榜》《狄仁杰》系列。

    图1影像作品与史实的关系

    《长安》本质上是一部关于文化传承的电影,它将48首观众耳熟能详的唐诗精巧地嵌入剧情之中,并借高适之口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将这种传承主题提升到家国观念和文化认同的高度。《长安》一片中的李白和高适相识于青年时代,他们乐观进取、相互砥砺的精神状态极富感染力。这种面对逆境毫不妥协、匹夫不忘投身报国的理想情怀可能就是后来被称为“大唐气象”的时代精神。影片最后高适与书童做关于“长安”的猜诗游戏,以及影片结束时以字幕大量呈现关于“长安”的唐诗,其实点出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杰出诗人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他们对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与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爱国将士所做出的事功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这种定位于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讲述方式,代表了动画电影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这也是当下所有口碑和票房俱佳的影视作品的共同特征。

    (陈可红 马晨荇《<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再生产及传播逻辑》节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专家和坊间都认为《长安三万里》以唐朝为故事背景,又突破王朝政治属性,极具中国特质,这些评论引发了中国观众全年龄段的观影热潮。 B、影片中的“长安”是一个地理空间,“三万里”则是被长安影响下的中国,当时各区域之间并无难以跨越的障碍,文化发展经常相互影响,甚至逐渐融汇。 C、影片以高适和出生于碎叶的李白为“双男主”,同时又有乱臣与出身突厥的忠臣哥舒翰,这些身份设置使影片能够在更宏阔的层面观照中国历史。 D、我们所说的“大唐气象”,表现为一种乐观进取、相互砥砺的精神状态,以及面对逆境毫不妥协、匹夫不忘投身报国的理想情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从学术角度对《长安三万里》做了解读,区别在于论述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于“中国性”的复合和杂糅,材料二则侧重于传播策略和文化价值。 B、划线的“中国性”一词,从材料一可推知,其内涵是多元的,它以“中国的”作为核心,超越了单一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具有复合性与杂糅性。 C、从材料二推测,为了情节更生动及主题需要,影片中哥舒翰强调“藩将并非皆是叛臣”,及高适大破吐蕃大军、拯救长安、谦让功绩等情节未必完全符合史实。 D、央视拍摄的《三国演义》忠实于原著,对三国史进行了通俗化演绎,情节曲折,既叙述了历史真相,也达到易风化俗、道德教化的目的。
    (3)、按照影像作品与史实的关系,《长安三万里》是属于哪种文本传播模式?(    )
    A、史志模式 B、演义模式 C、正剧模式 D、戏说模式
    (4)、《长安三万里》的情节有种种不符史实之处,请你结合材料,说说对此“多数人持赞同至少是容忍态度”的理由。
    (5)、近年来,基于《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洛神赋》等古代绘画诗文作品改编的《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洛神水赋》等舞蹈频频“爆红出圈”,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原因。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就像一局棋,进不一定赢,退不一定输。《礼记·曲礼》曰:进退有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7、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1)、下列选项中的冒号与文中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赞一词”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B、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 C、袁隆平的实践让他发现了真理:只要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D、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一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横线句。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表意效果?请简要说明。
  • 8、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臭氧层大约出现于6亿年前,它是地球生命的重要保护伞,吸收了绝大多数对地球生命有害的太阳紫外线。在臭氧层形成之前,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毫无遮拦地照射到地球表面,在致命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下,A____。因此,6亿年前的生命都匍匐于深海之中,演化非常缓慢。

    ①大约5亿多年前,②地球上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寒武纪大爆发”,③突然涌现出了眼花缭乱的生物。④它们从深海到浅海,⑤又从浅海到陆地,⑥这才有了今天的人类和后来的恐龙。

    B____。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若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全球每年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将增加1万-1.5万人;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病率将增加26%,人体免疫系统机能将会减退。此外,紫外线中的UVB还会破坏植物的叶绿素,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减产。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用侧面描写表现音乐魅力,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虞美人》词中,李煜借助想象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3)、在古诗词中,作者常以“江山”铺成宏阔之境,同时抒发对英才的慨叹,例如“”。
  • 10、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①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耒江滨②。

    [注释]①镌镵(juān chán):雕刻,刻画。②杜甫行至耒阳,因病卒于舟中,草葬耒江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令认为杜甫虽然有堪与《诗经》比肩的诗才,但却一生辗转,怀才不遇,不被时人所重。 B、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其诗和古代圣贤一样因发愤而作。 C、“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颈联极言杜甫的诗牵涉的内容广阔,意象丰富,成就卓异。 D、古代诗人生活大多困窘,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
    (2)、请从诗人“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 11、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稣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其言忧A而不伤B威而不怒C慈爱D而能断E恻然F有哀怜G无辜之心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译为“用”,与《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的“以”意思不相同。 B、所以,译为“用来……的”,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意思相同。 C、方,译为“违抗、违背”,与《赤壁赋》中“方其破荆州”的“方”意思相同。 D、已,译为“停止、止息”,与《劝学》中“学不可以已”的“已”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使用刑法要谨慎,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应从惩罚之列除去,不能超出道义的界限。 B、作者引用尧不从皋陶执法杀人而同意四岳任用鲸的例子,体现先王宽仁为先,忠厚为本。 C、作者结合“仁”“义”探讨“赏”“罚”,“仁可过,义不可过”说得透彻精辟,耐人寻味。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诗经》《春秋》之义,点题鲜明,同时使文章结构显得紧密而完整。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②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5)、你是否赞同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并说明理由。
  • 12、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麦秸垛

    铁凝

    ①太阳很白,白得发黑。天空艳蓝,麦子黄了,原野骚动了。

    一片片脊背亮在光天化日之下。男人女人们的腰朝麦田深深弯下去,太阳味儿、麦子味儿从麦垅里融融地升上来。镰刀嚓嚓地响着,麦子在身后倒下去。

    队长派了杨青跟在大芝娘后头拾麦豄儿捆麦个儿。大芝娘边割麦子边打豄儿,麦豄儿打得又快又结实,一会儿就把杨青丢下好远。

    杨青咬牙追赶着大芝娘,眼前总有数不清的麦豄儿横在垅上。一副麦豄儿捆一个麦个子,麦个子捆绑好,一排排躺在裸露出泥土的秃地上,②好似一个个结实的大婴孩儿。

    杨青先是弯腰捆,后来跪着捆,后来向前爬着捆。手上勒出了血泡,麦茬扦破了脚腕,麦芒在脸上扫来扫去,给脸留下一缕缕红印,细如丝线,被汗蜇得生疼。

    大芝娘在前头嘎嘎地笑,她那黑裤子包住的屁股撅得挺高。前头一片欢乐。

    四周没有人了,人们早涌到前边欢乐里去。杨青守着捆不尽的麦个儿想哭。

    要是四年以前,杨青就会在心里默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然后身上生出力气,或许真能冲上去。那时她故意不戴草帽,让太阳把脸晒黑。那时她故意叫手上多打血泡——有一次最多是十二个,她把它们展览给人看。大嫂们捏住她的手,心疼得直“啧啧”。杨青不觉疼,心直跳。那时候过麦收,她怕自己比不过社员,有一回半夜就一个人摸到地里先割起来,天亮才发现那是邻队的地块儿。

    那时候就是那时候。现在她好像敌不过这些麦子,这块地。

    日子挨着日子,是这样的一模一样,每一个麦收却老是叫端村人兴奋。人们累得臭死,可是人们笑。汗水把皱了许久的脸面冲得舒展开来。

    太阳更白了,黑得人睁不开眼。队长在更远的地方向后头喊话,话音穿过麦垅扑散开去:“后头的,别絍懈着!地头上有炸鱷子、绿豆饭汤候着你哩,管够!管饱!”

    年年都一模一样。年年麦收最忙的几天,各队都要请社员在地头吃炸绳子。四年前,杨青插队的头一年麦收就赶上吃鱦子。那时社员们在地头围严了鱦子笸箩和绿豆饭汤大桶,杨青就躲到一边儿去。队长喊她,她说不饿;大芝娘把鱦子塞到她手里,她说钱和粮票都在点儿上。人们被逗乐了,像听见了稀罕话儿。后来一切都惯了。甚至,每逢麦收一到,杨青首先想到的就是炸绳子。现在她等待的就是队长那一声鼓动人心的呐喊。在知青点,她已经喝了一春天的干白菜汤。

    杨青没有往前赶,就像专等大芝娘过来拉她过去。大芝娘到底小跑过来。

    杨青抬起脸,大芝娘已经站在她跟前。这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从太阳那里吸收的热量好像格外充足,吸收了又释放着。她身材粗壮,但活计利索。

    杨青望着大芝娘,腿上终于生出些劲。她擦了擦眼,站起来。

    “忙走吧,还愣着干什么?”大芝娘招引着杨青。

    杨青跟上去,发现前边净是捆好的麦个儿。③分明是大芝娘劫了她。

    地头上,人们散坐在麦个子旁边那短浅的阴影里,吃鳃子、喝汤,开始说闲话解闷儿。那解闷儿的闲话大多是从老光棍栓子大爹那双翻毛皮鞋开始。那皮鞋的典故,端村人虽然早已了解得十分详尽,但端村总有新来人。比如谁家从外村请来了帮工,比如谁家的新媳妇在场,再比如城里来插队的学生。

    皮鞋是真正的日本货,硬底,翻毛。那是闹日本时,栓子大爹从炮楼上得来的。村里派当长工的栓子给鬼子送过一趟麦子,栓子赶着空车回来,就捎带回这么一双鞋。刚得到这鞋时,栓子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年代久了,皮底掌了又掌,走起路来变成了咯噔咯噔。

    日本投降了,栓子还一直穿它。解放了,栓子还一直穿它。人们问:“栓子叔,你恨日本鬼子不?”

    “兴许就你不恨。”

    “那还穿这鞋?”

    “谁叫它是鞋呢。”

    “这可是日本货哩。”

    “你叫它应声儿?我不恨鞋。”

    栓子大爹的回答理直气壮却并不周密。许多时候,端村人就是从这双鞋上来审度形势的。那鞋有时也会变得理不直气不壮起来。“文化大革命”开始前,那鞋便销声隐迹过好一阵。后来,公社的造反派到底为鞋来到端村,勒令栓子大爹三天之内必须交出。否则他也将被踏上一只脚,闹个永世不得翻身。栓子大爹受了些皮肉之苦,造反队却终究没有找到那鞋。再后来,本村造反队包下了此案。栓子大爹把鞋亮给本村的造反队,他们却没有把它当作胜利果实拿走,就因为那是端村的造反队。眼下他们虽然造反披挂,但端村人的习性难变,他们生性心软。

    寒来暑往,栓子判断了形势,端村终于又响起了那鞋声。这是栓子和鞋的故事。

    澠子笸箩被人们吃得露了底。众人四散开,一片脊背朝着太阳。

    黄昏,大片的麦子都变成麦个子,麦个子又戳着聚拢起来,堆成一排排麦垛。那由远而近的一挂挂大车频频地托起她们,她们呼吸着黄昏升腾起来,升腾起来,开始在柔暗的村路上飘动。

    ④杨青独自站在麦田里,只觉着脚下的大地很生。她没有意识到麦垅里原来还有这样多的细草野花。毛茸茸的野草虽然很细、很乱,但很新;大坂花宛若一面面朝天的小喇叭,也欢欣着响亮起来。被正午的太阳晒蔫了的她,现在才像蓄满了精力。那精力似从脚下新地中注入,又像是被四周那些只在黄昏才散放的各种气味所熏染。又仿佛,是因了大芝娘那体态的施放。

    杨青在黄昏中挪动着脚步,靠了那矗立着的麦个儿的牵动。远的、近的、那被太阳晒得熟透的麦个子。她朝它们走去,一整天存进的热气立刻向她袭来。她感应到那里对她的召唤,那召唤渗透她,又通过她扩散开去。

    (节选自《麦秸垛》第一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描写烈日下的麦收场景,调动视觉、嗅觉、听觉来表现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渲染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氛。 B、杨青捆麦个儿从“弯腰”到“跪”到“爬”,最后“想哭”,说明她体力渐渐不支,对艰苦的劳动心生不满和抗拒。 C、杨青四年前刚来端村时,“故意不戴草帽”“故意叫手上多打血泡”,两个“故意”写出了她想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愿望。 D、本文中的杨青与《哦,香雪》中的香雪都有着好强坚定、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都以成长与蜕变传递出生命的美好。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是环境描写,表明麦收环境的恶劣,从侧面烘托了端村人麦收劳作的艰辛。 B、句子②用拟人手法,形象表现了人们看到硕大饱满的麦个子时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C、句子③中的“劫”字贬词褒用,一字传神,生动呈现了大芝娘干活时利索的样子。 D、句子④中的“生”是“陌生”的意思,写出了脚下这片土地带给杨青的全新感受。
    (3)、面对端村这片土地,杨青的心理感受发生了多次转变,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4)、文章写栓子和鞋的故事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 13、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Z世代”来源于英文“Generation Z”,指代出生于1996年至2010年之间的青年群体(亦有学者认为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间的青年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Z世代人数约为2.6亿。随着青年群体的不断成长,Z世代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步凸显。Z世代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不足为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媒介所建构的中国Z世代图景中,媒介形象往往是纷繁复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针对中国Z世代,当前大众媒介主要建构了三种与之相关的媒介形象,分别为顺势而生的数字原住民、寻求认同的文化盗猎者以及彰显风格的个性消费者。

    数字原住民之所以能够成为Z世代最为典型的形象,原因在于Z世代群体的出生与成长时期恰好高度契合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关键发展时期。可以说,Z世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一出生面对的就是数字时代。因此,在大众媒介的报道当中,相较于其父辈与祖辈而言,他们更加谙熟各类前沿科技产品的使用规则,通过技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为多元,在技术领域体现出强烈的“土著”色彩。

    除了数字原住民这一最为基本的形象之外,近年来,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以文化盗猎者的身份出现。“德塞都将积极的阅读形容为‘盗猎’”,Z世代的文本盗猎者形象则主要体现在他们善于通过对文本意义的创造性挪用获得文化层面的自主生产权,进而形成相应的亚文化群体。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COSPLAY”“二次元”“耽美”和“电竞”等青年亚文化纷纷在网络空间中涌现,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媒介作为社会的“瞭望塔”,时刻关注青年群体的发展动向,并会对Z世代群体这种文化盗猎者的媒介形象加以建构与传播。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以文化盗猎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善于生成具有自身风格特征的文本,创造自我表达的机会,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圈层性的亚文化群体。

    除了前两种形象之外,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也是一个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群体,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消费取向,在消费行为中彰显其独特个性。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与追求使用价值的父辈不同,消费对于Z世代来说更像是一种品味展演,抑或说是一种彰显自我的手段,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审美与情感追求。相较于产品的使用功能,Z世代往往更在意产品所带来的情感价值,他们也更倾向于购买能够体现自身个性的消费产品。

    简言之,在媒介建构的中国Z世代各种形象中,数字原住民、文化盗猎者与个性消费者三种最为典型,它们分别对应着技术、文化以及消费三个不同层面。这三种媒介形象在相应的领域内形塑了中国Z世代的不同特征并共同生成了这一群体的整体画像。

    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Z世代可能是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追求自我的“后浪”,是在疫情中不畏艰险、敢于冲锋在前的蓬勃青春力量,也可能是校园中不服从管教的“叛逆者”,是缺乏勇气、喜欢逃避的“社恐”与“佛系青年”等。在纷繁复杂的有关中国Z世代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按照报道的价值与情感,将其分为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两种类型,前者建构了中国Z世代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后者则呈现了中国Z世代相对消极的负面形象。

    我们在积极话语中认识到的Z世代,是“长大”的一代,是拥有崇高道德理想与个体能动性的一代。而我们在消极话语中看到的Z世代却是“另类”的一代,是过度追求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代,这显然与积极话语中所描述的Z世代呈现出极大的反差。这两种话语的同时存在及相互冲突直接导致Z世代媒介形象的内在矛盾。

    诚然,大众媒介借助世代这一理想模型,为我们了解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路径,但针对Z世代的报道却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现实。当“Z世代”变成一种被大众媒介普遍征用的话语时,或许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Z世代的内涵与建构路径,赋予Z世代更多自我表达的空间。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呈现出更加真实的Z世代,进而找回这一青年群体的自我主体性。

    (摘编自蔡骐刘嘉佳《中国Z世代的媒介形象建构及其反思》)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众媒介为中国Z世代主要构建了三种媒介形象,形塑了这一群体在技术、文化和消费层面的不同特征,并形成了整体画像。 B、“文化盗猎者”这一媒介形象,凸显了Z世代在文化创造力方面的特点,形成了善于创造和主动表达的青年亚文化群体。 C、Z世代的消费潜力体现在个性化表达上,相对于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更关注的是消费产品能否彰显自己的审美和个性。 D、大众媒介针对中国Z世代的话语冲突,体现了大众媒介报道的不客观、不全面,这也导致青年群体的形象变得消极负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COSPLAY”“二次元”“耽美”和“电竞”等青年亚文化的出现,源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而最终形成了壮观的青年亚文化景观。 B、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关键期与Z世代的出生成长期高度契合,所以,在大众媒介的眼中,“数字原住民”就是指Z世代。 C、中国Z世代的话语分为积极话语与消极话语两种类型,这两种话语的同时存在及相互冲突直接导致Z世代媒介形象的内在矛盾。 D、当中国Z世代青年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我们可以更清晰、更真实地了解这一青年群体形象,有助于找回这一群体的自我主体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媒介关于Z世代的积极话语的一项是( )
    A、去年卡塔尔世界杯举行期间,活跃在上海的Z世代民间团体“自得琴社”创制的世界杯主题曲视频,在海内外视频平台获得了数十万网友的点赞。(《文汇报》) B、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他一直以“热爱”之名,热衷“种草”再“拔草”,喜欢测评分享,追逐潮玩手办,崇尚颜值经济……(《中国质量报》) C、疫情期间,上海数十万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提供全方位的爱心服务。特别是在社区一线,不乏出生于1995年以后的“Z世代”志愿者。(《新华每日电讯》) D、“Z世代”既是网红经济内容的“产消者”,也是网红经济的参与者,他们擅于借助海内外社交媒体,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内容。(《中国社会科学报》)
    (4)、大众媒介关注Z世代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请根据文中Z世代的媒介形象特点,分析以下新闻现象。

    1998年出生的袁沛承是当地最年轻的民宿主。年轻给他带来了更独特的想法,他在院子里搞了一个小型露营地,客人可以在营地的天幕下喝茶聊天。现在,除了管理自己家的民宿,他还开始做民宿运营,在线上同时为14家民宿做网页建设,进行内容优化和推广,增加民宿的曝光量。袁沛承告诉中青报记者:“我不想做枯燥乏味的工作,哪怕能给我带来丰厚的报酬。在民宿工作最适合我,这里是我的家,是我的生活,接待客人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

    (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联名、跨界、混搭等体现多元融合的社会现象,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有的创造了商业营销的奇迹神话,有的推动了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有的促进了亚文化星火燎原;但也有的打“擦边球”,玩“恶趣味”,被批评抵制。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5、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无需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①____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利的人任凭一己的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关系的意思。如果共同生活的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没有一定的规范可守,依着统治者的好恶来决定。而好恶也无法预测的话,社会必然会混乱,人们会不知道怎样行动,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说不上“治”了。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②____”,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③____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礼治秩序》,有删改)

    (1)、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成语。
    (2)、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休息会,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D、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3)、“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一句中的“这样”具体指代什么?“的确”一词在表述上起到什么作用?
  • 16、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人类起源迄今,古人遗留下来的可见文化遗产分为3类,即A____,可称为古代文化传承的“三驾马车”。考古学研究实物,文字文献研究依托历史学、文字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图纹也有属于自己的释读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我们释读远古—秦汉图纹的核心方法是象数理方法,①即是通过分析复杂图纹的结构及其数量关系,②从而确知部分图纹、符号的含义或象征意义,③为古代图纹的系统性解读固定可靠基础。④秦汉前尤其是远古的图纹制作严谨,⑤内含天文星象历法、易学常数及相关认知,⑥不是装饰品或美术品,⑦更是古代科学文化、思想文化作品,即远古—秦汉图纹绝大多数古代认知体系、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有关。远古—夏商周图纹极其丰富的内涵表达,也是春秋战国—秦汉科技文化以及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它们一脉相承。

    远古—秦汉图纹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及符号体系,其性质类似于文字。B____,它们是古代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字产生后,它们继续发挥作用,秦汉后转向为以美术、装饰为主,但文脉未绝。说远古—秦汉图纹蕴含与典藏着中华民族早期智慧一点也不夸张。

    (1)、请在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第二段第①至⑦句共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17、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说“”。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对天姥山天气和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作了铺垫。
  • 18、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叠山①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

    王奕

    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

    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

    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仍关鲁重轻。

    白骨青山如得所,何消儿女哭清明。

    【注】①谢叠山,名枋得,南宋遗民。元世祖多次召他到元大都为官,均遭拒绝,后强制其北上,他绝食殉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垂青”化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意在表明谢枋得长久地受到上苍青睐,希望此次先生北上能坚贞不屈。 B、颔联中用诸葛亮和屈原作类比,诗人希望谢枋得能像两位先贤一样,保持高洁清白的品质,忠贞不二,千古不朽。 C、颈联中用秦末鲁地两位儒生不肯仕汉为例,表达了作者对“仕元”的态度,虽无关已亡宋朝的尊严,但影响籍贯郡望的清誉。 D、送别诗一般表达伤感不舍或美好祝愿的情感,此诗却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沉郁顿挫、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大境界。
    (2)、《四库全书》评价此诗“磊落有气”,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是如何体现的。
  • 19、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没而大道微,汉儒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受,侪偶怨怒嫉妬,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久之,通儒渐出,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其长说。及其敝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僻猥碎世又讥之。盖魏晋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颓坏,迄亡天下。然世犹或爱其说辞,不忍废也。自是南北乖分,学术异尚,五百余年。唐一天下,兼采南北之长,定为义疏,明示统贯,而所取或是或非,未有折衷。宋之时,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定说,元明守之,著为功令。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亡,其宋儒论学之效哉!

    (选自姚鼐《赠钱献之序》)

    材料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秦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其A敝也B杂之C以谶纬D乱之E以怪僻F猥碎G世H又讥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指衰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微”词义不同。 B、折衷,指取正,作为判断事物准则,也可为调节使之适中,此处为前者义。 C、“至于泰安”中的“于”与《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的“于”用法意义相同。 D、五鼓,指五更。古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间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汉代儒学并非绝对排斥的态度,但认为各家只研究一部经书,不肯互相交流理解,因而就像相互建筑了墙垣,无法贯通。 B、宋代真儒领会了圣人的要旨,各种经书大致有了确定的解释,元代和明代在继承宋代儒学的基础之上,制定了求取功名的法令。 C、材料二中“苍山负雪”把山变被动为主动,像巨人一样富有神韵;“明烛天南”描绘出初升日光直射到南面天空的壮观景象。 D、材料二中“大风扬积雪击面”与泰山道中“迷雾冰滑”照应,写出了气候环境严寒恶劣,姚鼐却依然与友人于日观亭等待日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久之,通儒渐出,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其长说。

    ②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材料一体现了桐城派文人在“汉宋之争”中的基本态度,即坚定地尊宋。请概括姚鼐极力维护宋儒的原因。
  • 20、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胡同

    史铁生

    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

    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也带来了难以抹去的忧郁。

    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地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

    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

    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

    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①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②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

    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③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

    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

    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

    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几年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

    ④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一九九四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表明胡同与作者有紧密的生命联系,读者徜徉其间的胡同是作者一个人的胡同。 B、史铁生借用感性的画面和典型细节来描述事件,以此展示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如借奶奶之口来述说“我”的出生。 C、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史铁生的胡同生活明朗了起来:“我”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并开始写作和恋爱,去顺应人世的变迁。 D、生活中的希望支撑着“心魂从轮椅中站起来”,这只是史铁生在痛苦中的幻想和自欺欺人,现实生活的残酷依然使作者无法完全解脱困境。
    (2)、对文中画线句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连用“拉住”“挣脱”与“笑闹”“哭喊”两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在离开襁褓时的怨恨,具有象征意味。 B、句子②,心理感受很细腻,“漫漫”一词非常真切地表现了幼小的“我”在初涉人世时的不耐烦。 C、句子③,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诗意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D、句子④,连用两个疑问句,把胡同与命运同构在了一起,表现了史铁生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感慨不公。
    (3)、第二段末提到的“阳光与温情”“难以抹去的忧郁”分别指作者对哪些事情的感受?请结合全文概括。
    (4)、作者在结尾说“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胡同”和“命运”关系的理解。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