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三课 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
1、如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东面②所示位置是( )A、秦 B、齐 C、燕 D、楚
-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推动了中原地区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促进了( )A、技术进步 B、社会变革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
-
3、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不断分封宗亲,功臣,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建立封国。与之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
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下图中②处对应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
5、中国历史上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他”是( )A、尧 B、舜 C、禹 D、启
-
6、梁启超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据此可知,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 )A、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B、众多民族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交融中逐渐形成 C、华夏族来源单一 D、不同民族存在个性和差异
-
7、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北方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D、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
8、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到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
9、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经历了“知道使用火——长时间保存火如种—懂得人工取火”三个阶段,下列最有可能“懂得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郧县人
-
10、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这是因为元谋人( )A、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 B、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C、会直立行走和使用火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1—14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起的变化。
材料二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摘编自[美]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他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性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说明该事件为何能促进西方世界的崛起。(3)、材料三中,博览会上英国可能会展出哪些发明,请列举两例。根据材料,分析英国成为“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的主要原因。综上,请归纳上述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 -
12、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人类向前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拉斐尔《椅中圣母》(约1514—1515年)
材料二 法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年代里,那些勇敢的启蒙思想家们以深刻的见解和犀利的笔锋猛击封建统治,宣传和颂扬必将取代旧制度的“理性”新时代,确实是“非常革命的”“伟大人物”。
——摘编自刘宗绪《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材料三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在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1895年列宁演说
(1)、观察材料一中的名画,请为该画写一份简要的解说词。(提示:从时代背景、艺术风格等角度入手)(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伟大人物”用“犀利的笔锋”表达的共同思想。(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本书”产生的影响。综上,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
13、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政治家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观点
时间
政治家
观点
19世纪中后期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19世纪末
[中国]孙中山
美国达到了今日这样富强,是由于联邦宪法
20世纪60年代
[美国]马丁·路德·金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摘编自曹大为等《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三 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
——摘编自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全新的政体”的名称以及该政体确立的标志。(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一位政治家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旧制度”是什么。请列举拿破仑“撼动欧洲各国旧制度”的方式。综上,归纳以上历史事件反映的历史趋势。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由东向西横越大西洋的移民船队络绎不绝。在17世纪里,仅从不列颠群岛前往美洲的移民约25万人,18世纪增加到约150万人。据估计,自愿或不自愿地卷入这场大迁徙的移民超过1亿,这还不包括非洲的黑奴。大迁徙以及应运而生的新国家、新文化和新民族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格局。
——摘编自潘兴明《新航路开辟后的大迁徙》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跃升到51%,从1801—1891年,城市人口则从230万增至1980万,其中80%是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
——摘编自普拉特·帕米利《英国简史》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对“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催化剂”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
15、工业革命期间,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学徒教育。在伦敦当学徒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在首饰店当学徒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见习司炉工斯蒂芬森制造出第一辆火车。这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A、学徒教育质量优于学校教育 B、尚未涉及对科学理论的探究 C、科学家更重视参与生产实践 D、技术发明主要源于经验累积
-
16、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C、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D、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
17、“国王顽固地拒绝了宣言的革命原则,而巴黎民众再一次战胜了王室的反对,以妇女为主的饥饿民众袭击了巴黎的面包铺,然后向凡尔赛的王宫进军。”“宣言”指的是(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
18、依据下列三幅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概括的主题应是( )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A、人性之光——人的解放 B、寻梦东方——探险之路 C、问道政治——革命之路 D、技术创新——蒸汽时代 -
19、下图所示的荷兰的海外殖民贸易最有可能发生在(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
20、丁丁同学梳理了“探寻新航路”的知识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A、原因: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B、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过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亚洲的印度 D、影响:首次打通欧亚间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