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折转,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反射角r
(1)、让入射光线贴着纸板EF沿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测量数据记录如上表。你认为表中的一个错误数据是第次。余下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光反射时,;(2)、当将光线沿射向镜面时,此时入射角为度,有的同学说,没有看到反射光线,认为此时光没有发生反射,你的认为是:光(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反射,反射角(选填“没有”、“为0°”、“为”);(3)、纸板右侧沿向后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线,折转回原位置,又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通过前面的实验探究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
2、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上,使电路完整 (请在答题纸上作图)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选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 , 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A。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 , 分别测出段的长度和对应的电阻值 , 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5)小虎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的最大值,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1)、有一条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作出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以及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家一盏电灯和一个插座,请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要求:a、标出火线和零线。b、开关S控制灯泡,电路连接要符合安全用电原则。(3)、在图中画出正在运动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4、如图是小明家电能表和电冰箱的铭牌如下表:
BC﹣65B电冰箱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70W 工作频率 50Hz 耗电量 0.5kW•h/24h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此时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电冰箱每天消耗的电能是 J,若电能表后只有电冰箱在工作,每天电能表的转盘转 转.
-
5、小芳先在纸上画了一个小于凸透镜大小的圆环。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其下方距透镜10cm处的白纸上的光斑恰好与圆环重合,这个现象表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当将该凸透镜靠近白纸垂直移动6cm时,此时白纸上的光斑再次与圆环重合,此过程中光斑的大小(选填“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
6、科技战“疫”,5G助力!如图所示是疫情防控期间一辆5G无人防疫车正在进行消毒同时还对附近的行人进行体温监测。5G技术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超声波/次声波/电磁波);车上红外测温设备是通过(发出/接收)红外线来实现测温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度与有关。
-
7、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甲苯
﹣95℃
110℃
(1)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不应该选表中的作为测温物质;
(2)小明用所选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将其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接着将制作的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如果以图中刻度尺的刻度作为温度计的刻度。这时温度计的分度值℃,测量范围是℃。
-
8、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m,图中的甲同学的速度为km/h。
-
9、如图所示,一只闹钟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 C、闹钟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
-
10、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靠近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铁的A端为N极,B端为S极 B、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左侧 C、利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D、当滑片P向右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
11、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金属外壳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需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C、控制灯的开关安装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 D、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直接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
12、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小梦同学用二胡演奏了优美的乐曲。关于二胡演奏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手按压琴弦不同部位是为了改变音色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13、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B、常用口罩的面积约为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D、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
-
14、 假期,小美一家开启深海科技探究之旅。请根据她在学习中获得的信息完成相关计算。分析过程忽略液体扰动等次要因素, , 。(1)、2024年12月,我国首艘覆盖全球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的科考船——“探索三号”在南沙启航,如图。若科考船搭载货物和船员的总质量为 , 船排开海水体积为 , 求船的质量。(2)、“探索三号”科考船把搭载的“深海勇士”号潜水器从空中开始竖直下放,如图。将潜水器外形视为底面积为的长方体,图甲是吊绳受到拉力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乙是潜水器下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潜水器保持不晃动,动力装置未启动。从吊绳拉力为开始,到潜水器刚好浸没为止,求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压强的变化量。(3)、潜水器在某海底区域进行打捞作业。打捞前,潜水器静止时与海底接触面积为 , 对海底压强为。若打捞的物品总质量为 , 密度为 , 物品装入绳网悬挂于潜水器外壁,绳网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现需抛掉挂在潜水器外壁密度为的压载物,使潜水器实现无动力悬浮,求抛掉的压载物总质量。(用、、、、、、表示)
-
15、 小罗和小韩利用周末对部分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考察研究。(1)、他们讨论后有以下认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A、利用光的信息特性,交通信号灯通过不同颜色灯光发出指令 B、利用大数据信息设计红、绿灯的配时方案,可减少交通拥堵 C、交通信号灯使用
高亮度LED光源,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 D、交通信号灯需要有可靠的绝缘、防水措施,以确保电路安全
(2)、他们发现有的路口使用移动式交通信号灯,如图。查阅资料得知,这种交通信号灯正常工作时,电压为12V,总功率为4W,其总电流与常见家用电器(选填“电吹风”“电风扇”“空调”)的额定电流最接近。(3)、该移动式交通信号灯由蓄电池提供电能,蓄电池充满电可使其连续正常工作6天,若蓄电池72%的电能被信号灯有效利用,蓄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为J。(4)、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出模拟东、北方向红灯和绿灯指令的简易电路图,下列四个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A、B、
C、
D、
-
16、 小方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黑箱内电阻连接情况,黑箱内4个相同的定值电阻以一定方式连接,每个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20Ω,1、2、3、4为箱内线路引出的四个接线柱,M、N是接线头。电源电压恒为12V,小灯泡标有“4.8V 0.4A”字样,其阻值不变。将2、3或3、4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均为U1 , 电流表示数均为I1;当1、3或2、4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均为U2 , 电流表示数均为I2;当1、4或1、2接入电路时,电压表示数均为U3 , 电流表示数均为I3 , U2∶U1=5∶8,电流表、电压表均正常工作,小灯泡均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1、4接入电路时,黑箱内4个电阻串联 B、I3∶I1=5∶11 C、U3∶U2=2∶3 D、上述探究中电路工作的最小功率约为2.18W
-
17、 工人把重为200N有轮子的箱子推到高处平台,如图所示。图中A、C、H是箱子在三段路面的起点,箱子经过AB、CF、HK路段时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所受推力方向与所在路面平行。表1记录了箱子在三个路段所受推力大小和运动时间的数据。AB=CF,BC=FH,HK=2m,FG=1.3m,忽略箱子体积。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路段
推力()
时间()
A、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为26J B、工人的推力在AB段做功与在CF段做功相等 C、工人把箱子从C推到F处,该斜面没有省力 D、工人推力在AB段的功率与在HK段的功率之比为6∶5 -
18、 小雨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先在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初温为20℃、质量为100g的水和某液体M,再各放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然后使它们冷却凝固。若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 , 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M的比热容为 B、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强 C、在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从20℃刚好降到0℃时,水放出的热量小于M放出的热量
-
19、 机器人跳秧歌舞、跑马拉松、做家务……人形机器人用“眼睛”感知获取信息,如图。人形机器人“眼睛”的光学成像与人眼相似,是通过镜头使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成像面上(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成像面上成放大的虚像 B、机器人“眼睛”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机器人“眼睛”光学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机器人“眼睛”只能“看见”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
-
20、 能源是人类一切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由太阳能转移或转化而来 B、核电站
能量转化是将核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核裂变发电能量转化效率不能达到100% D、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