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于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矫正远视眼佩戴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作的 D、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的紫外线控制电视
-
2、 生活中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需要设法增大它。下列实例会增大摩擦的是( )A、给门轴的合页加润滑剂 B、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C、汽车的轮胎表面有花纹 D、将课桌中的书移出,再推动课桌
-
3、 如图是甘肃敦煌的塔式太阳能电站。电站周围安装有很多定日镜(即平面镜),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变换角度,将太阳光集中照射在同一位置,利用太阳能来发电。下列光现象与定日镜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湖中倒影 B、
水中“弯筷” C、
墙上手影 D、
树下光斑
-
4、 如图所示,夏天,将冰镇的饮料在温暖的室内放一会儿,饮料瓶外壁上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滴。下列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与饮料瓶外壁上出现小水滴的原因相同的是( )A、
冰封湖面 B、
冰雪消融 C、
寒冬凝霜 D、
秋起晨雾
-
5、 如图是龙江大地丰收的场景,运粮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在平整的稻田上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关于此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联合收割机为参照物,运粮的车辆是静止的 B、以运粮的车辆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 C、以车上的司机为参照物,运粮的车辆是运动的 D、以远处的大树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
6、 如图是小明吹奏自制笛子的情景,请你结合物理知识,估测笛子的长度约为( )A、 B、 C、 D、
-
7、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灯泡L的额定功率未知(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电流表的量程是0~3A。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前提下:先将电源电压调为U,只闭合开关S,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最右端滑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图象如图乙。求:(1)、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2)、电源电压U和的电阻值;(3)、保持(2)中电源电压U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电1min电阻产生的热量;(4)、断开开关 , 再将电源电压调为U,闭合开关 ,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6V,灯泡L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滑片P滑动到某位置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灯泡L消耗的实际功率 , 求:灯泡L的额定功率。
-
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竖立一个圆柱形杯子(材料质地均匀),高为0.09m,底面积为。现只向容器内注水,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06m时,杯子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接下来同时向容器内和杯中注水,当杯口与容器内的水面相平时,杯中水的体积是杯子容积的一半,且杯子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刚好为零。(整个过程中,杯底与容器底部始终接触但不紧密)求:(1)、只向容器内注水,当水的深度为0.06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空杯子的质量;(3)、该杯子材料的密度;(4)、继续向杯子中注水,直至注满,此时杯子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
9、 实验室有一个标识不清的定值电阻,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测量。(1)、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动到(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经检查,电流表及各连接处均完好,则电路故障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的阻值为Ω。有同学把此次数据作为本实验的最终结果,请你对此作出评价或建议:。
-
10、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横梁平衡:再将装有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放入8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2)、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g,则所测盐水的密度是。(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改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橡皮泥的密度。(不考虑橡皮泥水及质量变化)如图丁所示。
步骤一: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为;
步骤二:将橡皮泥用细线拴好慢慢浸没于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
步骤三: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量筒中使其浮在水面,读出量筒的示数为。
①请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用V、、、表示)。
②如果步骤三中量筒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则所测橡皮泥密度的结果(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轩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铁块的长、宽、高不同,每个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两小车材料相同)
步骤一:如图甲所示,小轩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动放在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1,观察并记录4s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步骤二:将同一铁块以同种方式放置在平板小车2上,如图丙,用电动机向左水平拉动放在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车2,再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铁块,读出弹簧测力计和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铁块重力/N
弹费别力计示数N
拉力传感器示数/N
1
5
0
1.5
2
5
1.0
1.2
3
5
2.0
0.9
(1)、在步骤一中,当平板小车1开始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2)、步骤二第1次实验中拉力传感器的示数比步骤一中1s~4s内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小,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4)、若用该铁块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他的操作应是。(5)、小轩认为:该实验中水平面应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偏大。他的说法(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
12、 图甲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等因素)(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受热均匀
是____(选填字母)。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中 C、通过水给试管加热(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冰在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5)、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6)、实验后,某同学根据图丙计算出冰的比热容是。 -
13、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用薄玻璃板、白板、刻度尺、光屏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点燃蜡烛A,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点燃的蜡烛A,多次重复实验后,发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的大小 ,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3)、移去蜡烛B,在该位置放置的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
14、 如图,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竖直墙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
15、 如图,小宇看到水中有一条鱼,A、B两点中有一点是鱼的实际位置,另一点是像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他看到鱼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16、 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高度之比为。将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B置于A上面正中央(图甲),此时A对桌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 , 则A、B的体积之比为;将A、B倒置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图乙),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
-
1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将定值电阻、按图甲、图乙两种方式接入电路,电阻在两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4W和9W,则 , 乙图中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W。
-
18、 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4.5V,在电路中分别接入5Ω、10Ω、15Ω、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先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再将电阻由10Ω更换为5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为止:要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Ω。
-
19、 用烟煤烧水时,将10kg的水从加热到 , 燃烧了1.4kg的烟煤,烟煤的热值为 ,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烧水的热效率是。
-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此透镜的焦距为cm;再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5cm,调整光屏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与此成像原理相同的是(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