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是《天工开物》中描绘古代劳动人民用桔槔汲水的场张。

    (1)、在乙图中画出硬竹杆A点受到的力F1及其力臂l1
    (2)、假设AB端都不悬挂物体,硬竹杆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当A处挂的空桶重力为20N,B端挂的石头重力为210N,A0长3m,OB长1m:

    ①人至少需要N的力才能将空桶竖直拉进水井:

    ②每次提水时,水和桶所受的总重力为80N,若要向上提水时人用力更小,可采用的方法是:(至少写一种方法)

    (3)、某同学想利用滑轮组提升水桶,在图丙中画出绳子的绕法,要求用上所有的滑轮
  • 2、大气压强与空气的疏密有关系,地表大气压强变化情况是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夏季,当高空的冷空气下降,会使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大气压强(选填“升高”或“降低”)。由于高空缺乏水蒸气,无法形成降水,所以当地面附近大气压强较高时天气常为(选填“晴”或“阴雨”),题图甲为小洋制作的气压计.图乙为广州市某年7月15日和16日的天气,图甲中的A、B两点为这两天水柱的液面位置,则15日水柱液面应该在位置

  • 3、如题图,小听用10N力的水平作用在柜子上,小洋用20N力的水平作用在柜子上(二力在同一直线上)图甲中柜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柜子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为:图乙中柜子静止,柜子受到的合力为N

  • 4、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如题图,向下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火箭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火箭在推力作用下加速升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此过程飞船的机械能(选填“增加”“不变”或“变小”)

  • 5、 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研究实例的做法中,所用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6、小昕家的升降式晾衣架结构如题图,他转动摇轮,杆匀速上升了1m,已知衣服重18N,摇轮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5N,杆重1N,每个滑轮重0.5N,忽略绳子、衣架重力和转轴摩擦.此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摇轮是个省力机械 B、额外功为1J C、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D、多挂几件衣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 7、跳台滑雪运动员从助滑开始,运动轨迹如题图甲(其中B、C两处等高),经过B、C、D位置的能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能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作用 B、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C、运动员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运动员到达BC间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 8、题图中是《天工开物》中古人用踏碓春米的情景,踏碓的实质是杠杆,下列工具在使用时与踏碓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

    A、跷跷板 B、羊角锤 C、起子 D、镊子
  • 9、小昕向两个相同的薄气球中加等量的温水,扎紧气嘴后剪去多余部分(球内无气泡),分别浸没于盛有冰水与开水的玻璃杯中,如题图,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

    A、在冰水中上升,开水中下沉 B、在冰水、开水中都上升 C、在冰水、开水中都下沉 D、在冰水中下沉,开水中上升
  • 10、某居民楼水塔液面与各楼层水龙头的竖直距离如题5图,水龙头关闭时,a处所受水的压强为(ρ=1.0x103kg/m3 , g=10N/kg)

    A、3.0x104pa B、9.0x104pa C、1.0x105pa D、1.9x105pa
  • 11、如题图,燃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时,燃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燃气

    A、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B、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 12、以下关于对应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机器转轴上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B、乙:向下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C、丙:真空吸盘是利用吸盘的吸力吸住玻璃 D、丁:汽车方向盘使用时是省力机械
  • 13、题图,磁吸式黑板擦贴在竖直的黑板上静止不动,则黑板擦所受摩擦力

    A、方向竖直向下 B、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其所受重力 D、小于其所受重力
  • 14、题甲图为一名初中生静止站立在水平放置的方格纸上,乙图为其中一只鞋底的轮廊图(每小格4cm2).下列物理量估算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庹(tuǒ)约1.6m B、该同学质量大约50kg C、该同学重力大约500N D、该同学双脚对地面的压强约1.8x105Pa
  • 15、明珠少年科学院的同学们受邀为雕塑公园景观池设计液体深度监测仪。图甲为他们设计的模拟装置示意图,一个底部有传感器(固定在容器底)的薄壁圆柱形容器(足够深),容器底面积为250cm2 , 传感器的体积忽略不计,将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10cm的圆柱体A放在传感器上方,A与传感器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质量、体积都不计)相连,向容器中加某种液体,传感器测得的圆柱体A对它的压力或者绳子对它的力F随容器中液体深度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圆柱体A的重力为N:
    (2)、从开始加液体到液体深度为7.5cm时,圆柱体A对传感器刚好无压力,则该液体密度为kg/m3
    (3)、细线的长度为cm:
    (4)、圆柱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细线对转感器的拉力为N:
    (5)、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停止注入液体,切断细线,最终物体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a
  • 16、如图所示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和南京栖山长江大桥。

    (1)、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走在桥上欣赏江景的人对桥面的压力是由于(选填“鞋子“或“桥而”)的形变产生的,以桥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桥头堡是(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
    (2)、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享有"中华第一斜拉桥"的美誉,一辆载重汽车从桥梁左端匀速驶向索塔A的过程中,索塔A的左例拉索的拉力____。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从桥梁结构的类型分析,南京栖俊山长江大桥属于(
    A、拱桥 B、梁式桥 C、悬索桥 D、斜拉桥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砟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高速列车在无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km(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的,下面用小碎石铺成路准(如图丙),在列车通过时,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同时也能吸热,增加透水性。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是为了阻力:增大座垫与人的接触面积,是为了臀部所受的压强:(两空都是选填增大"或“减小")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选填><”或=”)阻力;
    (3)、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放在桌面的书能够静止不动,原因是它受到(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的作用:
    (4)、高速行驶的列车进站前先关闭电源,由于 , 列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
    (5)、下列不属于传统铁路轨道的路确和枕木的作用的是____(选填字母)。
    A、能吸热,增加透水性。 B、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C、可以减少维护和降低粉尘
  • 18、周末小川同学乘坐出租车到三水荷花世界去玩,上车后打开了自己手机导航,如图甲所示,

    (1)、如果选择距离短的线路(第一个选择),要按导航所示时间准时到达,则出租车的平均速度需保持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出发后,师傅选择了少等灯的线路(第三个选择),小川看到驾驶室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表,若保持此速度行驶需要多少小时能到达目的地?
  • 19、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不含液体)质量为2kg,底面积为20cm2 ,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0.5kg水,水深18cm(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g=10N/kg)。求: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 20、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知道蜡柱在水中由静止释放,很快就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猜想蜡柱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可能与蜡柱的形状有关,探究如下:

    (1)、取底面积1cm2、高10cm的蜡柱,用天平测出蜡柱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 g,计算出蜡柱的密度为g/cm3
    (2)、如图乙,在蜡柱上截取一段,将其头部做成流线型,测量其质量为3.6g。为得到等质量的圆柱型蜡柱,需在余下蜡柱上再截取一段cm的蜡柱。
    (3)、将做好的蜡柱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透明管中,从底部由静止释放,蜡柱的底端经过适当高度的A点时开始计时,每隔5s在管壁刻度尺上标记其位置。某次标记如图丙,读数为cm。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s-/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流线型蜡柱上升的速度圆柱型蜡柱上升的速度。图柱型蜡烛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cm/s(保留两位小数)。

    (5)、为了验证上述实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