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质量与密度》提升卷
-
1、野山鼠擅长打洞,假设山鼠打洞时受到的阻力 f 与洞的深度L 成正比,即f=kL(k为比例常数),则野山鼠从洞深d1打到洞深d2时,需要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A、 B、 C、 D、
-
2、如图,小敏和同学们正在水平环形跑道上进行800m跑测试,小敏对地面的压力为500 N.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横截面积约为80 cm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跑弯道时小敏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B、小敏相对于她正在超越的同学是静止的 C、测试过程中小敏对地面的压强是 625 Pa D、跑完全程小敏受到的重力所做的功是4×105 J -
3、将一球竖直向上抛出,升到最高点后,小球就开始下落,那么,下落过程中对该球做功的力是( ).A、没有力 B、小球自己的力 C、空气阻力 D、重力和空气阻力
-
4、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具有净化室内空气、陪伴老人聊天散步等功能.若它在50 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60s,求:(1)、它行驶的路程.(2)、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
5、新能源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小明爸爸驾驶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2 km,用时 10 min.已知该车的总质量为 , 行驶中阻力为车重的0.05倍,此过程中该车牵引力做功J,功率为kW(g=10 N/ kg).
-
6、小明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和自己大小一样的“自己”模型,但质量只有自己的 , 这个模型的密度是小明密度的.小明把模型从一楼搬到二楼教室克服模型重力做功约为J.
-
7、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 N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的过程中(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小明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 000 J,克服弹簧拉力做功 300 J,则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为J,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N(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

-
8、自动感应门俯视图如图所示,当有物体进入半径为2m 的虚线圆(圆心为O)内时,宽度均为2m 的两扇感应门立即向两边匀速开启,开启速度为0.1m/s,感应门在物体离开虚线圆后关闭,在水平地面上,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F推动宽为D=40cm的货物,使货物的中央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此过程中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从门开始开启到货物被推至门处的过程中,推力 F做的功为J;为能安全通过该感应门,货物运动的速度应不超过m/s.

-
9、如图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 段拉力F1为300 N,F1 做的功为 W1 , 功率为 P1;PQ段拉力 F2为200 N,F2做的功为W2 , 功率为 P2.则( ).
A、 B、 C、 D、 -
10、下列现象中,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搬而未起 B、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人将木箱推到斜面的顶端 D、举着杠铃在空中不动
-
11、小明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A 处,衣架倒了下来.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数据:书包质量5千克;木衣架质量3千克;圆底盘直径30厘米;其他数据如图.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
(1)、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改进意见——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请你再写出一种其他方法. -
1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杠杆处于(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在 A 点竖直向上拉(如图中M 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如图中 N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填“大于”或“小于”)2.5N,此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填“30°”、“45°”或“60°”).(3)、杠杆上每个平衡螺母的质量为m,杠杆的总质量(含两个平衡螺母)为50m.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移动了距离 L,则调节前后杠杆(含两个平衡螺母)的重心在杆上移动的距离为(填“ 或 -
13、小飞用图 1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 F1和阻力 F2 , 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2、l1和l2 , 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 , 来寻找F1、F2、l1和l2这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杠杆上每一格长10 cm.

实验次数
阻力
阻力臂
动力臂l1/ cm
动力F1/N
1
4
33
30
2
4
18
30
2.4
3
4
7.5
30
1.0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位置平衡.(2)、小飞首先保持 F2和l1不变而改变l2 , 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则. N,此时杠杆的类型与(填“筷子”或“老虎钳”)相同.(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 l2时,l2应不超过cm;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不变而改变 F2;②保持F2和l2不变而改变l1. -
1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状态(填“平衡”或“不平衡”).若要将其调整到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妤在图乙所示的A 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个相同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2
5
①
10
2
3
10
2
15
3
2
30
3
②
(3)、上表是小好在实验中记录杠杆水平平衡时的部分数据,则表中空格处所缺的数据是:① , ②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5、如图所示,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 kg的吊篮内,他至少要用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10 N/ kg).

-
16、室内垃圾桶平放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发出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确定( ).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
17、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OC=2:1,G1是边长为5cm 的正方体,G2重20 N,则绳子对G1 的拉力为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 Pa,则G1重N.

-
18、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 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AB长40 cm,BC 长50cm.室外机的质量为30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则A 处螺钉受到的水平拉力F为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
19、用水平力F1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木板A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物块B在木板A上表面相对地面静止,连接B与竖直墙壁之间的水平绳的拉力大小为F2.不计滑轮重和绳重,滑轮轴光滑.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
20、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轻质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均为2cm,在B点竖直悬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当在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动力 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对该杠杆此状态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杠杆的动力臂为8cm B、该杠杆为费力杠杆 C、该杠杆的阻力大小为0.5 N D、动力F的大小为1.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