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检测A卷(基础)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单元检测B卷(培优)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检测B卷(培优)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单元检测B卷(培优)
-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检测B卷(培优)
-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检测A卷(基础)
-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5 透镜和视觉(2) 同步练习
-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1.5 透镜和视觉(1) 同步练习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单元检测A卷(基础)
-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单元检测A卷(基础)
-
1、小玉母亲怀了第三胎,这个新生命的起点是()A、精子 B、卵细胞 C、胚胎 D、受精卵
-
2、2025年我市开展“清凉学习”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行动,将在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室中共安装2244台空调,为师生创造更舒适的学习环境。(1)、空调属于大功率用电器,为保证用电安全,防止电路中过大,电线过热,引发火灾,往往会给教室中空调单独铺设输电线。(2)、为落实节能降耗,某校科学小组同学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设计空调开机自动控制电路。活动过程如下:
【明确问题】小组同学经讨论后提出,控制电路需实现以下功能,并提出具体标准:
①电路能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
②室温达到30℃时自动接通电路,空调开始工作。
【方案设计】根据标准,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图甲的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实现当气温升至 时,衔铁才能被电磁铁吸下,接通空调线路。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请计算衔铁刚吸合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方案迭代】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气温在 上下波动时,空调线路会频繁接通和断开,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同学在图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定值电阻 (如图丙),实现了空调线路接通后,气温降低至 以下时才自动切断,回升至 后才重新接通。
(3)、请计算 的阻值。并说出“气温从 降低至 时,空调线路不断开”的工作原理。 -
3、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驻空间站,开始为期半年的科研任务。宇航员在太空中钙质会逐渐流失,需要补钙。如图1是某钙片标签的部分信息,科学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药片中碳酸钙的量是否与标签相符,进行实验;设计如图2的实验装置,取8片药片,研碎后放入锥形瓶,在注射器中吸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前称量装置和药品总质量为280克。将注射器中的酸压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称量装置和药品总质量为275.6克。(假设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1)、该实验中注射器的作用更接近于(选填“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2)、 生成 的质量为g。(3)、通过计算说明该药片中碳酸钙的量是否与标签相符?
-
4、互花米草(如图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年我国引种它用于保滩护岸和抵御台风,发挥了很好作用。但它在我国缺少天敌、又以极强的适应能力迅速扩张,如今已严重影响到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为修复海岸湿地,我市在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中,采用刈割和深埋的方式处理互花米草,且引入浙江海洋大学等科技林业团队,突破技术难关,在北纬30度成功植活红树林。(1)、互花米草多生长在潮间带,涨潮时根部容易被海水完全淹没。但其根部细胞能够通过茎(如图乙)中发达的通气组织获得充足的氧气,供给作用。互花米草茎部不能像红树林一样明显增粗的原因是缺少丙图中的(填字母)结构。(2)、红树林整体外观无红色,之所以称为“红树林”,是因为树皮被切开后,刀口和树干表面迅速变为红褐色。其原理与苹果削皮后会变色类似,都是切开后内部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应。(3)、结合治理互花米草的案例,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互花米草有害无益,不应该引入 B、用我国原住民红树林替代互花米草有利于恢复当地湿地生态 C、随着科技的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D、人类改造自然需谨慎,先要评估改造带来的生态风险 E、即使治理初见成效,仍需长期监测入侵植物的动态
-
5、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对于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1)、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填序号)。(2)、维持碳-氧循环的相对稳定,已成为全球共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过多,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3)、为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列举一项即可)。
-
6、铁在地壳中是含量第四丰富的元素,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基建、制造和生物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1)、焦磷酸铁 可作为营养强化剂,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焦磷酸铁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则其中 Fe的化合价为。(2)、高纯度氧化铁 可用于光学玻璃或金属表面的精密抛光。高纯度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纳米级四氧化三铁 可作为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增强肿瘤组织的成像对比度。若有纳米级四氧化三铁116g,则其中铁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
7、某校科学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思路】先确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再比较变化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1)、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图乙的方案:
Ⅰ.锥形瓶内装入白磷,塞紧瓶塞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
Ⅱ.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
Ⅲ.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2)、【交流反思】该实验中,必须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再称量的目的是。(3)、要确认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有同学认为气球膨胀这一现象就足以作为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反应结束后,若有部分白磷未参与反应,依然能得出正确结论。请根据图丙的思维模型,推理解释:因为实验测得反应前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相等,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8、科学小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研究。(1)、小组同学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图甲是两位同学组装好的仪器,其中正确的是(填“A”或“B”)。实验开始后,在装药品之前需完成的步骤是。(2)、收集到2瓶相同体积的氧气后,同学们进行图乙中的实验。点燃系在铁丝上的火柴,待火柴时,用不同的速度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发现C中铁丝燃烧时间短且现象不明显。查阅资料后得知,快速伸入会使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导致C中参与反应的氧气较D中(选填“多”或“少”)。
-
9、幽门螺杆菌(简称“Hp")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 Hp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当被检测者服用含 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在 Hp的影响下产生 然后定时收集呼出的气体,测定其含量变化,若 显著增多,则判断被检测者为 Hp阳性(即已被感染)。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性质决定用途。¹3C可以用来检测,而常见的¹2C不能。它们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原子内不同。¹3C和¹2C互为原子。(2)、呼气试验时,被检测者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3)、该检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
-
10、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验证假设、探究规律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甲:验证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B、乙:验证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C、丙: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发生反应 D、丁: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11、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关系,为化学研究、科学理论发展及工业应用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X代表的元素信息空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9F
氟
19.00
16S
硫
32.06
x
A、X原子内有17个中子 B、氟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元素与氟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
1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三个阶段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阶段容器中物质为单质 B、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 C、b、c阶段容器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D、变化Ⅱ中分子间隙缩小
-
13、对科学概念进行分类,是认识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水+氧气
-
14、由于山火燃烧时破坏力极强,传统灭火方式很难控制住火势,消防员常采用以火灭火的方案,将马上烧到的地方提前点燃,以此制造出一条隔离带。该方案的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着火点 D、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
15、“安全用电,珍惜生命”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如图,甲、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丙站在地上。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会触电 B、甲、乙会触电,丙不会触电 C、甲、丙会触电,乙不会触电 D、甲会触电,乙、丙不会触电
-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三个钠离子的是 ( )A、Na3 B、3Na+ C、3Na+¹ D、3Na-
-
17、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 ,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 , 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 , 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再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
18、如图甲所示,一个体积是0.8dm3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直到细线拉直,如图乙所示。若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倒入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g=10N/kg)。
(1)图丙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状态。
(2)该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顿?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4)请在丁图中作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浮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大致图象。
-
19、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 , 如图1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 , 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2)若将做成的密度计,将其放入密度为植物油中,静止时,液面可能在图2中(选填“A”或“B”)处。
(3)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只做以下一项改进,其中可行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
20、为了估测当天大气压究竟有多大,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吸盘有重力)按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并多次挤压吸盘;
②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③记录刚脱离板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0=41N,可视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
④量出吸盘与水平板面的接触面积S=4cm2;
⑤计算大气压。
(1)步骤①中“多次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2)根据甲实验设计,可能会引起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的原因是;
(3)若按图乙中的两种方式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均相同,则选择图乙中的(填“左”或“右”)图这种方式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