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
1、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射高温燃气,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原理推动火箭上升。载人飞船受到火箭的推力加速升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嫦娥六号”执行“挖土”任务的关键工具是铝基复合材料钻杆和轻质铝合金取芯管,“轻质”是指铝合金取芯管的。
-
3、出舱时,航天员身穿的航天服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天员利用太空冰箱将一杯90g的水制成了冰,则冰的质量是 , 将这块冰熔化掉一半,剩下的冰块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发射了东风-31AG洲际导弹。东风-31AG导弹采用了高强度碳纤维替换原有金属材料,使得导弹的质量大幅降低,从而提高了射程和载荷量。高强度碳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以下关于高强度碳纤维说法错误的是( )A、高强度碳纤维密度小 B、高强度碳纤维的耐腐蚀性能较差 C、高强度碳纤维具有硬度大的特点 D、高强度碳纤维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
5、图甲是某火箭升空过程中与月球的合影,图乙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场景。下列对火箭发射和交会对接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以火箭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 B、以月球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
6、某同学为研究“太空中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设计了三组对比实验:
实验1:在地球上,将滑块从光滑斜面滑下,观察到滑块在水平桌面滑动1m后停下。
实验2: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重复实验1,滑块滑动5m后停下。
实验3:用磁悬浮技术使滑块悬浮在水平轨道上(几乎无摩擦),滑块滑动 20m 后仍未停下。
(1)、实验1中滑块停下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力的作用。(2)、对比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结论:。(3)、对比实验2和实验3,进一步推理:若物体在太空中不受任何外力,将。(4)、中国空间站的 “太空抛物” 实验中,“冰墩墩” 的运动状态与实验的推理结果一致,这支持了定律。 -
7、下列关于月球和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和火星都是地球的卫星 B、月球和火星上都有液态水 C、月球和火星的引力都比地球小 D、月球和火星都能自身发光
-
8、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必须保持( )A、相对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的加速度 D、相同的质量
-
9、下列航天器材中,利用省力杠杆原理的是( )A、航天员舱外活动时使用的机械臂 B、月球车的履带式车轮 C、火箭的燃料储存罐 D、天问一号的太阳能帆板
-
10、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返回地球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其受力情况是( )A、只受重力 B、受非平衡力 C、受平衡力 D、不受力
-
11、“太空抛物” 实验中,王亚平抛出的 “冰墩墩” 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地面上抛物轨迹弯曲相比,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空中物体质量变小 B、太空中没有重力和空气阻力 C、太空中力的作用效果消失 D、冰墩墩在太空中不受任何力
-
12、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在太空中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不受重力作用 B、航天员在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惯性消失 C、核心舱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 D、核心舱绕地球运动,所受合力为零
-
13、2023 年 7 月,我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 2030 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
14、“冰墩墩”上太空了!2022 年 3 月 23 日下午 “天宫课堂” 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了牛顿第一定律 —— 太空抛物实验。当 “冰墩墩” 在 “失重” 的状态下被水平向右推出,下列哪幅图是冰墩墩被推出后的运动路线( )A、
B、
C、
D、
-
15、科技节期间,年级开展“水火箭”比赛。如下图所示,将水火箭放置于发射架上,利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向上升空。请完成3~4题。(1)、水火箭启动时,动力的主要来源是()A、水火箭自身的惯性 B、高压气体对水的推力 C、水对水火箭的推力 D、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2)、①裁判组应将水火箭运动的作为评判标准更合理。
②为提高比赛成绩,请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
16、2024年9月25日,中国东风31AG导弹亮剑太平洋,振奋人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在南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了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并准确落入预定海域,射程12000km,创下了全球洲际导弹实际测试中的最远纪录,具备全球击打能力。从发射到命中目标,整个过程仅耗时20分钟。(1)、火箭携载训练模拟弹头飞行过程中,以训练模拟弹头为参照物,火箭是的;(2)、计算火箭的飞行平均速度是多少?(3)、目前最大的速度为光速, 假若导弹以光速飞行(c=3×105km/s) , 将无人能敌, 那么12000km的路程,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到达?
-
17、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 “制作水火箭” 的项目化学习:如图甲,往 550 mL 的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底座上,用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会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水火箭飞向高空,发射成功后,测量水平方向的射程。
序号
液体种类
液体体积/毫升
倾角/度
平均射程/米
1
水
100
30
16.4
2
水
200
30
7.7
3
水
300
30
6
4
水
200
15
6.5
5
水
200
45
24
6
水
200
60
14.5
(1)、实验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2)、如图乙为水火箭的结构示意图。水火箭通过向下喷水使自身升空,说明。(3)、改变瓶中的水量及发射倾角,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某次实验时瓶中的水量为 150 mL,测得平均射程为 7.7 m,则此次的发射角度可能是____。A、15° B、30° C、45° D、60°(4)、为了探究液体的种类是否会影响水火箭的平均射程,请你帮他设计主要的实验步骤:。
-
18、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搭载着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奔向太空。长二F火箭与载人飞船的总质量约为500吨。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之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即空间站三个舱段、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1)、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火箭应采用密度大、硬度大的合金材料 B、火箭在加速起飞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不变 C、火箭加速升空阶段,火箭的惯性变大 D、火箭使用氢气做燃料,是因为氢气热值大(2)、火箭发射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火箭获得向上的推力,该推力的施力物体;(3)、中国空间站在轨道上绕地球正常运行时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在空间站中,航天员可以通过(填“举哑铃”“弹簧拉力器”或“跳绳”)来锻炼身体;(4)、航天员和家人通过网上聊天实现“天地对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当空间站距离航天员家属510km时,航天员发出的信号经过s后就可以被地面上的家属接收到(不考虑仪器的延时特性);(5)、设计师为减轻火箭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208kg,则该零件铝的质量为kg。( , )(6)、火箭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火箭利用自身的飞行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再点火;在最后加速飞行过程中,若火箭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火箭将处于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19、图甲是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发射时的场景,图乙是其示意图,O点表示重心,请在图乙中作出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
20、水火箭是一种广受学生喜爱的科技制作,其结构如图所示。将水火箭置于地面,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打开阀门,瓶内的水沿打气管向后喷出,水火箭迅速飞起。小明对影响水火箭水平方向飞行距离的因素产生了兴趣,作出以下猜想:
I.可能与瓶内气体的气压有关;
II.可能与发射的角度(指水火箭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有关;
III.可能与加水质量的多少有关;
(1)、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迅速飞起,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2)、为了探究猜想III,小明使用同一支水火箭,改变加水的质量,使和发射角度相同,测量出了发射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记录如下表:水的质量(g)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水平距离(m)
39.2
49.4
57.3
60.5
54.3
51.8
45.6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所加水的质量为g时,水火箭水平飞行的距离最远,故猜想III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当水火箭竖直向上发射时,若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发射的最大高度,这时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来间接反映发射的高低情况;(4)、制作水火箭会安装尾翼,主要作用是____(选填序号);A、增加水火箭的配重 B、为火箭提供更强的动力 C、保证火箭飞行的稳定性(5)、除上述猜想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水火箭的飞行距离:(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