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如图甲),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图乙是其阶段Ⅲ着陆过程中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1)、火星大气密度是地球的1%,大气中氧气含量为0.15%且没有液态水,表面平均温度为﹣55℃绕日公转周期为687天。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____ 。A、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 B、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C、火星上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D、雨、雪天数比地球多(2)、图乙中t1时段,着陆巡视器在竖直向上推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速度减小,该过程中推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大气阻力)(3)、火星大气层稀薄,大气层上部需要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紫外线属于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紫外线的应用有 。
A.杀菌 B.银行利用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识别伪钞 C.额温枪利用人体发出的紫外线快速测温
(4)、太阳光其中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2279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5倍,太阳光传送到火星大约需要 ____ 分钟.A、8分钟 B、10分钟 C、12分钟 -
2、2024年10月30日凌晨,我国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火箭中的液态燃料是通过既降低温度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水热汽化成水蒸气,然后遇冷形成的;(3)、当火箭的速度达到了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火箭上升过程中做运动;分离前,神舟十九号相对于长征二号是的,
-
3、某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了水火箭,如图甲。某次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时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 A 处向上起飞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并作出了该过程中的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火箭上升过程中具有机械能 B、从图乙可知,水火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水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 D、水火箭上升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可大致用图丁表示
-
4、如图所示的飞天科幻画作品展示了火箭升空的画面.若在发射现场,关于火箭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火箭及燃料质量保持不变 C、火箭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D、火箭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
5、如图所示是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关于运载火箭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B、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发射架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D、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
6、望远镜与探索宇宙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们利用肉眼观测天象。后来人们通过测量天体的运动、制定历法,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例如,战国时期的文献中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说明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北斗七星一年中的周回运转在昭示四季、节气变迁方面的重要作用。望远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类观测天空的视野。
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历程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图),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位置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
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除光学天文望远镜外,人们还发明了其他观测太空的仪器,如射电天文望远镜,这使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我国不仅古代在天文观测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现代也对宇宙探索作出了很大贡献。2009年,郭守敬望远镜建成,并于2011年启动光谱巡天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望远镜(图)2020年,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它是目前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
探索宇宙
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上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异常巨大,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约10万年的时间。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图)。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行,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其他天体绕太阳转动。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 他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我国在现代也对宇宙探索作出了很大贡献,2020年,中国正式开放运行,它是目前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天文望远镜;(2)、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镜片来代替;(3)、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焦距较短,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填光学元件名称)。 -
7、项目化学习小组从实验室找到几只透镜准备自制一只望远镜。(1)、如图甲所示,将某透镜放在点光源与光屏中间,此时屏上呈现一个比透镜尺寸大的圆形光斑,将光源向(左/右)移动,若观察到现象,则该透镜为凸透镜;(2)、选出一对焦距合适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和目镜,按照如图乙所示方法组装成一只望远镜。小明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星星时发现镜中视野范围较小,很难找到目标,为此,他用两块相同的带开口的挡板制作了一个寻星装置,安装在望远镜套筒上后,借助挡板能快捷寻找目标(图丙所示),并将目标锁定在望远镜视野中,下列设计的各挡板中最适合的是;(3)、小明用该望远镜看远处物体时,发现像与物相比较上下、左右都颠倒了,为使看到的像与物相比不失真,老师建议他将望远镜设计成物镜与目镜不共轴、中部为空腔的形状(图丁所示),再利用几片小平面镜,安装到中部空腔内以改变光路,可以满足要求。
小明按照图戊所示方法,将两块平面镜彼此平行安装在空腔中,你认为这样制作能够达到要求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保留图上可取的设计,对无用的设计打“×”,并补上接下来的设计(只需补上一步即可) , 且至少需要块平面镜。
-
8、如图1所示,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目前正在研制,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该望远镜预计于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巡天空间望远镜与中国天眼(FAST)】
中国天眼(FAST)是射电望远镜,它接收来自宇宙天体的微弱无线电波,传给后端计算机记录。由于无线电波可穿透宇宙空间,射电望远镜不太会受光照和气候的影响,可以全天候工作。巡天空间望远镜则是光学望远镜,捕捉的是近紫外至可见光波段,通过组成望远镜的直径大、焦距长的物镜和直径小、焦距短的目镜,实现远距离物体近处成像。
请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地面望远镜容易受到地球大气的影响,会使星光在观测路径中发生光的 , 形成所谓的“大气像差”;(2)、巡天空间望远镜属于(选填“射电”、“光学”)望远镜,在观测宇宙时,物镜所成的像是立、缩小的像;(3)、如图2所示,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维修升级时,与“天宫”空间站交会对接。该过程中,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是相对的;(4)、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光年是(选填“长度”、“时间”)计量单位,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的速度从这个天体发出,那么要经过约年才能到达地球。(5)、如图3所示,“四周特别黑,深不见底的黑,万丈深渊都不足以形容。”这是我国宇航员刘洋在太空中生活的一句评价。请你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黑”的原因:。 -
9、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 。平常我们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值,凹透镜的度数是负值。(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4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多少?
-
10、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为正值,凹透镜为负值。(1)、测得某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m,其对应的焦度为多少?(2)、+2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透镜焦距是多少?(3)、如图10甲是小朋友玩凸透镜时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补齐在透镜的另一边看到小朋友眼睛 的光路图。
-
11、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常见眼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复数是负数。例如-200度的镜片表示这是凹透镜,透镜焦度是是2m﹣1 , 它的焦距是0.5m。
(1)、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是 ____;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____;A、0~10cm B、10cm~25cm C、25cm~无限远 D、10cm~无限远(3)、如题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 , 需要用 透镜来矫正。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5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 m﹣1 , 焦距为 m。(4)、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 -
12、小明同学学习了凸透镜知识后,想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望远镜,他一共收集到四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
凸透镜
甲
乙
丙
丁
直径/cm
15
5
5
15
焦距/cm
10
10
5
5
(1)、为了制作效果较好的望远镜,他应该选择凸透镜作为物镜,选择凸透镜作为目镜。(均选填“甲”“乙”“丙”或“丁”)(2)、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而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小明所制作的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4)、用自制望远镜先观察远处物体后,再来观察近处物体时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两块透镜之间的距离。 -
13、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1)、活动任务一:了解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望远镜有不同类型,其中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如图甲所示)。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作物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选填“实”“虚”)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2)、活动任务二:设计简易望远镜
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比,为了成像质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过大,取放大倍率2~3倍即可。现有A、B、C三个规格不同的凸透镜,其规格如下:
A.焦距20 cm;直径5 cm
B.焦距10 cm;直径4 cm
C.焦距5 cm; 直径3 cm
小组同学选择B规格透镜作为目镜,为了制作出乙图所示的望远镜,参考丙图,则物镜应选择(选填“A”“B”或“C”)透镜,这样物镜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像更加明亮。则此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倍。(3)、活动任务三:制作及调试望远镜
用此望远镜,观察最远处物体时,物镜和目镜的距离约为 cm,观察较近物体时,物镜和目镜的镜筒长度距离要(选填“大”“小”“不变”)一些,看到的像是(选填“正立的”“倒立的”)。 -
14、如图所示中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1)、甲图是显微镜,它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作用(选填“会聚”、“发散”),可在光线较(“亮”、“暗”)时使用;(2)、乙图是望远镜,图丙表示它的原理,图中是物镜,是目镜。分析原理图可知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的镜头(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目镜的作用主要是将物镜所成的像放大,以(选填“增大”或“减小”)视角。
-
15、小金购买了一个天文望远镜,他拆解后发现,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查阅资料,找到原理图,如图所示。若物镜的焦距为f1 , 目镜的焦距为f2 , 物镜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是一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物镜成像的像距v的范围是 , 若f2变大,则最后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如图是某种望远镜的简易结构与光路图,它的目镜是一个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选填“长”或“短”),能使远方物体成一个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
17、我们应该警惕“光污染”。请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A、B照射到玻璃幕墙后的反射光线。
-
18、机器人跳秧歌舞、跑马拉松、做家务……人形机器人用“眼睛”感知获取信息,如图。人形机器人“眼睛”的光学成像与人眼相似,是通过镜头使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成像面上(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成像面上成放大的虚像 B、机器人“眼睛”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C、机器人“眼睛”光学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D、机器人“眼睛”只能“看见”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
-
19、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让人们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多。这项伟大的事业与小小的透镜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透镜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把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可在纸上发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乙图用照相机给物体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远,像离镜头较近,像成在焦点以内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的镜头成像原理一样 D、丁图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
20、下列关于显微镜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 B、天文望远镜物镜的口径比较大 C、我们在学生实验室用显微镜看细胞是通过成两次放大的像实现的 D、有一种望远镜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把这个像放大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