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综合性学习。

    进入中学,你一定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请你参加七年级(1)班组织的“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里要办一期“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手抄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

    栏目一:

    栏目二:

    (2)、每个人对友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友情是一首随日月滋长的诗,。愿这份美好的友情陪伴你们走过漫漫人生路。

  • 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性诗句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有一种爱,它不张扬;有一种爱,它不善表达;有一种爱,它不能轻易被人读懂。

    (2)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3)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团结一心,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

    (4)海笑了,海羞了,朝着沙滩探出冰凉而又晶润的手。

    A、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 B、拟人   排比   比喻   夸张 C、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D、排比   夸张   比喻   拟人
  • 4、对自己谦虚,对他人尊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普通话中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中的谦辞、敬辞的用法。请结合学过的知识,找出下列语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     )
    A、李同学很满意自己在文具店里买的画笔,店主说:“满意就好,欢迎再次光临小店。” B、小王对师傅说:“师傅,我是一个新人,工作中如有不当之处,请您多多指教。” C、张教授说:“拙作历经两年时间,终于出版了,还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D、小高一次出差时见到了老领导的儿子:“许久未去拜望,家父身体可好?”
  • 5、与人交流,要结合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对方意思。阅读文章同样如此。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红莲含苞未放)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C、总有一天,我们要还敌人以颜色。(厉害) D、他听到了点风声 , 心中害怕,躲起来了。(消息)
  • 6、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的花,姹紫嫣红,(     );夏季的雨热烈(     ),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天的落叶中既有“断肠人”的秋思,秋风中还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里还有把终年          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huàn②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③          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莫怀戚在解决散步时的(     )中,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借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为①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②③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目不暇接     粗犷     纷争 B、目不暇接     粗暴     分歧 C、美不胜收     粗犷     分歧 D、美不胜收     粗暴     纷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 7、按要求作文

    承天寺的月温暖了失意的苏轼,母亲的宽厚仁慈温暖着朱德,藤野先生用红笔添改讲义温暖了异国求学的鲁迅,居里夫人艰苦岁月中创造出镭,温暖着社会……成长岁月,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了你的时光,触动了你的心灵,照亮了你的前行之路。

    请阅读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内容积极向上,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要抄袭,不要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 8、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他是个面容瘦弱、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精通中国旧学的学老,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片段二】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片段三】他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他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分析鉴赏】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上文段选自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小说,它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不能凭空虚构。 B、片段一是对中国红军领导人周恩来的外貌描写。周恩来从小就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是斯诺笔下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C、片段二是对彭德怀的描写。他是土匪出身,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D、片段三写的是中国红军领导人朱德。他是一位沉默谦虚、爱护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的红军将领。
    (2)、【分析探究】学习人物榜样,强国有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呢?
  • 9、【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 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的古字形像一人拉弓,本义是“开弓”,引申指“拉”。这里引申为“延长”。 B、“是日,天宇晴霁”和“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中“是”的含义是一样的。 C、“左顾右盼”中“顾”是“看”的意思。以此推断,“四顾无纤翳”中“顾”也可以解释为“看”。 D、“亦可异也”和“属引凄异”(《三峡》)中的“异”含义是不一样的。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B、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C、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D、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甲、乙文段都写到山,两文中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另外,两文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 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①于良史:唐代诗人,其五言诗清丽超逸,讲究对仗。②胜事:美好的事物。③掬(jū):双手捧起。④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土小。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两句统领全篇,后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赏玩忘归”的描述。 B、因为春天山中美好的事物很多,所以诗人一整天都在山里“赏玩”,竟然忘了回去。 C、颈联中诗人唯兴所适,不比较路程远近,他陶醉于山中月下美景,在将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从远方转向近处,以声音引出画面,用爱怜的笔触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
    (2)、这是一首有特色的写景诗,请你描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画面。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方令孺老师

    林非

    ①我永远记得方令孺老师,庄严地站立在紫红色的讲台上,开口说话的时候,就露出了和蔼的笑容。那一双晶亮的眼睛,射出了多么热烈的光芒。她正在评点一位同学的作文,称赞他将自己乘坐火车时的见闻,描写得如此的活灵活现,接着就欣喜地朗诵起其中的一段文字来。

    ②我惊讶地张望着她,怎么能够将学生的一篇习作,记忆得这样牢固呢?昨天的夜晚时分,她肯定是坐在灯光下,反复地阅读和琢磨,辛苦地准备着讲课的内容。为了提高大家写作的水平,她竟会付出如此巨大的劳作!我又瞧了一眼左右的同学,发现他们跟我一样露出惊讶的眼光。

    ③我瞧着这位像母亲一样仁厚和慈祥的老师,感激她如此的关心我们,希望我们都学习好写作的课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长年累月地花费了多少心血啊!

    ④记得有一回,当她跨上狭长的讲台,瞅见黑板上还没有擦去的许多粉笔字,赞赏地点起头来,大概是喜爱这字迹的工整罢。一位值班的同学,很歉疚地离开座位,迈开大步奔了过去,赶紧拿起刷子,快速地擦拭起来。

    ⑤我听到了方老师轻轻地叮咛他,“慢慢擦,写得多好的字!”

    ⑥50多年的光阴,早已经悄悄地流逝,方老师也于20余年前病故了,可是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的课堂里,听她讲课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一样。

    ⑦那时候多少次在校园里碰见她的时候,她总是笑眯眯地询问我和几位一起走路的同学,功课学习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一直说到晚饭的钟声响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跟她告别。

    ⑧我还跟几位喜欢写作的同学,拿着各自刚写成的文章,恭恭敬敬地走进她的客厅。她一面满脸笑容地招呼我们,坐在矮小的沙发上,一面就拿起我们递上的稿子,戴上金丝镶边的眼镜,匆匆地阅读起来,看完了一页,就平整地摊放在桌子上。全部看完了之后,挨个儿地跟我们讨论起来,指出哪里写得很好,哪里还有毛病,询问我们能否接受她的意见?

    ⑨怎么会不能够接受呢?简直是一种醍醐灌顶似的感觉!梁实秋在《方令孺其人》这篇散文中,叙述过方老师爱书如命的故事。正因为这样的缘故,方老师才能够成为一位诲人不倦的教授。这时,方老师瞧着我们欢天喜地的模样,她走到厨房里,端出了一盘橘子,要我们一边品尝,一边说话。

    ⑩因为太喜爱和钦佩方老师的缘故,我就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寻觅到了她的散文作品,和几位同学轮番地阅读起来,还尝试着领会她清新蕴藉、亲切睿智和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等到听完了刘大杰老师讲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之后,我又浏览了大量有关的作品,有了这样初步积累的知识,就敢于在同学中间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认为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之后,在描摹滁州风景的散文作品中间,就要算方老师撰写的《琅琊山游记》,挥洒得最细腻和迷人了。

    ⑪当然最使我怀念的,还是方老师那种孜孜不倦地教导学生和诚心诚意地爱护学生的高尚品格。从我大学毕业之后,她还始终关心我的工作,几次晤面的时候,都详尽地指点着我。直到她病逝前不久,我还收到过她探讨散文创作的来信。

    ⑫巴金在《怀念方令孺大姐》这篇散文中说过,“她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因此在自己的记忆中“永远不会褪色”。

    ⑬善良、热心和高尚的老师,当然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改)

    (1)、【梳理概括】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方令孺老师的行为

    我/同学们的心理

    评点称赞一位同学的作文,接着欣喜地朗诵其中的一段文字

    (1)


    (2)

    歉疚

    在校园碰到时询问我们的功课和学习,一直说到晚饭的钟声响起

    (3)


    (4)

    醍醐灌顶

    (2)、【分析鉴赏】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一面满脸笑容地招呼我们,坐在矮小的沙发上,一面就拿起我们递上的稿子,戴上金丝镶边的眼镜,匆匆地阅读起来,看完了一页,就平整地摊放在桌子上。

    (3)、【分析探究】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得遇良师,人生至幸。作为学生,我们从良师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结合材料和选文中谈谈你的感悟。

    【链接材料】

    材料一:

    林非,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他默默耕耘在鲁迅研究和散文创作领域。迄今出版了《鲁迅小说论稿》等30余部著作。

    (本文作者林非简介,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节选自《藤野先生》)

  • 12、揭秘膨化食品“不健康”的真相

    ①膨化食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后传至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口感酥脆,咀嚼起来“咔哧”作响,味道或香甜、或咸香、或香辣,令众多消费者追捧的爆米花、薯片、果蔬片等膨化食品,是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者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国外又称其为挤压食品、喷爆、轻便食品等。其实,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不仅能改变粗粮的外形,又能提高粗粮的口感,让人们在食用时,不会像食用粗粮那样难以下咽。而且经膨化工艺制成的食品具有不易回生、营养成分损失少、易被消化吸收等优点。可是在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虽然可口,但一直被贴着“不健康零食”标签,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②首先,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与四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是强制要求标出的项目,几乎全部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会导致血栓、引发冠心病、肥胖、影响记忆力的不健康脂肪,是人体健康的无形杀手。

    ③其次,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以鲜虾条的蛋白质为例,吃30克虾条会摄入2.1克蛋白质,占人体全天所需蛋白质总量的4%。鲜虾条和芝士味玉米片的营养成分含量是以“份”来标示的(一份大小可根据食品的特点或推荐量规定),按照鲜虾条净含量80克、芝士味玉米片净含量140克,我们可以计算出吃一袋膨化食品所获取的营养素占人体全天所需营养的百分比。由膨化食品营养参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吃下一袋鲜虾条或一袋芝士味玉米片,人体所摄入的能量(进入人体转化为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盐的主要元素)接近甚至超过一顿正餐。为了保证口味香浓,膨化食品中必须添加大量的油和盐,再加上原料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导致了膨化食品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

    ④另外,从配料表中我们得知,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单硬脂酸甘油酯如果被长期食用,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曾经有些含铝元素的膨化剂也是导致膨化食品不健康的原因,儿童摄入过多铝元素会导致神经系统被侵害,进而影响智力发育。现在,含铝元素的膨松剂已经被禁用,但膨化食品中依然被检测出含有微量铝元素,其可能的来源包括储存原料的容器、加工设备的输送管道、包装袋等。但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膨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如果能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⑤最后,如果过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饮食。因此,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

    (1)、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膨化食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流行,并迅速风靡欧洲各国。 B、膨化工艺是为粗粮提供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加工方式。 C、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花样百出的膨化食品可口,也一直被贴着“健康零食”标签。 D、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做到良好的膳食搭配,坚持每日饮食均衡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开头就引出说明对象是“膨化食品”,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画线句子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有力地说明了膨化食品是“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食品。 C、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几乎”不能删去,“几乎”起限制作用,说明大部分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都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 D、膨化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只要不过量,就是安全的。
    (3)、小明同学特别喜欢吃膨化食品,为了他的健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劝说他。
  • 13、古诗文默写

    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

    (1)“月下飞天镜,。”展现天地瑰丽(李白《渡荆门送别》)。

    (2)“ , 长河落日圆。”彰显自然雄奇(王维《使至塞上》)。

    (3)“ , 烟波江上使人愁。”深入其中,更引人生发无限情思。登楼远眺,览晴川,见芳草,牵起诗人故园之思。(崔颢《黄鹤楼》)

    (4)“?松柏有本性。”冰霜惨凄,却见松枝愈劲、意态从容,引发诗人抒怀言志。(刘桢《赠从弟(其二)》)。

    (5)“ , 千丈见底。”绘写富春江水秀美(吴均《与朱元思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 14、峰文学社准备制作介绍“靖港革命先烈刘畴西”的视频,研学小组利用互联网收以下资料,请你完成任务。

    刘畴西资料汇总表

    资料一:刘畴西,爱国英雄人物,1897年出生于长沙靖港。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文上署名“仇西”,并说:“列强如此欺侮我们,不报此仇,非炎黄子孙。今后改名仇西。”在军校期间,他的射击、队列等课程门门优秀,多次受到表彰。

    资料二:1925年,刘畴西参加东征战斗,后不幸失去左臂,还举旗高呼:“革命怕死,努力前进!”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最终夺取了胜利。他与敌人浴血奋战: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

    资料三:1934年,刘畴西在作战中不幸被俘。任凭敌人威逼、拷打、劝降,他都坚贞不屈。1935年在南昌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8岁。为纪念家乡革命先烈,弘扬爱主义精神,现靖港古镇设有刘畴西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

    (1)、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视频片头语的一项是(     )
    A、纵然断臂志不减,抛头洒血心也甜 B、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芝传嘉风 C、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D、三渠洪水开天地,万里烽烟动古今
    (2)、请结合资料二与资料三,以第一幕为例,完成下列表格。

    场景

    主题

    主要内容

    取景地点

    第一幕

    立志报国

    刘畴西改名仇西,在黄埔军校刻苦勤奋学习。

    黄埔军校

    第二幕

    一战成名

    东征途中

    第三幕

    刘畴西面对敌人的拷打劝降,坚贞不屈。

    监狱刑场

    (3)、请你从下面两种风格的配乐中为视频选择一种,并结合资料说明理由。

    ①平和舒缓             ②慷慨激昂

  • 15、小雨担任本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下面是他根据资料整理的主持词,请你和同学们帮忙检查并修改完善。

    千百年来,无数科研工作者殚精竭虑翘( )首以盼国家繁荣富强。梁思成和林徽因不惧疾风骤雨、zào ( )热严寒,跑遍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又耗费数年时间进行研究,只为探寻中国木构建筑中潜藏的奥秘;钱七虎矢志不渝地奋斗在科研一线,从热血沸腾的青年到成就斐然的老者,只为打造出中国自己的国防利器□一位位科技工作者用责任、毅力与( )热的爱国情怀书写了一个个创新奉献的故事,生动勾勒出了新时代科研人的精神面貌。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天都要面对许多困难与挑战、应对许多突发状况,但他们秉持着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与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走出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风采。他们从不吹 xū( ) 自己的成就,而是默默无闻地投身到科研建设当中,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身上闪耀着的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生动阐释。

    (1)、小雨对语段中有疑问的4个词语进行了整理,请帮他写出字形和读音。
    (2)、小雨想为语段增加几个科学家的事例,下面是他找的几句话,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沈忠芳为我国航天事业处心积虑 , 隐姓埋名六十余载也无怨无悔,磨砺国家的剑与盾。 B、黄大年废寝忘食地带领团队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 C、李晓丹奋发有为 , 攻坚克难,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助力国家走向科技强国。 D、林占熺锐意进取 , 矢志不渝,坚守农业科研一线,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果。
  • 16、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

    ②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不少于 600 字:

    ③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17、微写作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充满了儿童和青年时的回忆,请以书中某个人物的身份给该书中另一个人物写一段话。

    要求:中心明确,情感真挚,合乎情理。150字左右。

  • 18、有人评价《朝花夕拾》:“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意思是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请从下面几篇作品中任选一篇,仿照示例简要分析。

    供选篇目:《二十四孝图》《五猖会》《藤野先生》

    示例:《父亲的病》重点描写陈莲河所开药方的荒谬,批判了庸医的虚伪和盘剥人的本质。

  • 19、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这是一本刻印非常精致的绘图书,纸张和图像都很好。 B、到东关看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出发前,父亲却突然要求“我”将《鉴略》里的语句背出来。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父亲的用意。 C、《父亲的病》中,衍太太在“我”父亲病危时提醒催促“我”大声呼唤父亲,所以“我”至今都很感谢她。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里面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
  • 2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

    欧阳公四岁而孤 , 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修苦读》)

    【注释】①孤:小时候失去父亲。②获(di):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③闾(lǚ)里:乡里、邻里。④士人: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此指读书人。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

    (2)好之者不如之者

    (3)其稍长

    (4)获画地

    (3)、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及用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A、相委而去 B、曲肱而枕之 C、温故而知新 D、而家无书读
    (4)、下列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老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更快乐吗?理解:体现了学习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理解: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C、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翻译:还没抄完,他就已经能背诵这篇文章了。
    理解:写出了欧阳修书写很认真、速度慢,但记忆力很好。
    D、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翻译:他小时候所写的诗歌文章,都是成人代笔完成的。
    理解:欧阳修之所以能写出文采斐然的诗歌,其根本原因是他从小聪明过人。
    (5)、【甲】【乙】两文给你带来哪些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简要分析。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