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A、细菌 B、病毒
  •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       )。
    A、遗传 B、变异
  • 3、已经灭绝的猛犸象与今天的(       )相似。
    A、大象 B、河马 C、犀牛
  • 4、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 , 约自转一周。
  • 5、馒头在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即霉菌在温度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
  • 6、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会使人 , 也可以用来
  • 7、人体和动物体的细胞结构都有
  • 8、地球上白天和黑夜,其时间长短是不断变化的。( )
  • 9、繁殖方式与其他的动物不同的是(       )。
    A、鲫鱼 B、蝴蝶 C、斑马
  • 10、下列因素中,(       )不会影响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A、水的温度 B、是否搅拌 C、装水的烧杯的大小
  • 11、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等。
  • 12、茎能支撑植物“身体”,还能
  • 13、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随四季变化的规律。

    探究计划

    探究的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的器材:

    探究步骤设计:

  • 1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正是我国春光明媚的季节。
    (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长。
    (3)、小明同学每天上午放学时,只要有太阳,总是习惯性地观察学校操场中竖立的国旗旗杆影子,当地球公转到位置时,旗杆的影子最长。
    (4)、当地球公转到C、D位置,分别对应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A.冬至                    B.夏至        C.春分                    D.冬至

    (5)、如果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时,这时地球转到了位置。
  • 15、根据你学过显微镜的使用,完成下面问题:
    (1)、在下图中的方框内把显微镜结构名称填写出来。

    (2)、使用上图仪器时,首先要调节完成对光。
    (3)、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后,要先使镜筒 , 然后再慢慢 , 直至看到标本的像。(填“上升”或“下降”)
    (4)、如果按照(3)的操作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5)、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最大放大倍数是倍。
    (6)、如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示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会。(填“增多”或“减少”)

  • 16、下面是“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请把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先看到红色纸片

    地球

    围成一圈的同学

    太阳

    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

    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贴上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

    迎来黎明

  • 17、在地球的南北极附近,会出现天空总是亮的极昼或天空总是黑的极夜。那么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和地轴倾斜有关。
  • 18、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的最佳时机,因此,保持可以防霉。
  • 19、哥白尼创立了“”,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名著
  • 20、如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①转换成视野②,则应向移动标本才能实现。若看到的图像不清晰,应转动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