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设计和制作“过山车”》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小智参加了“搭建过山车”比赛。小智所在小组设计的“过山车”轨道路线如图所示。其中,(填字母,下同)部分是曲线轨道,部分是直线轨道。

  • 2. 在搭建“过山车”时,必须要有轨道和轨道。
  • 3. 设计、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步骤:、评价。
  • 4.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①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②要有轨道和轨道。

    ③轨道的要有变化。

    ④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⑤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 5. 小明制作的“过山车”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这“过山车"的设计要求。(“符合”或“不符合”)

二、判断题

  • 6. 我们在搭建“过山车”时,可以从任意位置开始搭建。(   )
  • 7. 在“过山车”的制作中,直线轨道越多,小球越不容易脱轨。( )
  • 8. 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
  • 9. 组装过山车时高度越高越好。
  • 10. 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可以部分同学设计,另一部分同学搭建。 ( )
  • 11. 设计“过山车"时,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坡度要有变化。( )
  • 12. 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小球可以不滚完全部轨道,有脱轨现象发生。()
  • 13. 搭建过山车这样的工程设计会经历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
  • 14. 搭建过山车不需要画设计图,随意拼搭就好了。( )
  • 15. 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的动力。( )

三、单选题

  • 16. 小科制作“过山车”模型的最合理的步骤是( )。

    ①设计“过山车”轨道 ②测试“过山车”模型 ③制作“过山车”模型 ④改进“过山车”模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 17. 在“过山车”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上、下层的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 B、轨道应该有“断口”,让小球飞出才刺激 C、从“过山车”的终点开始拼搭
  • 18. 如图所示为钢架雪车比赛场地轨道示意图,设计曲线轨道有助于选手( )。

    A、保持运动快慢不变 B、运动得更快些 C、运动得更慢些
  • 19.  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   )。
    A、保持原样,不能再修改 B、直接调整,再修改设计图 C、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 20.  搭建“过山车”前,画设计图的用处是(    )。
    A、展示想法 B、体现问题 C、评价“过山车”的好坏
  • 21. 小明制作的“过山车99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是否符合
  • 22. 设计“我们的过山车”时,当我们用材料制作好“过山车”后需要进行(     )。
    A、设计 B、制作 C、评价
  • 23. 美美小组在搭建“过山车”时,要先画设计图再进行搭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搭建时突然有别的想法,可以抛弃原来的设计图,随意搭 B、组长负责设计,组员负责搭建,大家互不干涉 C、小组共同讨论绘制“过山车”设计图,然后在搭建时如有新的想法可以在原有的设计图上进行微调
  • 24. 关于“过山车”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轨道总长应在2米以上 B、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C、轨道坡度都要一样
  • 25.  不能直接用(   )测量“过山车”轨道的长度。
    A、软尺 B、细绳 C、直尺

四、连线题

  • 26. 请把搭建“我们的过山车”的基本步骤按顺序连起来。

     第一步 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评价

     第二步 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第三步 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第四步 仔细阅读设计要求,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到

五、综合题

  • 27. 过山车给小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好景区内有一个积木体验馆。起点于是小杭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积木搭建一座“过山车”,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一帮他。

    (1)、如图所示的“过山车”是根据设计图( )搭建的。
    A、 B、 C、
    (2)、为了准确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
    A、用手来丈量 B、用塑料尺来测量 C、用细绳测量后再用软尺量出细绳的长度
    (3)、小杭在搭建“过山车”时,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不按设计图随意搭建 B、独自搭建,不理会旁边的爸爸妈妈 C、从“过山车”的终点开始搭建
    (4)、为了保证小球能够滚完轨道而不脱轨,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在急转弯的地方增大轨道坡度 B、在急转弯的地方减小轨道坡度 C、将所有轨道都改成坡度平缓的曲线轨道
    (5)、测试“过山车”时,小杭发现小球从起点出发,运动到上图中A 的位置时停下来了,可能的原因是 , 你的解决方法是
    (6)、小杭将甲和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到起点,使它们自由运动到终点,以此来测试它们运动的快慢。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处应该填(填“甲”或“乙”)物体运动得更快。

    物体

    物体运动的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择的数据

    5.78

    5.87

    5.96

    5.87

    3.29

    3.35

    3.32

六、简答题

七、实验探究题

  • 30.  为了设计一个总长度为210厘米左右、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坡度有变化、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且不脱轨的“过山车”轨道,小瞿在每小格边长为5 厘米的方格纸上设计了“过山车”轨道。
    (1)、制作“过山车”轨道时,小瞿共使用了下列3个支架,为保证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他在起点处放置的支架应是(    )。
    A、 B、 C、
    (2)、设计图是否合格,判断的标准是(    )。
    A、美观 B、符合设计者心意 C、小球滚动流畅
    (3)、“过山车”要实现速度大小的变化,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全部为曲线轨道 B、坡度要有变化 C、全部为直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