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必修)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吉林省乾安县七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河南郑州47中学暨八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有学者指出,西半球殖民活动迅速积累的资本,直接培植了而且在欧洲间接地增加了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受其影响,欧洲经济变革的过程从缓慢的演变改变为相对快速的革命。下列史实中,能为“间接地增加”推动力提供佐证的是( )A、奴隶贸易降低了全球劳动力成本 B、大量金银被用于购买东方奢侈品 C、种植园制度保障了工业原料供给 D、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庄园的解体
-
2、10世纪时,阿拉伯最著名的两位医学理论家都是波斯人;而在帝国西部学术中心科尔瓦多行医的多为犹太人;著名的《医典》中,还将中国的脉学与阿拉伯的脉学进行了比较。由此可见,古代阿拉伯医学( )A、深刻影响了欧洲近代转型 B、与中华传统医学同源异流 C、汇聚了各地区文明的精华 D、深受开明文化政策的影响
-
3、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薄伽梵歌》认为社会的等级差异是按照人们各自本性产生的性质加以区别的,而人们发自本性的行动可归结为“智慧、知识和虔诚”“勇敢、威武和坚定,善于战斗”“耕种、畜牧和经商”“以侍候他人为己任”四类。这一划分( )A、旨在促进族群内部团结 B、为种姓制度提供了辩护 C、展现了民众的道德追求 D、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
-
4、图1所示为2020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各类经费投入情况。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当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A、管理工作系统规范 B、社会参与潜力较大 C、与经济的开发并重 D、得到社会广泛重视
-
5、1949年11月,农工党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会议通过的《宣言》称,“要团结全党同志,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行自我改造”,会议还作出“停止吸收党员、发展组织,继续切实进行全国党务的整理,严格执行党的政治教育的纪律”的决定。这( )A、旨在构建全国统一的意识形态 B、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有助于实现群众参政议政的愿望 D、顺应了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的要求
-
6、1936 年5月,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个救亡团体共同组建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同年11月,救国会主要领袖被国民政府突击逮捕。1937年7 月 5 日,宋庆龄等人自带行装,到苏州高等法院自请入狱。不久,国民政府表示“救国会以救国为目的,当然无罪”。导致国民政府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 )A、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七七事变突然爆发 D、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
7、截至 1919年,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工业仍是纺织工业,中国企业(含官营)的织布机数量略少于在华外资企业的织布机数量。而 1919——1925 年,外国在华纱厂的产能增长幅度却接近200%。这反映出,一战结束后( )A、门户开放政策得到推行 B、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C、民族资本发展环境恶劣 D、中外经济竞争空前激烈
-
8、表1所示为晚清时期部分维新人士对女子入学的态度。这些言行有利于( )
表1
人物
态度
康有为
宣扬“男女同权”“教育平等”
梁启超
认为“妇女不学”是“天下积弱”的起点,另著有《倡设女学堂启》
谭嗣同
主张广泛开设“女学校”,使“妇女无不读书”
A、营造维新变法的社会氛围 B、揭开国内女子教育的序幕 C、发动知识女性参与维新变法 D、利用新式学堂瓦解科举制度 -
9、朱元璋一改汉唐以来“老人”(乡里年长的士绅代表)受县官领导、对县官负责的状况,赋予“老人”在关键时刻绕过知县直接与皇帝沟通之权,甚至下令让“民间耆年有德者,每里一人,以次来朝,既至,令随朝观政,三月遣归”。这些举措( )A、强化了基层治理 B、旨在以孝治天下 C、保护了弱势群体 D、保障了吏治清明
-
10、有学者提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变法内容的超前性和社会现实的落后形成鲜明的反差,其变法没有合适的土壤。最能体现“变法内容的超前性”的是( )A、实施青苗法,大力推广无抵押的农业贷款 B、推行保甲法,给基层管理打上征兵制色彩 C、整顿太学,在官办学校中引入竞争性机制 D、重释儒经,为科举考试提供权威答题标准
-
11、《新唐书》记载,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期间,他对“凡降蕃夷皆接以恩;有不服者,假兵胁制之;所得士,释缚给汤沐、衣服……禄山通夷语,躬自尉抚,皆释俘囚为战士,故其下乐输死”。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盛唐时期( )A、中央集权制度的异化 B、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 C、边疆民族交往的方式 D、社会平等观念的传播
-
12、东晋时期,某僧人在庐山传教三十余年间,不仅讲解《丧服经》,也讲解《诗经》;时常引用《庄子》的话来说明《般若经》中的内容。他少年时便通读儒家经典,擅长用玄学比附佛经,在社会上层颇有影响。材料可用于印证,当时( )A、国家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B、社会上层普遍信仰佛教 C、佛教的本土化趋势凸显 D、正统思想日益受到挑战
-
13、良渚遗址出土玉器上的兽面纹以有首无身者居多,突出反映的都是眼、鼻、嘴构成一个脸面形象,其各部位及构图格局几乎一致;这些特点在商周青铜器的饕餮纹中也能找到。有研究者称:(兽面纹)突出在一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指向了某种似乎是超世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这说明良渚文化( )A、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祭祀体系 B、展现了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C、呈现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特征 D、与中原文明存在互动交流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同志,为庆祝国际青年节21周年,创造了风镐劳动的全苏纪录。在六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里,斯达汉诺夫开采了102吨煤,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开采量……在各行各业无数个斯达汉诺夫的推动下,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率提高了82%,大大高于原计划的63%。
——据《大国崛起——苏联篇》整理
材料二 重工业是中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崛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教训。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叶外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20~1942年
印度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4年~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1~1922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
1917年
十月革命
1931~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9年
巴黎和会召开
1945年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20年
国际联盟成立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阅读上表,任选其中三个相关联的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列举出所选事件,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开始,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中期后,技术学校遍布全国,规模不断扩大。1823年,伦敦技术学校建立,人员从1824年的750人增加到1826年的1500人,到19世纪中期,整个英格兰与威尔士有622所类似的学校,拥有60000个学生。非国教派还开办了许多新型的大学学院,而在这些大学学院中,不分贵贱等级吸收学生,中产阶级和工人是学院的成员。在这些学校中,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轻视宗教教学,以及死板的文法教育,一切从功利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学科的有用性。这些学校为许多工人创造了学文化的条件。
——摘编自潘迎华《英国近代教育与工业化关系研究》
材料二 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国成了世界教育界瞩目的中心,当时有志于数理研究和深造的人中流行一句口号是:“背上行装,上哥廷根!”……德国人在学习英美法等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转变:把科学转向应用于生产。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勃兴,应当说主要是依靠“系统学习”和科技进步的力量。
——摘编自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前期英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德国教育改革的成就,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英国和德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
17、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可用于说明( )A、非洲振兴的障碍已被扫除 B、非洲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C、雅尔塔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D、世界殖民体系日益崩溃
-
18、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从苏联实际出发,提出了苏联农业的改革措施:取消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由国家实行统一采购;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等。由此可知,这些改革措施( )A、没有考虑苏联的国情 B、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 C、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D、有利于苏联农业的发展
-
19、据如表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1947~197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情况表
届次
谈判时间
参加国家/个
主要议题
1
1947.4~1947.10
23
关税减让
2
1949.4~1949.10
33
关税减让
3
1950.9~1951.4
39
关税减让
4
1956.1~1956.5
28
关税减让
5
1960.9~1962.7
45
关税减让
6
1964.5~1967.6
54
关税减让、反倾销
7
1973.9~1979.4
102
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
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成为协调各国矛盾最主要组织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致力于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
20、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针对黑人实施种族灭绝。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为共产主义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受到两极格局的冲击 B、冷战意识根深蒂固 C、霸权主义已日益形成 D、种族问题完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