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玛雅人最重要的建筑是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不同的是,玛雅人的金字塔不是坟墓,而是神庙。玛雅人先用土垒起高台,再在台上修建庙宇,在台周修建石阶,他们认为祭司可以通过石阶接近众神,众神可以通过石阶下访人类。这反映了玛雅人( )A、神灵崇拜情结浓厚 B、宗教意识萌发 C、人与神平等的观念 D、相信因果轮回
-
2、中古时期的西非地区气候炎热,因此盐对于保存肉类资源而言非常重要,人们用等重的黄金来换取食盐,即用一磅黄金换取一磅食盐。这从侧面反映出西非地区( )A、商品经济活跃 B、黄金资源丰富 C、民众生活富庶 D、工业基础落后
-
3、19世纪末以来,考古人员在东非海岸沿线的一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中国生产的手工艺品,其中明代以来的青花瓷占主导地位,同时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中国钱币。这可用于说明古代东非( )A、与中国建立了经济联系 B、商品经济繁荣发达 C、实施了开明的对外政策 D、定期向明朝进贡
-
4、下表所示为古代非洲各地区发展的基础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西非
东非
南非
人口因素
班图人最早在此发展,人口众多、开发早
人口较少,开发较晚
人口较少,开发较晚
地理环境
多处大河流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以高原为主,印度洋西岸(海上丝绸之路附近)
赞比西河流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受外来文明影响
较容易
较容易
较难
发展结果
大帝国
沿海城市国家
较原始的君主专制国家
A、班图人的迁徙导致非洲发展迥异 B、地理环境对非洲文明发展产生影响 C、外来文明导致西非出现了大帝国 D、东非地区经济领先于非洲其他地区 -
5、1392年8月,高丽大将李成桂通过兵变登上王位。随后,他向明朝申奏改变国号,并接受了明朝洪武帝定国号为“朝鲜”的建议。此外,鉴于明太祖认为高丽诸王因崇拜佛教而影响国事,李成桂确立了崇儒抑佛的国策。据此可知,李成桂时期( )A、朝鲜政治深受明朝影响 B、朝鲜半岛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C、儒学在朝鲜开始传播 D、朝鲜正式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6、1633年,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要求驱赶所有外国传教士并禁止宗教书籍进入日本;除特许船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外国;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禁止滞留外国5年以上的日本人回国。德川幕府的这些政策( )A、使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B、禁锢了日本宗教思想 C、消除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D、导致了中央集权衰落
-
7、印度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盛行,印度教兴起,信仰毗湿奴、湿婆和梵天三大主神的三大教派也广泛流行。据此推知,笈多王朝( )A、民众崇尚信仰自由 B、民族矛盾基本消除 C、将印度教定为国教 D、宗教政策较为开明
-
8、奥斯曼帝国的一些非穆斯林地区享有自治或半自治的地位,政府通过任命这些地区既有集团的领袖,赋予其重任,希望以此来保障帝国的稳定。这反映了奥斯曼帝国( )A、政教分离的政治制度 B、地方割据势力的强大 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 D、伊斯兰教地位的衰落
-
9、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文明的发展进程,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是( )A、发明了阿拉伯文字 B、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 C、普及了活字印刷术 D、开创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
10、《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据此可知,《查士丁尼法典》( )A、遵循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C、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奴隶的地位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
11、1305年,波尔多大主教克力门五世依靠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支持当选为教皇。随后,腓力四世把罗马教廷迁到了邻近法国边境的阿维农城,时间长达七十年之久,史称“阿维农之囚”。这一事件( )A、标志法国君主专制的建立 B、促成了法兰克王国的统一 C、导致了中世纪欧洲的混乱 D、反映了教会势力的衰落
-
12、中世纪的欧洲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用于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学习内容有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拉丁语、希腊语。教学方法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据此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宫廷教育( )A、带有一定的实用色彩 B、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C、摆脱了宗教思想束缚 D、开创了现代教育的先河
-
13、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中,封君赐予土地给封臣,封臣要服从于封君,不得做任何损害封君的利益的事情。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 )A、促进了欧洲民主精神的形成 B、反映出一定的契约关系 C、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 D、国王是土地实际占有者
-
14、下图所示为中亚地区出土的希腊铸币,该铸币曾流通于印度地区,铸币上的人物是马其顿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公元前337-前283年)。该铸币反映了( )A、马其顿王国浓厚的尚武风气 B、马其顿王国经济的发展 C、古代印度征服了马其顿地区 D、古代亚欧间的经济联系
-
15、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的地区建立了多座希腊城市。每一座希腊城市中都建立了希腊式的剧场,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定期在这些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据此推知,亚历山大时期( )A、东方地区文化已经希腊化 B、希腊文化得到了广泛地传播 C、强化了对东方的思想控制 D、东方文明发展方向发生转变
-
16、公元前6世纪之后,波斯帝国国王宣称自己之所以能够登上王位,是因为受到了神的旨意。所有的臣民,都应无条件地服从国王的旨意。这一现象表明波斯帝国( )A、以君权神授来强化君主权力 B、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C、国王的统治获得了民众支持 D、官僚体系较为完善
-
17、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文明将势力扩展到两河流域;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也进入了文明时代;中国文明的空间也在扩大。公元前1000年左右,欧亚大陆上的农耕文明已经从东边的太平洋沿岸扩展到西边的大西洋。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的出现 B、生产力的发展 C、阶级的产生 D、大规模的战争
-
18、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仅数万。这可用于说明古希腊城邦( )A、君主专制的形成条件 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C、实行直接民主的原因 D、推行了土地私有制
-
19、某一制度认为认同自己的种姓是最重要的事,不同种姓不能通婚。任何国王或统治者都不能获得那些自认为属于某个种姓而不属于某个国家的臣民的绝对忠诚。据此可知,该制度( )A、降低了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 B、反映了佛教社会职业的影响 C、说明古印度已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 D、带有古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色彩
-
20、下图所示为某部著作的封面。这最可用于说明( )A、建筑的多样化 B、信仰的神秘化 C、文明的多元化 D、经济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