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史料一

1542年出版的福克斯《植物志》中的玉米植株图
材料二
史料二

18世纪瑞士画家利奥塔作品《热巧克力姑娘》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 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等蔬菜瓜果,也有烟草、陆地棉 等经济作物,总数接近30种。
部分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简介
作物
简介
玉米
16世纪中后期,玉米的种植记载开始出现在甘肃《平凉府志》和云南《大理府志》等地方志中 。早 期“ 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平原地区居民仅在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 以娱孩稚”;至 清朝中后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99个
番薯
明嘉靖《云南通志》指出云南六府州均种植“红薯”;福建《闽小记》记载:“ 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 明人苏琐《朱葫疏》亦载:万历年间泉州出现饥荒,“他谷皆贵,堆薯独稳,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由是名日朱薯”。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番薯逐渐传至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南、贵 州、四川等地
番茄
1613年山西《猜氏县志》中已有番茄种植记载 。番茄引种之初作为观赏植物,19世纪中后期才进 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
烟草
烟草传入之初主要作为药用,后成为大众嗜好品,迅速发展;17世纪80年代,福建地区的烟草种 植“与农夫争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间,已发展到“耕地十之六、七”
—摘编自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简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及其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 , 概括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 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其积极影响。 -
2、圣马丁面对独立后的拉美曾感叹道:“争取了25年的自由 , 非但自由毫无踪影 , 而且在这漫 长的岁月里 , 压迫、个人安全无保障、财产遭受损失、腐化堕落和内战成了祖国作出如此重大 牺牲之后所得到的结局”。这些状况的出现( )A、源于拉美资本主义发展的薄弱 B、反映了资本主义不适合拉美的国情 C、折射出宗主国残余势力的强大 D、表明拉美政治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动
-
3、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 , 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 。在这次历时104天的 国际会议上 , 各签字国在不影响其他列强利益的情况下 , 对那些还没有被瓜分的地区谁先占领了 , 就属于谁的势力范围的原则予以了承认 。这一会议( )A、平衡了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 B、利于缓和列强在非洲争夺的矛盾 C、导致非洲各国丧失独立自主权 D、满足了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
4、英国首任印度总督黑斯廷斯在治期 , 不仅组织人力绘制印度地图 , 还大力支持学者对印度文 化进行研究 。如:将印度文化经典《摩奴法典》《薄枷焚歌》等翻译成英语;组建“亚洲学会”和创办《亚洲研究》, 以专门研究印度、波斯和阿拉伯国家的历史文化 。黑斯廷斯这些举措( )A、重构了印度社会的文明 B、旨在扩大对印度的殖民文化渗透 C、服务于殖民统治的需要 D、缓和了英国与印度间的文化冲突
-
5、下图内容节选自1867年飽秋埃在纽约写的著名长诗—《巴黎公社》。这首诗一发表 , 立即 受到美国工人的普遍重视和赞扬 。 旧金山的社会主义小组很快就把它印成单行本 , 广为散 发 。这表明 , 巴黎公社( )
拨开帝国的迷雾,耻辱的云醫 , 人们终于见到天日,扬眉吐气 。 平等的蓝图开始在脑海中形成。 手中紧握武器,心里才会安宁 。 “ 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
正义啊,公社把你的原则确认!
A、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促进欧洲工人的觉醒 C、代表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D、成为工人运动的榜样 -
6、马克思说:“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 , 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 , 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 , 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这说明( )A、工业革命后劳动力竞争加剧 B、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构成复杂 C、工业革命促使阶级矛盾激化 D、工人阶级缺乏武装斗争意识
-
7、据统计 , 19世纪的美国 , 童工是纺织工厂劳动大军的主力 , 其中费城39家纺织工厂的1100 名工人中 , 童工占到了40%左右 , 其他地区如马萨诸塞州是43% , 康湿秋格州是47% , 罗得 岛是55%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社会人口的逐渐下降 C、童工价格的相对低廉 D、社会相关法律的缺失
-
8、“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极为平常 , 其技术要求绝不会超过木匠、磨坊制作匠和领匠的创造能 力:如飞梭、珍躯纺纱机 。即使从科技上看来最为复杂的机器(1784年瓦特发明的旋转式蒸 汽机), 其所需的物理水平也不会超过此前大半个世纪已经达到的程度。”这一论述强调了工 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A、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大机器的生产发展 B、具有实验观察和科学基础 C、得益于工匠坚实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D、首先发生于纺织业的必然
-
9、1872年 , 明治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学制》, 其中规定:全国学校由文部省统一管辖 , 设立小、 中、大三级学区 , 共设小学 56760所 。小学为初等教育 , 一般人民均须接受 。设立师范学校 , 教授小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法 , 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 。明治政府的这些举措( )A、深受军国主义理念的影响 B、适应了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C、实现了日本教育的现代化 D、促使统一 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
10、下表是1789~ 1875年法国大事记 。这从侧面反映出 , 法国( )
时间
事件
1789年
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
法国第一部成文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 帝国
1815年
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
二 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
路易.波拿巴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 帝国
1870年
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 帝国垮台,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法国议会通过了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A、民主共和具有偶然性 B、确立了君主专制统治 C、多党派均分政治权力 D、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
11、 1649年 , 英国通过革命建立了共和国后 , 国内平等派代表宣称:“ 以前 , 下院没有上院的赞同 , 什么也不能通过;现在他们没有军官集团的赞同 , 什么也不敢通过 。以前 , 我们受一个国王、上 院和下院的统治;现在我们受一位将军、军事法庭和下院的统治。”由此可推知 , 当时的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议会地位权力遭到了削弱 C、传统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D、政治制度建设充满曲折性
-
12、16世纪 , 纺织工人要求“不仅要从精神上而且要从实际行动上”掌握福音的真义 , 坚称“我们应当以爱和真正的信仰来照看我们的兄弟”, 应当将装饰教堂的资金转而用在“冬天缺少柴火、蜡烛和其他生活必备品的穷人身上”。这一现象( )A、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 B、将民众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
13、15世纪欧洲人“发现”美洲 , 西方殖民者踏上海外大肆掠夺之路 , 大量黄金流入欧洲 。殖民的另一面则是:整个社会的毁灭和对他人的奴役 。西印度群岛以及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口 , 被代之以从非洲捕获的奴隶 。这说明( )A、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交融 B、殖民扩张促进了美洲的社会进步 C、西欧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 D、资本原始积累充满着血腥和暴力
-
14、公元16世纪前期 , 葡萄牙和西班牙所进行的殖民经济活动和海上运输活动 , 使两国一 时间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家 , 两国的商船以及运输船频繁来往于欧洲与其他大洲 。葡萄 牙和西班牙的这些活动( )A、利于商品的世界性流通 B、反映了殖民扩张中竞争与合作并存 C、表明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促进了欧洲国家对亚洲的资本输出
-
15、“1487年8月 , 他率领船队 , 从里斯本出发 , 越过南回归线 , 沿着非洲海岸南下 , 在非洲南端 遇见了风暴 。船队在风暴中漂泊13天后 , 驶到风平浪静的海域时 , 他判断自己的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 , 航行在了印度洋上。”材料论述的是( )A、达.枷马绕过非洲抵达印度 B、过亚士到达好望角 C、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D、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
16、大津巴布书的建立与黄金贸易密不可分 。在大津巴布书遗址附近和其他一些地方出土的文 物中 , 都发现有古代开采过的矿井、冶炼熔炉和工匠用具 , 此外 , 还发现有古代的梯田、用于灌溉的水井、带把的铁锄 , 以及大量牛骨 。 由此推知 , 大津巴布书( )A、与欧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B、社会经济结构多元 C、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 D、商业水平超过农业
-
17、15世纪 , 奥斯曼帝国在中亚的扩张使其控制了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 , 这些城市与奥斯 曼帝国的其他城市逐渐连成一线 。奥斯曼帝国慢慢将自己固定到东西方贸易的链条上 , 首都伊斯坦布尔还成为东西方交流中心 。 由此可推知 , 奥斯曼帝国( )A、逐渐消除了地方割据力量 B、逐渐成为东西商路的枢纽 C、扩大了“丝绸之路”的范围 D、疆域辽阔且社会经济繁荣
-
18、查士丁尼一世在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的同时 , 还镇压了境内的多次民众起义 。查士丁尼 一世深刻认识到“威严和光荣不仅依靠兵器”, 因此 , 他组织法学家整理罗马法律 , 汇编了《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一世组织法典编纂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社会公平 B、协调社会关系 C、巩固帝国统治 D、提高公民素养
-
19、封建领主的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单元 , 是综合经济、政治、司法、军事和宗教功能于一 体的组织 。 由此可知 , 西欧庄园( )A、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B、集体劳作与家庭经营并存 C、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D、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
-
20、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恒帝延惠九年(166年), 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越南地区)徹 外献象牙、犀角、扰谓 , 始乃一通蔫。”1942~ 1945年 , 法国人在越南发掘出一处3~ 6世纪时 的俄尼海港遗址 。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中 , 有罗马的宝石、青铜灯和罗马的铸币 。上述 材料表明( )A、海上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的主通道 B、考古发掘与文献互证才有价值 C、罗马帝国已经成为汉王朝的灌属国 D、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