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如图所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国的一幅宣传画。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 B、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大幅提高 C、已经把城乡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 D、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得到缓解 -
2、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A、充分纠正了党内的贪污腐败问题 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加强了党对民族战争的领导能力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正式形成
-
3、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汉口公交运营管理的进步( )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三元里
-
28分15秒
-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怡园
45分55秒
46分35秒
40秒
六渡桥
55分45秒
56分15秒
30秒
A、缓解了城市拥堵的状况 B、加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C、体现了政府的民本理念 D、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
4、下图为1891年的宣传画《鬼拜猪精图》。该宣传画( )
A、受“扶清灭洋”口号影响 B、易于激发民众的抗争精神 C、抨击了拜上帝教的愚昧性 D、讽刺清政府对外软弱妥协 -
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的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
6、春秋时期,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先后去过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游说各国君主,但途径洛邑时却未朝见周天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孔子对周礼的维护 B、诸侯争霸的现实 C、周天子势力的衰微 D、地理空间的阻隔
-
7、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这反映了商至秦汉,我国(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D、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困苦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世界史上的划时代大事使世界历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打破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封闭隔离状态,扩大了世界各民族间相互影响活动范围,从而使世界历史开始形成。哥伦布发现美洲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事件,是当时历史时代发展的需要。
——王世珍《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因和影响》
材料二 在16世纪以前,除了战争和灾荒年代以外,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是基本稳定的。但是,从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率先发生物价上涨,继而波及整个西欧,持续到17世纪中叶为止。16世纪末与16世纪初的物价相比,西班牙平均物价上涨了4倍多……;法国物价上涨2.5倍,英国上涨3倍多……。造成这次持续一个半世纪的欧洲价格革命的原因,除了欧洲人口剧增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大量美洲金银流入西欧……16世纪西欧出现的价格革命对于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起着一种催化剂作用。
——吴木生《为什么说“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原因、思想原因、宗教原因三个方面分析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动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价格革命在欧洲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价格革命”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像艺术是文艺复兴的主调,宗教是宗教改革的灵魂一样,科学与哲学也就成为启蒙运动的神。从这个立足点来看,文艺复兴的确传承了欧洲心灵发展的主流,后来导出了启蒙运动;而宗教改革却溢出常轨,排斥理性,重新肯定中世纪的信仰。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选取材料中局部或整体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认为,属灵的宗教与属世的生存两者之间并不能混淆。例如:做好事和行善都是属世的事情,与属灵的救赎应当没有关系。此外,对人的救赎是上帝的事情,人并没有能力进行自救。还认为,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是上帝而不是教皇、主教和僧侣,后者不具有神性,更不具有凭着自我神化来为世人赎罪的权力。对人类进行救赎的不是教皇和教会,而只能是耶稣基督,从而把教会和宗教的事务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避免了教会通过教权干涉政治的弊病。
——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是一场更为深广、更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来代替封建等级专制。他们论证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和落后性,大力提倡建立“理性王国”。启蒙运动极大启迪了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在破除迷信、消除愚昧、弘扬理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启蒙运动还为未来社会设计了分权制衡、社会契约等制度和措施。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马丁·路德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启蒙运动的意义。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材料二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
12、在邦联建立以后近十年时间中,美国有七个州随意发行杂乱无章的纸币,有九个州甚至建立有自己的陆军。各州各自制定和征收自己的关税,互设关卡,像对待外国人一样对待别州的居民。各州为争夺西部土地的所有权和边界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这一局面( )A、反映分权制衡原则存在一定弊端 B、凸显了建立联邦制度的必要性 C、表明自由主义沦为政党斗争工具 D、说明独立战争的时机并不成熟
-
13、史学家评论道:“拿破仑致力于扫除旧秩序。贵族和教士失掉了他们的特权,拿破仑大军开到哪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宽容的原则就传播到哪里。大革命思想的传播成为许多欧洲国家自由传统发展的重要一环。”据此,对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A、催生西欧各国的民主政权 B、摧垮了西欧旧制度的基础 C、推动西欧宗教改革的开展 D、促进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
14、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是独立的城市共和国,政权由富裕市民掌握,丝织业、金融业冠绝欧洲。这为新文化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该“新文化”的精神内核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主权在民 D、自由平等
-
15、19世纪初,拿破仑政府颁布的法典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这部法律文献( )A、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承认了黑奴制度的存在 C、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
16、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这一变化说明物种交流( )A、改善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C、扩大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带来了世界文明的交融
-
17、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他们游到我们小船上用鹦鹉、棉线团、短矛和其他很多东西同我们交换,我们给他们玻璃念珠和小铃铛。总之,以物换物,两相情愿。”这反映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A、建立了欧洲对美洲的统治 B、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C、密切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D、扩大了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
18、阿拉伯帝国著名医学家铿迭著有22部医学著作,所谈及的药物中,约33%来自两河流域、23%来自希腊、18%来自波斯、13%来自印度、3%来自埃及,而源自阿拉伯的药物仅占5%。这表明,阿拉伯帝国的医学( )A、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B、忽视了民族药物学的创新发展 C、融合了东西方的医学成果 D、源于帝国境内繁荣的商业贸易
-
19、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兴起了两类不受教会控制的新型学校:一类是专门学习拉丁语的学校,另一类是学习阅读、写作、商业代数和簿记的学校。第二类学校不但常常人满为患,而且经常会冲击第一类学校的生源。这主要因为欧洲( )A、各国教权不同程度削弱 B、自治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 C、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世俗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
-
20、13世纪的西欧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声称, “当一个人为了公共福利经营贸易,以生活必需品供给国家时”“贸易就变成合法的了”。14世纪,罗马教宗甚至还封一名商人为圣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思想的盛行 B、宗教的腐化堕落 C、全球商路的开拓 D、城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