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时空观念在历史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史料实证提供背景依据,有助于更准确地解读历史文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从16世纪末期开始,大西洋沿岸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甘薯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成了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在面向亚洲的贸易中,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奴隶贸易是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这个商路网构成了以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为中心的欧洲的再销售系统。17—18世纪,荷兰和英国逐渐成为商业强国,伦敦和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的最大中心。与贸易有关的银行业、保险业、船舶制造业和港口建设业各行业活动增加了,收入和人口的增加创造了一个需求量不断上升的市场环境,在利润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对发明和技术革新感兴趣。
——引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从史料载体的角度,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比材料一中两幅地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在上图中描绘出全球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分析这些世界贸易路线对西欧社会经济上产生的影响。 -
2、拜占庭帝国连接欧洲与亚洲,阿拉伯帝国贯通东西方,两者均成为中古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引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文明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首都的地位。 -
3、1871年9月,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这( )A、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B、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C、揭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D、总结了三大工人运动的教训
-
4、发表于20世纪初的长篇诗歌《荒原》,以田园之镜反观城市社会。诗歌中,在伦敦金融区的通勤时间,“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但“人与人的眼睛都盯住自己的脚前”。这首诗歌( )A、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 B、反映了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 C、源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 D、体现了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
5、下表是主要国家奴隶制度废除时间表,据此可推知,奴隶制度( )
国家
废除奴隶贩运
废除奴役行为
英国
1805—1807
1833
美国
1807
1865
法国
1815—1818
1848
西班牙
1817
1873—1880
葡萄牙
1836
1869—1875
A、不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 B、与各国家政体不相适应 C、是非洲贫穷落后的根源 D、加剧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
6、18世纪末,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传唱着一首歌: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大家个头一般高,人间天堂乐无疆。这体现了,当时法国人民( )A、对民主共和制的向往 B、对拿破仑帝国的支持 C、对理性思想的传承 D、对平等的狂热追求
-
7、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下列材料所反映的史事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是( )A、“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他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B、“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C、“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 D、“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他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
8、1517年,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在对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后将埃及设为行省,设总督管理。自此,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持续了大约四个世纪。在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中,准确的是( )
①征服北非结束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②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伊斯兰帝国
③奥斯曼帝国的占领引发开辟新航路④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是伊斯坦布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公元1000—1300年间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史学家通常称之为中世纪盛期。可以作为此观点证据的史实是( )
①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 ②工商业城市纷纷出现
③《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④一些城市兴办了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0、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相符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和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塑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方面存在明显相似之处
此时的希腊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埃及雕塑
B
吴哥窟中很多浮雕的题材以《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
东南亚文化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
C
亚历山大帝国灭亡波斯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桥梁
D
古埃及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
当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A、A B、B C、C D、D -
11、有学者说,古希腊各城邦的广场政治,陪审团制度、议事会制度都是在明确、严格程序下展开的,各种殖民活动的进行也是在一定程序下开展的,各城邦内公民的日常生活也大都按照契约的方式进行。以下选项与古希腊城邦政治无关的是( )A、直接民主 B、法制传统 C、君主专制 D、寡头政治
-
12、公元前6世纪,在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法律典籍,它们包含了民法、刑法、诉讼法的某些内容,但它们不是国家颁布的法典,并且在结构和内容上通篇都在宣扬婆罗门教教义。这些法典的颁行( )A、利于维系种姓制度 B、推动了罗马法的诞生 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 D、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
-
13、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共产党宣言》。该纲领发表的时间是( )A、1844年 B、1848年 C、1867年 D、1948年
-
14、工业革命出现了下图中蒸汽为动力的工厂。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凭发明创造成为了富有的纱厂主;他建立了近代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被誉为“工厂制度的建立者”。这位“传奇人物”是( )
A、阿克莱特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贝尔 -
15、人们在探讨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在18世纪下半叶发生时,提出的推动工业革命诞生的诸多因素中合理的有( )
①拥有日益扩展的广阔市场 ②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
③唯利是图精神弥漫于社会 ④各国普遍形成了统一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描述“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里的这场革命指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D、1848年欧洲革命
-
17、有学者指出某个国家爆发革命后,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随后,又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后又发生某种“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与该学者描述相符合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
18、下图是1493年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国王接见哥伦布的场景画。美国学者莫里森对此事件评价说:“这是哥伦布一生幸运的最高点。”以下与哥伦布无关的是( )
A、他熟悉《马可·波罗行纪》 B、他受葡萄牙王室委派航行 C、他一直由大西洋向西航行 D、他的航行未取得预期回报 -
19、据《纲要下》教材“自从他们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该描述中的“他们”指的是( )A、罗马人 B、阿拉伯商人 C、奥斯曼人 D、拜占庭人
-
20、中古时期,东亚的日本和朝鲜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佛教也由中国传入日本和朝鲜。这反映了各区域文明( )A、各自独立发展 B、相互武力攻伐 C、发展极不平衡 D、进行密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