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前中期,民间舆论体现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各种孝悌行为和乡里人物的勇敢、正直、礼让等成为乡论广泛称颂的内容。而东汉晚期,不仅有了明确把持和垄断乡论的人物,而且乡论的内容开始涉及王朝政治,甚至矛头直指皇权。
面对乡论与国家秩序的失调,建立政权的统治阶层与大姓名士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要代表本阶层的利益,但又需要重建国家秩序,曹魏就必须与大姓所代表的乡里秩序相妥协,使“私法”合法化,又使统治集权化,九品中正制度便应运而生。
——摘编自卜宪群《乡论与秩序:先秦至汉魏乡里舆论与国家关系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晚期的乡绅——租地农场主阶级,控制乡村基层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安吉斯在沙克巴勒村庄打工,据由乡绅控制的陪审团起诉说,她参与各种争吵并涉嫌盗窃活动,于是被宣布为“该村不受欢迎的人”,旋即下达驱逐令。有时候,这些乡绅还会监督商品买卖的价格标准,让商业经营更为有序,并会出资接济贫民。这些乡绅和富裕农民是租地农场的发起人,并成为推动这种新经济生活的利益集体,从而为日后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乡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西欧乡绅“控制乡村基层事务”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阐明租地农场对当时欧洲的经济影响。 -
2、启蒙思想家认为,“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下列文件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英国1701年《王位继承法》 B、法国1789年《人权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3、史料有载:“1596年至1597年是16世纪中英国物价最为昂贵的时期。因此,英国许多地区的饥民酝酿组织暴动以夺取粮食。在威尔特郡,起义者分别集合成60至100人的队伍,夺取商人在路上运送的粮食,后来又袭击运粮去港湾的大车……市内到处唱着骚乱的歌谣,饥饿的骚动在各地不断发生。”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英国垄断了全球海上贸易 B、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 C、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D、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
-
4、有学者这样评价某个政权:“它起到了保护盾的作用,使保护盾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这一有利条件的全部意义,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变得更为清楚,土耳其人攻陷该城后,不到半个世纪便抵达欧洲的中心,包围了维也纳。”下列关于该政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②为文艺复兴运动提供大量文化养料
③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格局 ④对俄罗斯政治和法典产生深刻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图中所示帝国( )A、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 B、首次统一了西亚和尼罗河流域文明区 C、凭借强大的军队将地中海变成其内海 D、促成欧洲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路
-
6、在雅典,演说家扮演着领导人的角色。执政官伯里克利通过演说领导人民,“当他看到他们毫无理由地傲慢自大时,他会压下他们的傲气;当他们因为毫无缘由的恐惧而感到沮丧时,他会恢复他们的自信心”。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声称:“在危机的时刻,我证明自己是一个最优秀的演说家,所有的国家事物都是依据我的命令在进行。”上述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文化繁荣的体现 C、矛盾激化的反应 D、绝对平等的结果
-
7、中共某次会议的宗旨是“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并在会上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指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该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8、一位红军战士在家书中写道:“自我反攻,以(已)到达陕西枸邑县太峪镇驻房(防),衣食住行是很平安……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这份家书最有可能写于( )A、1921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7年
-
9、“(其)所揭示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原本是最具有启蒙的内涵,但‘开智’和‘新德’作为启蒙的钥匙,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仅停留在‘开官智’、‘开绅智’的阶段,既没有‘由省推之府’、‘由府推之县’,更没有‘由县推之各乡镇市’”。上述文字重在揭示A、洋务运动破产的必然性 B、维新变法所具有的局限性 C、辛亥革命缺乏的社会性 D、新文化运动存在的片面性
-
10、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下列“特殊印记”代表的历史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隶书、中朝、西域都护府、《神农本草经》
②
理学、柳词、三衙分权、四监司
③
雕版印刷、曲辕犁、禅宗、藩镇
④
刀形币、何尊、田氏代齐、铸刑书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
11、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下列考古发现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洞穴壁画中出现放牧情景 B、村落遗址里出土谷物残余 C、居住遗址中存在打制石器 D、高级墓葬保留蛋壳黑陶杯
-
12、某文件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该文件发表于( )A、“光荣革命”时期 B、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C、法国大革命时期 D、美国内战时期
-
13、15世纪,一位意大利学者在《人类尊严演讲》中提到:“他(人类)有权利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任何人”“你们(人类)都是天使,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的后裔”。这反映了该学者( )A、强调人的地位 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 D、相信社会进步
-
14、下图描绘了18世纪美洲秘鲁印第安人被迫在矿山作业的场面。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种植园制的盛行 B、奴隶贸易的兴盛 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掠夺的疯狂
-
15、公元前6世纪,罗马规定拥有1.1万阿司以上财产的本邦公民才能应召出征、履行军事义务;到了公元前1世纪,参军入伍的财产标准变为4000阿司,如遇危机时刻,甚至会降低至1500阿司。这一变化( )A、消除了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 B、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C、削弱了罗马军团的战斗能力 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形成
-
16、自1953年起,我国开展了三次增产节约运动,在大规模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采取实行经济核算和财务监督,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措施。这三次运动(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增强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加速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17、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中提出:“(北方)已经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人民的统治,并且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党在这里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这次会议(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提出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18、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江湖通达,然后田野丰登。田野丰登,然后仓廪盈溢。仓廪盈溢,然后府库充足,盗贼可息,词讼可简,教化可兴,礼乐可作,上下各安其分,神人各正其所。”据此可知,顾炎武强调( )A、弘扬道德,格物致知 B、富足百姓,化民成俗 C、经世致用,培养人才 D、体察民情,崇德尚贤
-
19、唐中后期,针对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韩愈此说意在( )A、反对三教合流 B、恢复先王法制 C、积累国家财富 D、维护儒家纲常
-
20、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的用意是(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 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