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铜漏

    利用滴水造成的水位变化计时。但是随着水位下降,流速变慢,计时有一定误差

    唐朝水运浑象复原模型

    利用水力推动的轮轴机械报时,初步解决了计时误差问题

       

    北宋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使用擒纵机械系统,计时更加精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推动了西方机械钟表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另一项科技发明,并说明宋代科技成就的影响。

    材料二   早期的钟表用手工制作,造价不菲,主要功能是装饰和显示主人的身份。19世纪早期,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城市,在工厂和煤矿做工,按小时领取工资,计时对雇主和工人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钟表生产从家庭作坊向规模化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某些工厂主致力于生产一种普通工人也能够消费的大众化钟表,并于19世纪中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20世纪初期,由于手表戴在手腕上可以直接看时间,其产量远远超过怀表和口袋表。

    ——摘编自刘军、舒畅《瑞士》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钟表使用的趋势。分析19世纪早期到20世纪初期钟表行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原子钟借助原子的天然振动精准计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我国原子钟发展的认识。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赛会结束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的接见。“乒乓外交”开创了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材料二: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开展多边体育交往,扩大国际体育交流,承办大型国际体育盛会,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圆满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2022年,胜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第13届冬残奥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的作用。请任意举出两例该时期重大外交成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1世纪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简析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
  • 3、【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 4、吐鲁番出土的一批质库帐历,记录了唐代长安普通居民的质典活动:他们为了借钱,抵押旧衣衫、铜镜等日常物品,并在赎回时支付本息。这批帐历可用来说明当时长安(       )
    A、对外联系频繁 B、商品经济活跃 C、汇兑业务发达 D、阶层分化严重
  • 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为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原因是它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主要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 6、“……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材料中提出实现“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是基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B、二战对人类文明浩劫的反思 C、西方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 D、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
  • 7、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王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利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
    A、实行了自由放任 B、加强了经济干预 C、强化了科技创新 D、大力发展了高新产业
  • 8、《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 9、1862年10月,马克思在《北美事件》一文中大胆预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预言的依据是林肯(     )
    A、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B、参与制定和完善了美国1787年宪法 C、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 10、1831年,达尔文随船进行环球航行,船长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论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以下关于达尔文这次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证明了地圆学说 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通成就 D、为提出进化论的观点积累了素材
  • 11、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在专利制度下,法律保障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英国的专利制度(     )
    A、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导致英国出现垄断组织 C、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12、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下图中正确反映出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权力关系的是(     )

    A、 B、 C、 D、
  • 13、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 14、“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B、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C、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博爱”,“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 D、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 15、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 1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仅用三年时间拿下大油田。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 17、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一面旗帜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实业救国”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和平建国方针
  • 18、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 19、“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20、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上一页 265 266 267 268 2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