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在黄宗羲看来,明代科举制下,人才上升途径完全统一于八股时文的评比,虽然看上去特别公平和严格,但实际上造成大量不学无术之徒通过强行记诵八股“优秀范文”走上他们并没有能力承担的岗位。据此可知,明代科举制( )A、考试程序规范 B、形式僵化,脱离实际 C、丧失选官价值 D、注重理论,流于空谈
-
2、下面是两宋货币种类表。据表推知,宋代多种货币并行( )
北宋
南宋
说明
金属类
铜钱、铁钱、夹锡钱
宋代金属货币与纸币兼行,在货币流通中,不同货币间的比价不断变动,既有官定比价,亦有市场比价
纸币类
交子、小钞
淮交、东南会子,湖北会子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为商品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C、不利于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 D、迫使政府开始调整经济政策 -
3、据学者研究发现,西汉武、昭、宣、元时期,以“尧”“舜”“禹”“汤”先贤名为名以及以“唐”“虞”“夏”“商”“周”古朝代名为名的慕古之名大量出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黄老思想的影响 B、分封制下引发复古思潮 C、思想文化的贫瘠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学说
-
4、《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祭祀)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这说明先秦时期( )A、自然崇拜现象普遍 B、宗教信仰趋于一致 C、王族地位被神圣化 D、人文主义色彩浓郁
-
5、经济与社会生活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技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能力。
(1)、根据示例,将时间轴空白处补充完整。
(2)、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根据示例,完成下表中空白处。居住方式
劳作方式
交通工具
阶级关系
经济特征
第一次
革命
定居、农
村聚落
农业家庭式、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作坊式劳作
木质舟船、轮车;依靠自然力和畜力
农民和地主、自由民和奴隶、农奴和庄园主
农业经济,自给自足
第二次
革命
①
②
③
④
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市场经济
(3)、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各国以特定的政治制度实现社会治理。以英法美国为例,概括说明进入近代后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建立方式。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
7、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C、科技水平决定了国家主权安全 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
-
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之一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算速度就提高10倍,存储量增加20倍。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相比,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这段材料集中说明了( )A、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D、科技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
-
9、2006年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共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这主要说明了中国( )A、成为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B、农业的现代化技术得到较大提高 C、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 D、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
10、《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但美国在签署条约时提出了各国自己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被大打折扣 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放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
11、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了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市镇。该法令的颁布( )A、君主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自治市议会不用再接受监督 C、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
12、美国打破了英国文官制度中品位分类的等级观念,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 )A、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理念 B、适应了行政工作专业化的趋势 C、杜绝了行政工作的懈怠和懒散 D、极大地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
-
13、奥托·迈耶认为:“大量的国家权力不应只集中在一个位置上,而是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分配给不同的主体来承担,以实现权力的制约和适度,行政权应属于国王。”据此可知,奥托·迈耶认为( )A、应实行权力分立与制衡 B、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C、立法与行政应各不关联 D、君主自觉遵守法治理念
-
14、1264年,英国议会诞生后运行相对稳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王位不断易手:都铎王室是威尔士人、斯图亚特王室是苏格兰人、汉诺威王室是德意志人,英格兰从未有过自己的世袭国王。这种局面在客观上有助于( )A、议会保留较高的权力 B、国王扮演仪式性角色 C、促进封建贵族的没落 D、推动宗教改革的发生
-
15、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两位执政官拥有同等权力,具有协议性质,彼此具有否决权。每逢危机发生时,两位执政官通过协商或抽签决定其中一人作为独裁官,全权处理危机事件。这体现出罗马政体特征有( )
①任期制 ②选举制 ③权力制衡 ④贵族共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6、有学者指出,公元前 5 世纪中期,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人掷出 骰子的某个点数的概率都要大。雅典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过听审经历。 这说明( )A、民主选举具有很大随意性 B、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 C、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显现 D、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
17、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些言论( )A、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说明国共两党分歧已经基本解决 C、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
18、1928—1930年期间,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通过谈判签订新的关税条约,废除了这些国家在关税方面的特权。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关税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近代关税主权逐渐收回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
19、民国初年,出现了人们竟相从政参政的热潮,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在一些城市中“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日男女平权,即日财产平等”。对以上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政局变动增强了民众参政意识 B、是对议会斗争道路的成功尝试 C、体现了改良与革命的方式之争 D、违背民主精神并导致军阀割据
-
20、表2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
表2
人物
言论
商鞅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