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地图是见证历史的载体。与下列地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2、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当时(  )
    A、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 B、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的终结
    C、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D、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 3、 辛亥革命后,湖南、陕西、江西、山西等14个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独立后的各省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排满革命事件,以示和清廷彻底决裂。这表明(  )
    A、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现 B、资产阶级掌控全国政权
    C、清朝专制统治土崩瓦解 D、改良道路被国人所抛弃
  • 4、 维新派倡导科学、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强调要克服国民奴性劣根,要求克服国民柔懦谨畏性格,重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据此可知,维新派认为(  )
    A、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国民性重建 B、改造中国必须废弃儒家思想
    C、民主革命要培育近代民族精神 D、西方的制度文化比中国先进
  • 5、 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将战乱的触角伸展到18个省,这为身系军务的大吏挣来了调职官供差委的权力。当内战过去之后,用惯了这种权力的疆吏便常常要与朝廷的法度相摩擦。材料可用来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导致国家权力重心的下移
    C、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D、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 6、 魏源认为,法律与医生的药方、射靶的弓箭、农民的锄头一样,是一定社会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工具。而制定法律并不难,难的是贯彻执行法律的人。魏源的这一认识(  )
    A、推动了中国传统外交的转型 B、体现出对官员选拔的重视
    C、摆脱了封建思想的长期束缚 D、拓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 7、下表为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

    时间

    人口数(口数)

    每口平均亩数

    顺治十二年(1655)

    14,033,900

    27.63

    康熙五十年(1711)

    24,621,324

    28.15

    雍正十二年(1734)

    27,355,462

    32.15

    乾隆十八年(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

    208,095,796

    3.56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地矛盾逐渐缓和 B、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C、农业产量停滞不前 D、生态资源日趋紧张
  • 8、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朋党之争 D、五代十国
  • 9、 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史书记载有“百官流亡者十八九”、“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从经济角度看,北人南渡(  )
    A、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B、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
    C、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D、造成南方劳动力过剩
  • 10、 最有可能符合如图漫画《一锅好汤》中左侧人物的思想和主张的是(  )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发明本心”
  • 1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后红山文化及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均可找到相似的器型。这说明(  )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特征 B、大汶口文化影响最为广泛
    C、不同文化区存在交流联系 D、陶寺文化的手工业水平高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2 北京内联升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853年

    内联升在北京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开张。

    19世纪70年代

    内联升凭借朝靴的生产享誉全城,像李鸿章等这样的高官都脚蹬鸟 黑光亮的黑贡缎鞋面内联升朝靴上朝。

    1901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夺,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亦未能幸免。 《辛丑条约》签订后,内联升的经营每况愈下。

    辛亥革命后

    内联升再难固守它高端的朝靴定位,目标开始关注普通大众,由此 产生了跨时代意义的产品——千层底布鞋。

    全面抗战时期

    北京沦陷后内联升业务也受到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

    在通货膨胀和苛捐杂税的影响下,生产状况日下,濒临破产。

    1956年

    内联升鞋店变成了国有企业,内联升千层底布鞋成了北京名牌产品, 并且走向全国各地。

    1977年

    恢复老字号名称。

    1988年

    内联升的销售业绩不断攀升,市场份额不断增大。

    2 0 0 1 年

    企业性质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成为了公司股东。

    2018年

    推出大内联升副线品牌,联名IP和腾讯游戏合作的款式,包括大鱼 海棠、王者荣耀等系列。

    ——摘编自姜铁军《内联升传奇》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内联升与中国社会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50%左右的成年男性已经具有读写能力,女性读写能力已经提高到25%左右。工人们习惯在每天上班之前先到咖啡馆饮茶或者喝上一杯咖啡,了解全国各地的新闻。进入18世纪,因为少了政府的管制与审查,图书出版和新闻报  刊业兴盛起来。伦敦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创立于1702年,1760年有4种日报、5-6 种三周刊,1790年有13种早报、1种晚报、7种三周报和双周报。18世纪末,伦敦报 纸达23种,地方报纸多达50家。据统计,1750年英国报纸发行量730万份,1760年 猛增到1260万份。各大报纸的作者和编辑对阅读人群进行了细分,如有不少报纸专门 面向女性受众或某一职业,如医生等。这在当时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开放的阅读与创作氛

    围,对于培育民主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曹瑞臣《18世纪英国公众阅读消费的兴起》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英国新闻报刊业兴盛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英国新闻报刊业兴盛的作用。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0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鼠疫,在另一个层面也是中日俄美之间的政治博弈。日本 势力渐强,不断侵夺东北地方的政治权力,清政府却依然要尊重日方的领事裁判权。而  力不从心的俄国自日俄战争失败后,在远东地区便成收缩防守之势,加上国内局势动荡,无力继续扩张,但仍然要保住在东北的“治外法权”。美国力求平衡日俄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这也是对华门户开放政策在东北的具体体现。

    ____摘编自[美]威廉·萨默斯《东北博弈:环境与地缘政治1910-1911》

    材料二

    面对东北地界因1910年鼠疫造成的6万人死亡,中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社会坐下· 来讨论鼠疫防治是当务之急,清政府加强公共卫生权力以遏制日本的蚕食更是迫在眉睫。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奉天召开,这是在中国召开的首次国际卫生会议。

    由于中美之间的医疗合作以及清政府努力掌握了技术优势,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支持。 会后,清政府组建了“北满防疫事务管理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管理机 构,同时创办了中国东北的第一所现代医科大学——奉天医科大学。会后,主导防疫工作的伍联德和他的团队采取有效措施三个月控制了鼠疫。

    ——摘编自程龙《防疫与博弈:清末鼠疫背后的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初面对中国东北鼠疫中日俄美四国的政治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东北鼠疫对中国的影响。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汉文帝霸陵共发掘23座动物殉 葬坑,发现动物种类共计11个属种,均为珍稀野生动物,既有现在仍生活在南方热带 或亚热带的动物如印度野牛、马来骥(目前簇在我国已经灭绝)和绿孔雀,也有“秦岭 四宝”中的三宝——金丝猴、大熊猫、羚牛。其中,虎、马来骥、牦牛、印度野牛在陕 西省属首次发现。从目前发掘资料来看,只有帝、后陵和太后陵有珍禽异兽出土。这次 发掘出土的动物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以及《汉书》《山海经》 等古文献中基本都能找到。史书记载,汉文帝特别爱好狩猎。这种把生活设施置于陵园 之内的埋葬制度,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是关中地区秦后期和西汉时期陵墓葬制的一大特点。

    ——摘编自胡松梅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皇家苑囿——霸陵与南陵出土珍禽异兽及其意义》

    材料二

    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Archaeology》杂志新出版的2024年第一期,评选出了“2023 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汉文帝的地下苑囿”(即陕西西安汉文帝霸陵发现的动物殉葬坑)入选,这也是中国唯一入选项目。

    ——摘编自《“汉文帝的地下苑囿”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华商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文帝的地下苑囿”考古成果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于“汉文帝的地下苑囿”入选的认识。
  • 16、20世纪的美国政治体制下,文官不仅直接服务于总统,而且服务于国会。国会有时甚 至采用直接授权一些高级文官在行使职权时可以不受总统控制的办法来牵制后者。这表明美国文官( )
    A、具有制衡总统的权力 B、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C、遏制了行政权的扩大 D、削弱了国会的权力
  • 17、非洲突尼斯迦太基国际电影节成立于1966年,此名称有凸显复兴古文明之意。首届电 影节将首个奖项颁给了《黑女孩》,影片讲述了一个黑人女孩成为法国白人家庭的女佣, 在经历了种种打击后最终自杀,隐喻了殖民结束后依然存在种族和人权问题。这反映出( )
    A、非洲本土文化的复兴 B、全球电影节的合作交流 C、当时种族问题的严重 D、非洲去殖民化道路艰难
  • 18、表1是1914-1917年俄国货币流通情况。(注: 一个纸卢布的购买力只相当于战前的四分之一。) 

    表1

    年份

    流通中的金属货币和 纸币总量(亿卢布)

    纸币流通量(亿 卢布)

    纸币在货币流通总量 中所占的比重(%)

    1914

    27.80

    22.89

    82.3

    1915

    50.10

    47.06

    93.7

    1916

    79.72

    79.72

    100.0

    1917(上半年)

    112.3

    112.3

    100.0

    这表明俄国( )

    A、统治危机日益加剧 B、十月革命一触即发 C、货币体系逐渐稳定 D、金本位制逐渐建立
  • 19、法国于1791年颁布《专利法》,将发明成果视为发明人的固有财产,无须获得国家的授权就可以获得保护。此项规定( )
    A、保护了工业产权 B、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削弱了封建势力 D、体现了天赋人权思想
  • 20、英国学者厄尔曼强调,中世纪的世俗政府仅仅停留在实践中,因为所有关于世俗和精神权力的神学构建都是教会完成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
    A、教会控制精神世界 B、教权与王权对立统一 C、世俗权力的神学化 D、教会阻碍了王权强化
上一页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