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下表为1875—1911年间晚清驻外公使知识结构——留学生身份数量变化表。据此可推知这种变化主要是基于( )
项目
留学生(数量)
1875-1894年
1
1894-1900年
2
1901-1911年
11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清末新政的推动 C、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D、先进中国人的救亡图存 -
2、请判断下面三幅历史地图的先后顺序( )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
3、下表反映出宋至清时期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趋势是( )
项目
宋
明
清
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
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儒学人士撰写乡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
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
A、引经注律 B、儒学的世俗化趋势 C、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 D、教化与法律逐渐合流 -
4、明史》记载张居正改革:“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这说明张居正的改革措施( )A、相权过大威胁专制皇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行政办事效率的提高 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程度作用
-
5、《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一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规定有利于秦(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C、实现国家统一 D、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
6、与商王朝“敬鬼神”的态度截然不同,周初统治者吸取商亡教训,主张“敬天保民”、“敬天法祖”。这一统治思想的变化说明了周初( )A、德治民本思想开始萌生 B、儒学思想产生 C、特别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王权脱离神权
-
7、西周时期姬姓诸侯国多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富庶或战略要地,不仅承担控制四方的任务,而且在空间上与非姬姓诸侯国形成分割之势。与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便利了对诸侯的直接管辖 C、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确立 D、扩大了王朝的统治范围
-
8、[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廨的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薪俸亦由领事团拨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序……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展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廨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街道两旁是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公寓式的建筑物前一般要加筑柱廊等。此外,每条街道都留有空间建造花园或广场,每所房屋都各自独立以利于防火;每一建筑的下层必须用耐火石材修建,上面各层则用砖石砌成的拱门支撑,三层以下不准使用木梁。每所房屋都有自己的廊院,铺设了向每家供水的水道,街上还增设了众多的喷泉等。但罗马城在帝国时期经过不断的增修、扩建和改建,城市的空地越来越少。至帝国后期,罗马城内已是高楼林立、人满为患,几无可用来规划的余地了。
﹣﹣唐亦功《古罗马城建筑的分布规律及布局形式》
依据材料归纳罗马城市建设的特点。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是新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
时间
事件
1950年2月
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4年6月
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64年
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976年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1989年
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
2001年12月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
2016年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参考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11、材料:明代白银货币化是在民间与官府、白银与纸币和铜币的博弈中造就的。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且投放多回笼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导致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政府被迫接纳和认可了这一趋势。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取消白银禁令,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此后中国进入了银本位时代。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最终在制度上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明中叶正处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正竭力向世界开拓海外市场,明政府为获得白银开放海外贸易,凭借着对外贸易的出超优势,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
——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银货币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
12、刘宗绪在《历史学科专题讲座》中指出: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欧洲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无足轻重 B、对新科技的忽略加剧了欧洲的衰落 C、世界大战是造成欧洲衰落的重要原因 D、欧洲衰落促使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
-
13、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元已经不再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 B、人民币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C、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得到进一步承认
-
14、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了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由材料可知,农作物的交流( )
①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②增强了人类抗饥荒能力
③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
④提高了全球的粮食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5、如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土地 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
16、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三个时代,其中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那么这一时期隶属于哪一时代( )A、古王国时代 B、中王国时代 C、新王国时代 D、以上都不是
-
17、表为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
年份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物价指数
1.9%
7%
1
8.8%
该现象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促使政府进行物价改革 B、导致经济秩序出现混乱 C、避免全国性的抢购风潮 D、推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18、甲午战争后,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提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变法”“变科举”“储才”“奖励工商”“护商”“劝工”等主张,洋务运动在军事、工商业、教育、政治等方面都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可以证明( )A、洋务新政保障了国家安全 B、洋务派率先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C、中体西用出现了根本变化 D、洋务运动客观上助推了维新变法
-
19、东汉学者徐干认为:“民数周,为国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万民众寡之数,乃分九职焉……庶功既兴,故国家殷富。”以下措施不利于“周知其万民众寡之数”的是( )A、编户齐民 B、大索貌阅 C、诸色户计 D、摊丁入亩
-
20、《魏书》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材料反映了北魏时期( )A、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 B、延续了汉代士族制度 C、社会统治基础的扩大 D、民族矛盾的不断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