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遂溪一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五次月考试卷(必修三册 选修一)
-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 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 20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
1、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2、观察如图,推断图中所示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应是( )
A、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改革 B、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3、美国《时代周刊》,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如表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人的相关信息。下述内容( )
时间
封面人物
主题词
介绍
1924年
吴佩孚
吴将军:中国的强者
军事天才,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刻苦学习英文,说话柔和,手段强硬
1927年
蒋介石
蒋介石将军:在孙
(sun)陨落之后升起征服者
1949年
毛泽东
民主统一
毛泽东把中国划入共产国际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种无法估计的灾难
1971年
周恩来
周恩来
中国人来了
A、从侧面折射出了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向
B、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世界能够客观认识中国
C、说明近代中国在世界上拥有较高的国际地位
D、体现了美国当时对中国抱有警惕敌视的态度 -
4、 1883年5月,关于在中国修建铁路的问题,《申报》相关报道称:“又言醇亲王所创造之铁路,现因张幼樵宫庶奏称地近陵庭,有关风水,故刻已停工,须俟命下再行定见也。”据此可知( )A、铁路的修建破坏了清室皇陵 B、清廷修建铁路道到官民反对
C、清政府对修建铁路意见一致 D、中国的交通近代化进程取难 -
5、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这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疾病的传播 B、美洲人与大洋洲人身体素质最弱
C、新航路开辟缺乏有利条件 D、所有欧洲人都已经接种相关疫苗 -
6、如表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如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唐朝
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
北宋
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
7、中国民间每逢春节都要贴年画、道“吉祥”,寄托人们对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这种习俗源于我国古代的( )A、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
8、 “一个好兄弟不如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C、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因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
10、 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南昌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
C、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D、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
11、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
12、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话表明雅典( )A、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B、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
C、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D、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
13、20世纪初,当中国学老开始正式运用近代民族观念论述中国历史时,他们曾这样表述:“前所论列之(华族以外的)八族,皆组成中国民族之最重要分子也……或本为土著,或自供他迁徙而来……自有史以来即居于中国者也”。在当时的学者看来,早期时“中国民族”( )A、发展格局多元一体 B、以华夏族群为主干 C、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D、通过战争实现交融
-
14、 如图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
A、地方制度的沿革 B、宰相制度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 D、中枢机构的演变 -
15、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瑶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B、长期动乱,经济衰落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天下一统,国泰民安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年代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
根据图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时期或几个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也可以补充其他时期),并对其进行说明。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材料二:英国西北部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了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市镇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城市发展过程中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先哲曾质疑:人们在天性上热衷于实现自己的欲望,而不是率先考量公众的利益。绝大多数人不具有美德,他们追求的是有用性而不是善。
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等学说,高扬了人权的旗帜;新教伦理主张众生平等的“平权主义”,认同个人自由与判断权利;而市场经济、工业文明又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于是现代民主应运而生。
西式民主在对抗和取代独裁专制上,具有历史进步性;在实现形式上,却存在极大的历史局限;在路径选择上,更是存在极大的历史空间。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宣布,本国的民主是普惠民众的唯一选项,更无权干涉他国探索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摘编自徐青民《西式民主的局限性》
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环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总结之遗产。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如普及了民主观念,实践了民主操作,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
——摘编自汪朝光《辛亥革命开启共和时代:民主政治实验需实力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式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结局并不成功”的原因。 -
19、如图为1981~2017年世界货物贸易和全球GDP增长率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经济开始趋向制度化和体系化 B、国际关系直接决定贸易发展水平
C、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D、经济全球化趋势呈现出逆转倾向 -
20、长期以来,苏联领导人认为奥运会“使工人阶级脱离了阶级斗争”,因而对此并不热衷。1952年,苏联在第十五届夏季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榜第二名的成绩,此后苏联政府便高度重视自身与美国在竞技体育领域的竞争,大力支持苏联申办奥运会的工作。这一变化( )A、可说明美苏冷战波及体育领域 B、有助于丰富苏联工人业余生活
C、表明奥运会深受意识形态影响 D、得益于美国“和平演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