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邦联条例〉)规定,“每当召开国会,决定合众国的问题时,每一州将拥有一票”,“决定战争与和平、派遣和接受大使、缔结盟约、铸造钱币等重要权力都必须经九个州以上的同意才能行使”,“邦联协议的每一款,将被每一州不加违反地遵守”。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
    A、地方各州利益取向趋同 B、议席分配逐步走向合理 C、州权意识影响政体运转 D、联邦协议具有至高权威
  • 2、下图是1800年发表于美国的漫画《我国现状》。画面中,左边的人物代表联邦党,他说道:“这个柱子不应该立着,我决定发起一场必需的、代表正义的战争”。右边的人物代表民主共和党,他说道:“这根柱子必须倒下,我是和平主义者”。中间柱子上写着“共和主义”,支柱上方横柱上写着“联合则生,分裂则亡”。华盛顿则提出忠告:“一旦移动其中一根,你们就毁掉了所有。”这一作品意在说明美国(   )

    A、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名不副实 B、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激烈的冲突 C、民主进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 D、政党分歧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升级
  • 3、181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了美国国家中央银行即第二合众国银行。1818年,在马里兰州根据州议会决议起诉第二合众国银行过程中,马里兰州法院支持州议会。但1819年,最高法院的决议认为,马里兰州立法机关通过的向合众国银行征税的法律是违宪的和无效的。据此可知,美国(   )
    A、注重维护联邦政府的权威 B、民主共和制度已遭到破坏 C、国会的政治权力至高无上 D、联邦法院拥有最终立法权
  • 4、根据美国联邦宪法,总统不享有立法权,但事实上,他是主要立法者。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总统开始具有首相的双重属性,他既是立法机关的领袖,又是不向立法机关负责的独立的行政首脑。这说明当时美国(   )
    A、权力制衡遭到破坏 B、开始学习英国宪政经验 C、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D、国会丧失了部分立法权
  • 5、181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的判词中指出,联邦政府是根据宪法成立的,其权力来自于人民,而非各州的授予。同时期,美国联邦法院通过判决确认了宪法和联邦法律作为全国最高法律的地位。据此可知,这有利于(   )
    A、美国联邦制的发展 B、推广自由主义思想 C、落实三权分立原则 D、消除南北经济差异
  • 6、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   )
    A、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B、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C、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D、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
  • 7、有专家指出:“由于宪法中‘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而各州的权力是保留的’这些规定,美国人将权力一分为二,刺激了每个实体的活力,从而解决了许多难缠的问题。”对这种“一分为二”可以理解为(    )
    A、三权分立达到平衡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两党制下轮流坐庄 D、参议院和众议院的相互制约
  •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该条文体现了(   )

    ①联邦至上  ②分权制衡  ③人民主权  ④种族歧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9、19世纪上半叶,美国哈德逊河画派代表科尔将荒野描绘成新大陆的名片,在其作品中未经人类加工和改造的荒野与欧洲地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洲荒野被塑造为能够彰显国家特殊性和优越性的地理空间形象。这(   )
    A、有利于塑造国家认同意识 B、反映联邦制下对州权力的渴求 C、鼓励了美国殖民扩张活动 D、有利于美利坚民族意识的觉醒
  • 10、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这一评价反映出(    )
    A、巴黎公社成立具有偶然性 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C、巴黎公社不是工人阶级政权 D、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 11、马克思指出:“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一一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占了30多位。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执政尝试 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 D、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 12、1881年2月,马克思在信中写道:“如果在一个国家还没有发展到能让社会主义政府首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广大资产者威吓住,从而赢得首要的条件,那么社会主义政府就不能在那个国家取得政权。”这表明巴黎公社失败主要是由于(   )
    A、资本主义制度仍处于上升阶段 B、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未能和农民联合起来 D、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13、如图是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建立 D、十月革命胜利
  • 14、马克思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这里的“原则”主要是指(   )
    A、建立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B、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C、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 D、公职人员由公社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 15、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的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表明,巴黎公社的实践(   )
    A、实现了工人阶级的解放 B、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 C、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 16、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规定:非英国人一旦继承英国王位,除经议会同意外,不得为了保卫不属于英国国王的任何领地或土地而使英国人参加防卫战争;非英国人不得担任重要的民政和军事职务。这些规定说明英国(   )
    A、国王的行政权逐步向议会转移 B、旨在避免英国内政受到他国干涉 C、议会借助法律完善民主共和制 D、通过立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 17、如表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这些法案(   )

    法案名称

    通过时间

    部分内容

    《兵变法案》

    1689年

    赋予议会以维护军纪的权力

    《三年法案》

    1694年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会的最长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王位继承法》

    1701年

    取消斯图亚特家族后裔(因为信仰天主教)的继位权

    A、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削弱了国王的行政权力 C、巩固了光荣革命的成果 D、开创了议会政治的先河
  • 18、下表为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案,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颁布时间

    法案

    主要内容

    1689年

    《权利法案》

    明确“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的权力转移到议会

    1690年

    《财政法案》

    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

    1694年

    《三年法案》

    限制国王召集、解散议会的随意性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规定王位继承人须加入英国国教,国王无权干涉立法和司法

    A、国王的一切权力都被剥夺 B、代议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C、是最早实行代议制的国家 D、政治制度受工业革命影响
  • 19、1694年,英国相继卷入欧洲大陆的多场战争。威廉三世长期奔走于欧洲大陆,他曾要求“在其出国时不要召开内阁会议”。但在他离开英国期间,日常国务不可能一直长期积压,于是,内阁对日常国务作出决断就逐渐变得习以为常。这说明(    )
    A、内阁独立性不断增强 B、欧洲大国间冲突加剧 C、内阁与国王矛盾激化 D、责任内阁制日趋完善
  • 20、"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这种规定限制国王的(   )
    A、立法权 B、军事权 C、行政权 D、征税权
上一页 996 997 998 999 10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