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莱布尼茨于1672~1676 年前后发明二进制。1701年传教士白晋将中国的易经图送给了莱布尼茨,莱布尼茨阅后发现中国古老的易经图可以解释二进制数表(见右图)。由此可见( )

    A、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B、中国古代科学成果在西方广泛传播 C、《易经》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 D、文化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产生新启发
  • 2、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

    (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 3、导致右图中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民主和科学的提倡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 4、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八刑”指的是“不孝之刑”“不睦之刑”“不姻之刑”“不弟之刑”“不任之刑”“不恤之刑”“造言之刑”“乱民之刑”。这说明西周时期(   )
    A、重视维护伦理秩序 B、外儒内法理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原则 D、礼乐制的教化功能突出
  • 5、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乐》毁于秦火,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五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推崇儒学,设五经博士 B、《诗》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 C、五经等儒学经典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
  • 6、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满天星斗分布 B、呈现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 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近代企业制度生成的过程中,公司制度的缘起较之于工厂制度要早。大致上从16 世纪起,西方社会就开始出现最早的特许制公司组织,其主要的经营领域是对外贸易,其中如1555年获得特许状的俄国公司,1600年获得王室特许状的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等。1720年《泡沫法案》对公司的设立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制。英国海外贸易法人的建立一般被认为是世界近代公司制度的起源。18世纪 60年代,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工厂制度与公司制度在制造业领域普遍化的内在结合是在19 世纪 70年代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使用的扩大,固定资产规模大大扩大了,股份公司制度就被引入工业制造业。

    ——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

    材料二

    与西方工厂制度脱胎于旧有的工场手工业,并且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不同,西方的近代工厂制度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的近代工业最早产生于国家特许、甚至是国家经营的军用重工业,资金耗用以及生产规模的巨大,使得近代中国最早的工厂制度一开始就走上了与公司制度相结合的演进道路。只不过当时的中国,由于尚无明确的经济立法,无论是工厂制度还是公司制度,都缺乏相应的适用法律调整,使得当时的近代工厂企业显现出明显的早期制度特征。

    ——摘编自张忠民《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生成来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企业制度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影响。
  • 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同学为研究武则天收集了如下材料

     

    内容

    出处

    史料一

    夫能渡一切苦厄者, 其惟世尊乎! 惟佛之国, 黄

    金界道。

    唐《御史台精舍碑》

    (701年)

    史料二

    则天以方庆家多书迹,尝访求右军遗迹……王方

    庆乃献王羲之以来二十八人书迹……则天乃令

    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 以叙其事, 复赐方

    庆, 当时甚以为荣。

    《旧唐书》卷《王方

    庆传》

    史料三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 欲收人心, 尤务拔擢, 弘委

    任之意, 开汲引之门, 进用不疑, 求访无倦, 非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

    举荐属吏状》(792

     

    但人得荐士, 亦许自举其才。

    年)

    (注:《御史台精舍碑》是崔浞在武则天朝任殿中侍御史时所撰写的,旨在借助佛教的感化力,使有罪官员忏悔。)

    材料二

    明代后期,景德镇民窑业快速发展,外来劳工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随着发展膨胀。嘉靖年间,景德镇人口已是“主客无虑十万余人”,他们以“窑业佣工为生”。到清代,景德镇“烟火逾十万,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三”,景德镇社会结构逐渐变得复杂,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

    表 3 明清景德镇瓷业冲突表

    时间

    事件纪要

    资料来源

    嘉靖十九年

    1540 年

    因水灾后饥荒,浮梁县窑户遣逐乐平县雇工,

    乐平县工人遂行劫夺, 终致浮、乐二县民众

    聚众互相仇杀。

    《明世宗实录》

    乾隆元年

    1736年

    坯户吴以恒、胡万正欲增银色, 与窑户万美

    生争闹停工。

    《康雍乾时期

    城乡人民反抗

    斗争资料》

    乾隆、嘉庆间

    约 1796年

    御厂脱胎画坯工人王子贞领导的“毛银改纹

    银运动”。毛银是散银, 成色不好。坯厂发工

    资, 原以纹银发给, 后改成毛银, 使用时较

    纹银要贬价。所以工人们要求改纹银, 举行

    罢工, 遭官府镇压。

    《景德镇陶瓷

    史稿》

    嘉庆、道光间

    约 1821年

    以蒋知四为首,争取每名工人每月十二两肉,

    举行罢工, 称“知四肉”运动。

    《景德镇陶瓷

    史稿》

    ——据刘朝晖《明清以来景德镇瓷业与社会》整理

    材料三

    某国际组织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每个国家都有一票表决权。大会的决议,除特别规定者外,均需全体一致通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史料,阐述其对研究武则天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景德镇瓷业冲突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起的?
    (3)、材料三中的“某国际组织”具体指的是什么? 它奉行的宗旨是什么?
  • 9、21世纪以来,世界出现了大量新兴治理组织和机制,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其新开发银行、亚投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其特征是没有霸权型的国家主导。这反映出 ( )
    A、霸权主义退出世界政治舞台 B、国际秩序变革进一步发展 C、新兴国家开始主导国际事务 D、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建立
  • 10、由图 2 中的信息, 可以推知 ( )

    A、革命是影响俄国经济下降的主要因素 B、苏联国民经济实现了均衡且快速增长 C、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济出现畸形态势 D、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影响了工业发展
  • 11、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 )
    A、导致商业革命发生 B、是王权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经济自由竞争 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 12、到15 世纪末,欧洲民族君主国的趋势已很明显,西班牙的费迪南和伊莎贝拉(1479一1516年在位)、英国的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法国的弗朗西斯一世(1515一1547年在位) 等君主主政下的政治结构都已非常强大。这一现象对当时的欧洲来说 ( )
    A、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B、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巩固了天主教会统治 D、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 13、在罗马帝国征服殖民地的过程中,大量行省城市兴起。到2世纪时,几乎每一个行省城市都有类似罗马的比较正规的市政组织、公认的法律、剧场、竞技场、圆形剧场、公共图书馆、辩论和演讲使用的讲堂等。这一现象 ( )
    A、有利于罗马公民法产生 B、适应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C、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D、体现了罗马文化的不断扩展
  • 1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利用冬季空闲时间在农村开办冬学教育,表 2是冬学教育的部分主题统计。据表可知,冬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

    表 2

    时间

    冬学教育主题内容

    1949年

    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解释人民政协的

    共同纲领。

    1952 年

    宣传三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开

    展“爱国增产生产合作及社会主义的前途教育。”

    1953 年

    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教育。

    1955 年

    宣传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以及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促进人民群众的自我觉醒 B、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 C、增强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 D、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
  • 15、1927 至 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共成立60多家金融机构,如福建省蛟洋农民银行、江西省东古平民银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等。这些机构的设置( )
    A、得益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B、促进革命根据地建设 C、统一了根据地货币形态 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 16、一战刚爆发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之战、公理与强权之战、君主专制势力与民主势力大决战。到 20年代初,他们则认为这是资本家政府间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无产阶级巨大力量的展现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冲击
  • 17、表 1 所示为晚清时期(1840—1894年) 棉花产量与消费量估计(单位: 万担)。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

    表 1

    项目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棉花实际需求量

    857.98

    881.86

    979.00

    净进口棉花

    50.00

    50.02

    -71.20

    净进口棉纱(按消耗棉花数量折算)

    2.60

    3.69

    120.79

    净进口棉布 (按消耗棉花数量折算)

    2.90

    16.17

    97.66

    国产棉花供应量 (产量)

    802.48

    811.98

    831.75

    A、1840—1860年, 公行统揽对外贸易 B、1840—1860年, 经济作物推广受阻 C、1860—1894年, 列强减轻了商品输出 D、1860—1894年, 民族纺织业有所发展
  • 18、明清时期,佛山制陶行会明确规定:凡入行者,需履行严格手续,按照行规缴纳一定的入行费; 各自生产本行产品,不能混淆越界; 各行有其各自产品的成型手段和煅烧规律,且每个行会有详尽的计件或定额工资条款。据此可知,佛山 ( )
    A、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陶瓷经营规范化发展 D、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 19、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 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专使一行对黄河源头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调查,包括地貌、气候、动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详尽记录,记载在国史中。这表明元代 ( )
    A、专制皇权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治理 B、空前辽阔的疆域更新了地理认知 C、延续了前代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统治者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 20、图1中的宋代蹴鞠纹青铜镜描绘了男女四人共同蹴鞠游戏的场景。浮雕靠左侧部分,有一个高髻女子正在踢球,靠右侧部分,有一个头戴幞头的男子全神贯注地盯着球,仿佛正在防守,此外还有两人在旁观看。该作品体现了 ( )

    A、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情 B、追求意境的美术风格 C、尚武好勇的时代风貌 D、追求解放的思想观念
上一页 981 982 983 984 9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