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专制集权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
-
2、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经营工商业的做法,而是将一些诸如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官署部门直接参与“分民之利”的工商业活动。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主流 C、商业的经营环境相对比较宽松 D、遏制了政府部门的经济腐败
-
3、元代行省以下的路、府、州各级政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尹、知府外,还设达鲁花赤一名。达鲁花赤是蒙语,意为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代表中央驻扎地方。达鲁花赤的设立( )A、标志元朝选官体系完备 B、缓和了民族矛盾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D、削弱了贵族势力
-
4、陵阳公样是唐朝服饰纹样的精粹,它是在波斯联珠纹外层加入卷云纹等本土图案,并吸收西亚元素而形成的,体现了大唐昂扬富丽的时代气象。这反映了唐朝A、灿烂辉煌的盛世景象 B、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C、奢靡享乐的社会风俗 D、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
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农业生产技术成熟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6、《新唐书》记载了唐代某赋税制度:“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该税制( )A、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C、放松对农民人身控制 D、增加了税收的名目
-
7、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A、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科举考试极不重视才能 C、科举注重经世策论之才 D、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
-
8、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如下图。其存在历史价值是( )
A、证实了唐朝对西藏有效管辖 B、见证了汉藏民族的团结友好 C、标志着中外交流的良好开端 D、证明了天山南北是中国领土 -
9、下表为史籍中关于唐代扬州社会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些材料集中反映了当时扬州( )
内容
出处
江南药少淮南有……扬州喧喧卖药市
《买药歌送杨山人》
(扬州)侨寄衣冠及工商等多侵街造宅,行旅拥弊
《旧唐书》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纵游淮南》
富商巨贾,动逾百数
《广陵妖乱志》
A、萌生新的生产关系 B、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C、商业经济较为繁荣 D、商品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
10、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
-
11、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人王肃初到北魏,“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以后,王肃与高祖(北魏孝文帝)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这反映了当时( )A、少数民族已完成汉化 B、民族交融得到了发展 C、南北文化走向了统一 D、国家统一的趋势增强
-
12、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一直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该朝代是( )A、西汉 B、东晋 C、隋朝 D、北朝
-
13、西晋颁布平民的占田、课田令,规定占田限额男子一人可占田70亩,女子30亩;而需要收取租税的土地为男子50亩、女子20亩,这一举措A、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了田庄经济的发展 D、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
14、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A、推动了商业发展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限制了商业发展 D、加强了中央集权
-
15、汉武帝时,除京师附近的七郡外,正式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部以《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来命名,如冀州、青州、扬州等。这反映出(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异变 B、社会治理重视继承创新 C、君主专制加强倾向明显 D、州部郡国力量有所削弱
-
16、汉文帝曾说:“道民之路,在于务本联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朝统治者降低田租征收率是为了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C、减少国家流民的产生 D、践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
17、秦代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属员。据文献记载:“御史中丞督司隶,司隶督司直,司直督二千石以下至黑绶(司隶、司直均为丞相的属官)。”据此可推知,秦代A、皇帝集权受到威胁 B、御史大夫制约相权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 D、官僚机构等级森严
-
18、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B、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普及 C、军事实力强大做保障 D、秦国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
19、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即卜问谷物收成如何,是否能获得丰收,还有很多是卜问是否“有雨”。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B、农业生产受到重视 C、君权神授思想盛行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20、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模式表现为“融汇”和“辐射”的双重格局。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周边众多邦国的包围之中,如同在花瓣的中心,能够博采周围各个区域的文化成就而加以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为( )A、多元一体 B、多元并存 C、众星拱月 D、民族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