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唐初,尚书省“事无不总”,其事权与地位相当重要,(尚书省)都堂、六部、二十四司机构分工合理,编制完备,齐整划一、上下级的统属关系相当明确,三个层级间的管理幅度也较适中,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一结构( )A、加强了相权,削弱了皇权 B、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C、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D、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质变
-
2、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假如你是某博物馆的讲解员,当你为前来参观秦朝展厅的同学讲解如图展品时,你会从哪个角度来阐述( )A、促进了人们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B、体现皇帝对军权的控制,可用于研究秦朝的军事管理制度 C、反映了秦朝的丞相制度,可用于研究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D、体现了秦朝时的冶铸业水平,表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
3、秦朝时,首创了文书的抬头制度,即规定了在书写文书时,如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高出数格书写。此举反映出秦朝( )A、以法入礼的思想 B、中央集权的原则 C、文臣治国的理念 D、皇权至上的特征
-
4、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推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
材料
时间
法律
内容节选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等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阐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民主政权是如何逐步建设起来的。
-
5、古今关税与经济发展(1)、材料一 钞关是明朝内地征税的关卡。1429年,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在这些地点设立税关,因以钞纳税而得名。1493年规定关税折收银两,但钞关之名未变。
钞关征课的对象主要是载运商货之船户。 钞关最初主要设于江北运河一线,后来逐渐扩展到江南运河和长江中游。1480年,钞关每年收税银十二万两,此后大体维持在每年二十三万两左右。明神宗朱翊钧大肆搜刮,1597年税银升至三十三万多两。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
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钞关的两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两项特点 形成的原因。(2)、材料二 1843年,中英双方订立第一个协定海关税则,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59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洋人开始掌控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晚清至民国时期,海关的业务除经办监管、征税、查禁走私、统计业务外,还办理邮政、海港检疫、同文馆、代购军舰、代办商标注册、代办国际博览会等事务。
1950年,刘少奇在北京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干部大会上指出:“我们已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海关管理的内容集中于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等工作。1979年,海关的工作方针是“依法监管征税,方便合法进出;制止走私违法,保卫促进四化”。2018年,“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开放口岸51个,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开放口岸314个。1990年,关税收入为35亿元,到2022年关税收入达22855亿元。
——摘自《中国海关博物馆》
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现代海关的主要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
6、技术进步与经济生活
材料一 一组反映社会状况的绘画作品
图1 19世纪英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伯明翰
图2 1825年,英国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铁路通车,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图3 电话交换机前的女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 电话,当时电话要通过总机转接)
材料二 16-20世纪部分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单位:%)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西欧
2.10
1.19
4.81
2.11
日本
2.44
2.21
9.29
2.97
亚洲(不含日本)
0.94
0.90
5.18
5.46
拉丁美洲
3.48
3.43
5.33
3.02
东欧和前苏联
2.37
1.84
4.84
-0.56
非洲
1.40
2.69
4.45
2.74
材料三 1900-2015年中国、美国及世界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10亿 1990年国际元)
1900年
1950年
2001年
2015年
中国
218
240
4570
11463
美国
312
1456
7966
11426
世界
1973
5326
37148
57947
——摘编自《世界经济千年史》
(1)、观察材料一,从中选择两幅图 , 简述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史实,阐释科学技术和国际组织是如何促进该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 -
7、古罗马到近代民族国家
材料一
成书时间
古籍名称
内容摘录
东晋
《后汉纪》
“各有官曹(官曹指官吏办事机关),……皆会乃议事”
东晋
《抱朴子》
“以道使人,人以义观,不用刑辟刀刃戮罚,人民温睦”
“士庶推让”“不畜奴婢”“天下珍宝所出”
五代
《旧唐书》
“有贵臣十二人共治国政,……其王无常人,简贤者而立之”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是“政治统一、独立自主”。《欧洲的分与合》一书指出,事实上,王权国家的“民族化”在欧洲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这个同质的演变进程在欧洲各国不仅不是同步发生,而且在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1)、指出材料一对古罗马的认识符合史实和不符合史实的各一处 , 并加以解释。(2)、依据材料二,围绕“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
8、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
材料一
图1 图2
——参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资料绘制
材料二 20世纪初,英、日、美等国表示,如果中国能改良法律,就放弃其在华领事裁判权。1902年,清政府任命沈家本(1840-1913)为修律大臣。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开馆。沈家本提出“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界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者”。北洋政府频繁进行制宪活动,并大量援用清末法律。
时间
沈家本参与的重大修律事件(部分)
1906年
主持修订《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刑事民事诉讼法》
1906年
《破产律》等获准颁行
1907年
拟定《看守所规则》,提出改建新式监狱
1905-1909年
翻译《德意志刑法》《法典论》《西班牙国籍法》等几十部法律文献
1912年
撰写的《汉律摭遗》定稿,此书全面记载和分析汉律,并且对比唐律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1和图2行政区划示意图分别对应的朝代,选择其中一幅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反映的政治制度(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沈家本为近代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的贡献。 -
9、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将社区中的医院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这体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发达国家的财政负担 B、基层医疗单位为治疗疑难杂症发挥重要作用 C、把原先政府承担的部分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 D、地方政府为社区直接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
10、1946年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指出:“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个人间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各国间对于促进卫生与控制疾病,进展程度参差,实为共同之危祸。”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提醒各国应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 B、呼吁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类健康 C、提倡讲卫生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D、强调卫生与疾病控制需人类携手共同解决
-
11、观察下图信息,判断其所对应的时代特征是( )A、新航路开辟前,通过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贸易 B、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人主导“大帆船贸易” C、20世纪初,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21世纪,利用互联网和现代运输工具进行跨境贸易
-
12、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大约在11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城市复苏,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市镇和乡村先后取得自治权,以不同的形式实现基层治理。可见,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A、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道路 B、始终以贵族势力为主导 C、以基层自治为其主要特点 D、与民族国家的产生同步
-
13、英国人伯克·特伦德193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某校学生依据《内阁办公厅:现代政府的诞生》一书编写了一段对话,如右栏所示。 对话反映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A、考试择优录用 B、保持政治中立 C、晋升机制完善 D、官僚习气深厚
-
14、“国际法之父”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 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并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经典理论。与其成果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
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②欧洲爆发争夺领土和霸权的战争
③17世纪的荷兰是海上强国 ④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农民或农奴依照月份和季节进行劳动,任务主要包括播种、收获、修剪果枝、剪羊毛、脱粒、榨葡萄汁、照顾牲畜等。这体现出的劳作方式是( )A、原始社会的集体耕作 B、农业庄园式劳作 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 D、农业家庭式劳作
-
16、毡房是草原民族的民居,俗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以木条为骨架,外面覆盖毛毡以抵御寒冷,它是一种方便拆合的住宅。这反映出草原民居的特点是 ( )A、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 B、体现等级制度的观念 C、因地制宜形成多种样式 D、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
17、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作物
黄瓜
菠菜
西瓜
胡萝卜
玉米、甘薯
花生
欧洲苹果
原产地
印度
尼泊尔
非洲
北欧
美洲
巴西
欧洲
传入时间
西汉
西汉
五代
元朝
明朝
明朝晚期
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 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
18、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与授时服务。这表明 ( )A、中国为人类高品质生活提供技术支持 B、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尖端科技是衡量国家实力的唯一标志 D、计算机已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
19、“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 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 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
20、下方为某同学为“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活动课发言所做的示意图。其中,①-④应填写的内容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 全球治理体系 对外开放 C、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对外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 D、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 全球治理体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