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随着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以作坊式手工业为主的分散的小商品生产,社会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城市才逐渐成为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聚落形式。材料最能说明( )
    A、城市化带动了工业化进程 B、城市领导乡村的新时期到来 C、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城市布局受到工业化的影响
  • 2、明清时期的徽州“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 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朱熹)家礼,彬彬合度”。据此可知,这类村落的特点是( )
    A、行政管理严密 B、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疏离 C、公共集会较多 D、治理融入主流意识形态
  • 3、图2是2011—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及增长率统计图。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城市化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B、城乡发展实现了一体化 C、农民创收方式趋于多元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速
  • 4、张骞回到中原后,汉武帝展现出“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强烈愿望,于是下令招募大量商人,利用朝廷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地经商。据此可知( )
    A、国家战略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B、西汉朝廷垄断了东西中转贸易 C、张骞出使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东西方交往开始于汉武帝时期
  • 5、《申报》曾刊登1882年 6月 9 日的股票价格信息,招商局原价 100 两的股票,市场价已涨至247.5两;开平煤矿原价 100 两的股票市价已涨为 240 两;电报局股票较面额增长1 倍多。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大量减少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势头较好 C、国人普遍看好洋务企业发展 D、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
  • 6、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率领着仅有 168 人的小分队,手持枪炮和铁剑俘虏印加皇帝,并在次年率领军队征服了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灭亡了印加帝国。继用于战争的欧洲军马之后,来自旧大陆的驴、牛、猪、咖啡等动植物也相继登陆美洲。从材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美洲社会物质生活日渐丰富 B、殖民者大肆掠夺美洲的物种 C、美洲开始融入现代文明世界 D、美洲主导当时世界物种交流
  • 7、图1为英国政治漫画家布鲁克斯于 1982年所作的漫画。图中的画家代表英国政府,实际的社会事业开支是骨瘦如柴的,画家却描绘成一个肥胖的女人。此漫画意在( )

    A、揭露社会福利政策的欺骗性 B、讽刺英国政党政治的虚伪性 C、肯定福利国家制度的社会价值 D、揭示英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 8、唐朝规定县以下的地方实行四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保,设一保长,五保为里,设一里正,五里一乡,设一耆老。邻保是当时监督和辅助政令执行的基层单位,负责统筹户籍管理、征收赋税、摊派徭役、治安管理等事项。这表明唐朝( )
    A、地方自治能力不断增强 B、充分发挥了世家大族的力量 C、重视地方基层组织建设 D、依托血缘纽带加强中央统治
  • 9、194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后,定期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这些报告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指标并对世界经济进行了科学分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参考。这说明该组织( )
    A、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变迁 B、顺应了经济多极化趋势 C、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 D、实现成员国的同步发展
  • 10、红军在长征途中建立了甘孜博巴政府、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抗战胜利后,中共在领导内蒙古解放斗争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把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在中共的领导下,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这( )
    A、表明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当时国策 B、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 C、说明各少数民族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 D、表明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
  • 11、维也纳体系对欧洲领土作出了安排:首先筑起防止法国崛起的一道安全堤坝;会议所进行的地缘政治安排,使得中欧出现了德意志邦联,同时也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由此可见,该体系( )
    A、侧重协调英法矛盾 B、维护欧洲封建制度 C、践踏弱小民族利益 D、力求保持欧洲均势
  • 12、17世纪的欧洲,无论是德意志的封建诸侯,还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国王,令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在于“因信称义”还是“善功称义”,而在于如何能够把基督教变成由他们控制的本土教会。这反映出( )
    A、宗教改革发生了异变 B、诸侯与国王反对基督教 C、近代民族意识的增强 D、各国领土纠纷逐渐增多
  • 13、1907 年清末官制改革的方案出台后,各省督抚意见纷纭,请求级行改革者居多,且多以财力不足等借口推脱。这反映出当时( )
    A、改革引发骚乱 B、集权体制松动 C、改革几经曲折 D、基层机构瘫痪
  • 14、北宋仁宗时,范仲淹称:“今诸道学校,如得名师尚可教人六经,传治国治人之道。 而国家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之乎?”据此可知,范仲淹( )
    A、承认科举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B、要求宋代科举回归传统做法 C、强调儒家思想应当趋时更新 D、指出宋代科考形式存在弊端
  • 15、表 1所示事件表明,13 世纪前中期的英国( )

    表1

    时间

    事件

    1225 年

    贵族大会议通过了亨利三世向全体臣民征收1/15 动产税的征税诉求,作为政治交换,国王必须同意政府重新颁布《大宪章》等

    13世纪50年代

    亨利三世以教皇的名义远征西西里,向大会议提出征收动产税的诉求,被贵族们以不符合王国的共同利益为由拒绝

    A、贵族民族国家意识淡薄 B、成文法维护了贵族的权利 C、王权受到了贵族的制约 D、国王与议会矛盾越演越烈
  • 16、周王室的常备军队有两支,即西周金文常提到的“西六师”和“成周八师”。西六师驻扎在都城镐京,宿卫宗周;成周八师也称“殷八师”,驻扎在成周洛邑,以震慑被强行迁移到洛邑一带的殷遗民。这种部署( )
    A、是为了实现对地方辖区的直接统管 B、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说明王室从军事上加强对诸侯管控 D、与周初的形势和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英格伯格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和完成操作部分;德沃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的手臂的功能相似。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此后英格伯格和德沃尔成立了尤尼梅逊公司,兴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第一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尤尼梅特”,意思是“万能自动”。1962年美国机械与铸造公司也制造出工业机器人,称为“沃尔萨特兰”,意思是“万能搬动”。至此“尤尼梅特”和“沃尔萨特兰”就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仍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摘编自张婷婷主编《世界通史》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的诞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启示,并对该启示进行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此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第一次提出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

    1914年,美国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便利。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摘编自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生活的表现。
  • 19、[古今西藏地方治理]

    材料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廷在击退廓尔喀侵略后,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前、后藏的噶卜伦以下的各级地方官员和管事喇嘛的选任,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简选;所有当地政教事务,“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达赖、班禅以及其他大呼图克图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的举行,要受驻藏大臣的监视,然后呈请中央批准,方为有效。其他如审查财政收支、主持对外事务、春秋巡边等,也都由驻藏大臣经管。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建国初期,西藏地区曾是两种政权并存,经过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逐步过渡到区域自治。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一方面规定对于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和西藏地方政府,中央不予变更;另一方面也规定,有关西藏国防、外交等重大事宜,由中央驻西藏的代表统一管理,同时在昌都地区已成立了具有人民民主政权性质的人民解放委员会。1956年4月底,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宣告成立,从而完成了西藏实行区域自治的一个重大步骤。西藏自治区在1965年9月1日正式设置。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新中国治理西藏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历史意义。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乾隆二十七年《陕西会馆碑记》赞叹说:“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宋代市镇相比明清城市发展出一种怎样的新道路,指出苏州城市变化的影响。
上一页 956 957 958 959 9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