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表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这反映了( )
1933年种植面积
1934年种植面积
增长率
麦子
35075担田
70078担田
99.79%
油菜
38690担田
71002担田
83.51%
胡豆等
6940担田
10252担田
47.72%
A、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生产力 B、农民为支援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苏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D、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2、从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工商业者,从北京、上海到全国100余个大中城市,其参与人数之多、波及地区之广、舆论声势之大,远远超过近代任何一次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材料所描绘的事件(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B、扭转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C、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3、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这一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辛亥革命爆发 B、冲击传统伦理道德 C、激发民族意识高涨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4、下面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两幅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预备立宪实为加强专制集权 B、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慢 C、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 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
5、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A、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6、1860年以后,湘、淮集团的首脑人物担任了战区各省的督、抚大员。他们重组地方政权,将辖区内布政使、按察使两司降为督抚属官,由其部将担任。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A、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B、内忧外患局势缓和 C、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D、大力推进洋务运动
-
7、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a-④、b-②、c-③、d-① B、a-④、b-③、c-②、d-① C、a-④、b-③、c-①、d-② D、a-①、b-②、c-③、d-④ -
8、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
9、下表列举了部分朝代赋税制度相关内容。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魏晋
租调制
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唐初
租庸调制
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可纳绢或布代役。
唐后期
两税法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纳税。
据此可推知,赋税征收( )
A、皆以财产为主要标准 B、随社会发展进行调整 C、强化对农民人身控制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
10、下表是唐朝与周边民族或地区交往表( )部分)。由此可知,唐朝能和边疆各民族实现“和同为一家”的原因是( )
时期
民族/地区
方式
具体情况
唐太宗
东突厥
战争
东突厥汗国灭亡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
设置机构
设安西都护府
回纥
册封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
粟末靺羯
册封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A、能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B、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昌盛 C、民族政策开明,措施灵活得当 D、唐朝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11、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 )A、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 B、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 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 D、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
-
12、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帝以问宰相陆贽,贽上疏请厘革其甚害者,其一曰:赋役旧法,行之百年,人以为便。⋯⋯陛下初即位,宜损上益下,啬用节财,而摘郡邑,验簿书,州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常规也。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两税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税轻,多者税重。
——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此次改革的发起者及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经验。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述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
1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强国。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和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才有同治初年由奕訢、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既是肯定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
材料三 不言而喻,1919年的伟大思想浪潮是由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北京大学已成为现代化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北大任职时,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思想,这种进步风气很快推动了语言改革运动。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的侵略,爱国民众日益关心国家的命运。军阀们为了私利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1919年山东问题的纠纷,使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达到新高峰。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四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重大打击”及“自强运动”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的思想有什么进步之处? 这些进步思想因哪一战争的失败而引发?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认为实现国民拥有政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3)、材料三中“伟大思想浪潮”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归纳其发生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浴血荣光的 14年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
14、2019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中国自倡议“一带一路”以来,目前已有 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明确投出了信任票和支持票。这反映出中国( )A、成功建立了新区域集团 B、已成联合国主要支持国 C、首创了新型的国家关系 D、积极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
15、下表是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规划》。它体现了( )
时间
主要内容
2017—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2020—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2050年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之首 B、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C、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精神 -
16、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17、20 世纪80年代初,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邓小平强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港人必须是爱国者”。这一要求( )A、解决了中英之间历史遗留问题 B、践行了另起炉灶外交基本方针 C、改变了香港民众原有生活方式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
18、198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 30.6%,平均年增长5.5%,大大高于 1978年以前平均增长1.29%的速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9、1958—1962年5年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 1963—1965年间工业增加值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国家财政的统一
-
20、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 )A、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B、保障工人阶级权利 C、人民已经当家作主 D、传播民主共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