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主张进行广泛的热烈的政治动员,解决兵源、财源等困难问题,达到“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目标。这一观点( )A、针对国民党片面抗日方针 B、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主张全面抗战、全民抗战 D、指明了亚洲抗日战争的方向
-
2、有学者提出“张居正改革群体”概念,全面爬梳史料和缜密分析,统计出该群体核心成员有65人,并形成了从中央阁臣、部臣到地方督抚、州县官的完整行政体系。这一体系( )A、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政的执行力 B、暂时缓解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C、缓和了君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否定了君主专制的传统观点
-
3、乾道五年(1169),为储粮备荒,朱熹在借鉴青苗法的基础上,在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创建社仓,并由民间自主经营。淳熙八年(1181)十二月,宋廷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由此,关于“社仓”的合理解释是( )A、由官府创建再交民间经营 B、确保了儒家私塾学堂经济支撑 C、将仓储建置延伸到了乡村 D、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繁荣景象
-
4、《唐六典》卷三记载:“凡诸国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银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附贯经二年已上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下户三户共一口。”材料能够说明唐政府赋税征收( )A、统一采用租庸调制度 B、呈现出因地制宜的治理特点 C、形式创新并成效显著 D、沿用原诸国蕃胡的征收体制
-
5、下图为汉代画像《周公辅成王》,中间孩子的榜题为“成王”,左边之人为“周公”,右边之人为“召公”。该画像表达的是( )
A、郡国并行制度 B、休养生息政策 C、汉代孝道思想 D、君臣伦理观念 -
6、文献与出土资料均反映秦朝文书来往十分繁密。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始皇日夜批阅大量文书。材料能够说明( )A、“书同文”取得了显著效益 B、全国信息交流主要依靠文书传递 C、“车同轨”发挥出巨大作用 D、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的价值
-
7、西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有时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这种现象( )A、体现了原始民主的传统 B、反映多元一体文明发展特征 C、是敬天保民的思想源头 D、自周厉王“防民之口”后断绝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哪位君主采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
9、材料分析题
图一: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俑

图二:秦始皇陵修建者墓地瓦志(墓志)瓦志上刻有“平阳”“赣榆”“东武”等地名

图三:秦始皇陵出土的刑具

根据上面秦始皇陵相关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中的兵俑与当时哪项手工业部门直接相关?大量的兵俑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此判断孔子对此制度的态度,并说明这一态度与孔子的哪一思想有关。(2)、据实测,图一的兵俑平均身高为1.85米,为什么要将兵俑塑得如此高大?这是否可以证明古人的平均身高比今人高?为什么?(3)、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坐北朝南,而图一的兵马俑坑却在秦始皇陵东侧,而且又面朝东方。依据所学知识,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4)、图二和图三为我们了解秦始皇陵营造者的情况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 -
10、1691年,康熙帝把蒙古的所有王公、新疆的部分王公和西藏的喇嘛请到多伦诺尔兵营,在这里阅兵和会盟。之后,清廷把漠北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凭借着喀尔喀部落在北部边疆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这次会盟( )A、加强了东南海防 B、促进了中外联系 C、巩固了清朝疆域 D、激化了社会矛盾
-
11、1313年,元仁宗下诏,“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强调官吏选拔考试的内容要以儒家经典为主,次年开始考试,设进士科。这表明当时( )A、推行了行省制度 B、沿用了科举制度 C、加强了边疆治理 D、废除了丞相制度
-
12、当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时,古代文人纷纷吟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与以上所述主旨相符的宋词是( )A、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D、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13、了解宋代政治,下列哪一史料最合适( )A、《梦溪笔谈》 B、《宋史·职官志》 C、《清明上河图》 D、《马可·波罗行纪》
-
14、剧作家田汉曾写过一部剧本,里面讲述了一位美丽端庄、智慧勇敢的唐朝女子,带着其父“利乐吐蕃人民”的宏愿,把文化作为嫁妆,克服了思亲念家之情,踏过迢迢万里险途,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故事。剧中女子人物形象的原型为(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武则天 D、金城公主
-
15、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这有利于( )A、齐桓公成为霸主 B、商鞅推行新法 C、秦完成统一大业 D、夏朝巩固统治
-
16、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禹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因为在考古学上,明显就存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一般称之为“龙山时代”,甚至还存在更早一些的“仰韶时代”。这说明(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 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17、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东汉时期的(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18、这部著作首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裁, “它”是( )A、《春秋》 B、《论语》 C、《汉书》 D、《 史记》
-
19、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上( )A、崇尚无为 B、尊崇儒术 C、礼佛尊道 D、重文轻武
-
20、图1中秦朝的举措( )
A、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 D、促进各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