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先秦时期一思想家认为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该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2、史料 契丹族原来只有习惯法,随着其控制区域的扩大,契丹立国之初,耶律阿保机“诏大臣定制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契丹族后来建立的国家名称及契丹立国之初的统治制度。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前服务业已经存在,但是从事服务业的只有极少数专业生产者,或更寻常地它是多数社会成年人的兼职活动。……工作从手工作坊移向工厂和办公室,于是产生了同样的专业化和分离过程,如更多工作制度化,更多的男女被吸收进全日制的职业中,像教育、甚至医药那种服务业,过去只限于家庭中进行,此时日益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提供了。
——摘自《财经政治资讯》2001年第2期
材料二 大不列颠各部门国民收入表(单位:万英镑)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01
75550
5430
10320
1811
10750
6250
13110
1821
7600
9300
12200
1831
7950
11710
13340
1841
7990
15550
19690
——摘自《财经政治资讯》2001年第2期
材料三 英国1938年至1984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比例表
产 业
1938年
1948年
1984年
就业人数(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
第一产业
94.9
5.3
112.3
5.6
34
1.69
第二产业
871.6
49.1
973.9
48.9
721.5
33.2
第三产业
909.8
45.6
904.8
45.5
1415
65.2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佩琨《英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材料四 1944年英国制定了新的教育法令,根据法令的规定,年龄从5岁到16岁的孩子接受全日制教育。目前英国有38000所中小学,1100多万孩子入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从公共基金得到免费教育。
1948年英国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建立。……英国居民从国民保健系统取得的医疗一般都是免费的,包括就诊、药品和住院。……1984年卫生保健部门的就业人数134.2万人,占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员总数的6.2%,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英国的商业部门包括国内和国外贸易,还有旅馆、餐饮和修理部门。1948年,商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是235.4万人,到1984年增加到334.2万人,增加了近一百万人,就业人数1984年比1948年增加了4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8年起,英国的无形贸易都是顺差,无形贸易的构成包括旅游收入、运输费用、保险收入、贷款利息、投资利润及侨民汇款等项劳务收入。
英国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经常由这些部门开始。但英国的经济危机程度,与同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而较轻。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佩琨《英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分析指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利弊。 -
4、自古至今,中国交通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往还相互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1830年9月15日,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营运,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随着棉纺、冶铁和采煤业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使货物待运量大增,也使货物运输范围扩大。在利物浦——曼彻斯特地区,虽然当时将货物穿运大西洋只需21天,但货物要在利物浦的码头和仓库滞留6个星期才可运往曼彻斯特,商人和厂主们对此抱怨不绝。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地区的商人们认定,改善两地间的交通是其贸易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面对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他们下决心投资修建一条铁路。
——摘编自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是什么时代,并分析出现新时代的主要原因。 -
5、在古代中国,有些称呼具有深层次的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去这二十年考古发现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在于王畿和东部地区在体制上的不同。譬如,不管东方的诸侯在传世文献中怎样称呼,在考古发掘所得的青铜器铭文中他们均自称为“侯”……相反地,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宗族之长从未有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为“仲、叔、季”。
——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角度分别指出上述两类称呼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
6、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源于我国享有的“丝国”的称号。我国获得“丝国”称号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
7、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有了富余,人们开始用各种办法储存粮食,原始社会人们用陶罐、地窑储存余粮,古代又出现了大容量的粮仓,近现代又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储粮方式。以下属于德国最先开发使用的是( )A、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B、谷物冷却机 C、机械低温制冷储粮技术 D、家用冰箱和冰柜
-
8、如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
9、明代大学士徐阶说:“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 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的分离存在矛盾 C、明朝商品生产区域分工明显 D、保障漕运是明朝维护统治的根本大计
-
10、如图反映的是世界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1820﹣1913年)。据此可以推断出( )A、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不断走向成熟 C、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D、主要大国不断走向对抗
-
11、19世纪以前,英国农村居民以黑麦面包为主食,城市居民常食用小麦混合其他谷物制成的白面包;19世纪初期起,英国人以国产小麦为主食的比例逐步增加,1800年为58%,而在1850年则达到了81%,之后比例持续增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B、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贫富差距正日益缩小 D、工业革命推动农业发展
-
12、16世纪以来,疾病随着人口的迁徙加速了在全球的传播,仅美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对这一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劳动力的减少促进了黑奴贸易 C、殖民扩张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 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人口减少
-
1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
14、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
15、明清世情小说中,有描述僧尼因沾染上世俗气息而还俗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僧尼世俗化的行为,甚至为此而还俗。这一现象源于(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理学地位的动摇 D、雇佣关系的诱导
-
16、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发表了题为“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的著名演讲,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成立大会 D、不结盟会议
-
17、如表所示为唐代中后期关于赋税的部分言论。据表可知,唐代中后期( )
人物
言论
第五琦
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
唐宪宗
天宝以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
王式
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
A、江南逐渐成为经济重心 B、大运河的战略意义凸显 C、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D、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
18、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订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在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这都说明了( )A、治国理念的改变 B、道德教化的功能 C、治理模式走向成熟 D、削弱了中央政府势力
-
19、1896年9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李鸿章此行( )A、主要任务是考察美国宪法 B、与美国协商签订《辛丑条约》 C、受到了华盛顿总统的接见 D、看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20、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