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唐宋时期,四川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商业贸易使川的铜钱、铁钱不仅重,而且价值还低,给贸易造成极大不便。这一现象的出现( )
    A、限制了四川消费市场 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出现 C、导致商品贸易的衰落 D、促进了唐宋时期商业变革
  • 2、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粮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两湖地区这一现象( )
    A、有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推动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 C、利于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D、表明政府放松了市场交易监管
  • 3、自从有了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到门的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工作、娱乐的时间。这一材料反映了( )
    A、中国引领现代科技发展潮流 B、信息技术发展具有两面性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人工智能拓展了人类视野
  • 4、位于泰吾士河畔的伊丽莎白塔(俗称大本钟),建成于19世纪50年代末,成为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与此同时,英国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这种现象可以佐证( )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间精确造成贫富分化的出现 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基层治理
  • 5、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兴办城市学院运动,一批由地方工业家和当地民众捐资的新大学陆续设立。这些城市大学注重“为工商业发展服务”,大量地开设技术教育课程,采用灵活的走读制度。英国兴办城市学院运动( )
    A、适应了大工厂时代要求 B、满足了垄断资本家的需要 C、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推动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
  • 6、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传统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广泛利用竹木石等材料,尽量节省金属材料;二是结构简单轻巧,合乎力学原理,能经济利用动力;三是通用性广,适用性强。材料体现了( )
    A、农业生产工具缺乏铁制农具 B、中国农耕经济落后于世界 C、传统农具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7、甲骨文中有力字,字形就像农用工具耒。又有协字,如“三来陈于田”之状。卜辞曰:“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这反映出当时( )
    A、家庭式劳作方式 B、庄园式劳作方式 C、工厂制劳作方式 D、集体耕作的方式
  • 8、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把粮食的同际储备、国际援助作为最大课题,多次7{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由此可见,联合阁粮农组织消除饥饿的重要手段是( )
    A、改进粮食储备技术 B、加强同际合作与协调 C、积极引进国外良种 D、突出政府的监管职能
  • 9、1950年我国普通水稻平均亩产282斤,大抵相当于宋朝太湖流域的水稻亩产量。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水稻亩产量迅速上升,1998年达到900斤,2021年试验田的水稻平均亩产高达1853斤。水稻亩产量的变化( )
    A、有效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导致粮食储备不再受到重视 C、得益于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D、消除了人类食物短缺的现象
  • 10、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达到5.45亿。从1700年开始,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
    A、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B、全球范围的物种交流 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 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
  • 11、下图为江苏邳州市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画面上渔人肩扛双股鱼叉,手臂上驾着鱼鹰。此类画像石能够佐证,汉代( )
    A、农耕文明的艰难发展 B、渔业是经济的组成部分 C、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产生
  • 12、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 )
    A、表明儒学向基层社会渗透 B、凸显了经世济民的精神 C、旨在降低政府的治理成本 D、意在加强对基层的治理
  • 13、下图为1927年3月湖北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发行的铜钱壹串文流通券(注:民国十六年印)。这种纸币的发行( )
    A、服务于当时革命发展需要 B、旨在增强国家的认同感 C、表明货币铸造走向规范化 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 14、图1是一幅关于拿破仑帝国覆亡后欧洲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的漫画。下列有关这次国际会议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特征明显 B、欧洲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促进了德意志地区宗教改革 D、国际关系体系实行大国一致
  • 15、考古学者在唐宋长沙窑窑址出土了书写着“衣裳不如法,人前满面修(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等文字的日用瓷器,它们贯彻“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古训,提醒人们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
    A、意在以儒学经典教化民众 B、以教化来加强中央集权 C、使经学与律法走向了合流 D、教化要求渗入世俗生活
  • 16、2013年12月,中央组织部提出: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这些提议( )
    A、适应了时代发展的人才建设需求 B、反映了干部选拔管理的法制化 C、体现了精英政治的国家治理模式 D、杜绝了官员政治不作为的行为
  • 17、1870年英国枢密院命令规定,凡未经考试、未持有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担任任何行政职务。此后,常务次官以下官员都由考试录用。该规定( )
    A、保证了选官制度的公平公正性 B、消除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C、利于扩大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 D、有利于政府行政效能提高
  • 18、东汉末年,曹操打破察举制桎梏,施行“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而魏文帝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建立兼重“德”“才”的九品巾正制,该制度沿用了近四百年之久。由此可见,九品巾正制( )
    A、扩大了政府统治基础 B、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 C、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D、蕴含着一定合理成分
  • 19、《魏书》记载,北魏决定以“魏”为国号,认为“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魏书》中称东晋为“僭伪”,称宋齐梁为“岛夷”。这些称呼意在( )
    A、学习治国理政经验 B、推动鲜卑民族汉化 C、强调政权的正统性 D、加剧民族问的冲突
  • 20、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说明当时罗马( )
    A、通过加强专制保障民主 B、元老院的权力受到限制 C、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 D、民主运作程序遭到破坏
上一页 944 945 946 947 9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