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广为

    流传。这反映了两汉时期( )

    A、家国同构的政治形态 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责任与担当意识凸显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 2、据史料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刻石提出了“义”的规范:

    “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这种“义”的规范本质意图在于( )

    A、凸显专制皇权的政治功绩 B、巩固儒家倡导的等级秩序 C、践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D、落实家庭伦理的具有要求
  •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图所示的措施在当时( )

    A、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B、巩固了政治统一 C、激化了阶级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
  • 4、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吸取这一教训,西汉初的做法是( )
    A、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B、奉行儒学,以德治民 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 D、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 5、《穀梁传》记载:“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天子至于士皆有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这一观点旨在( )
    A、维护传统政治秩序 B、树立君主专制权威 C、改变礼崩乐坏局面 D、强化宗法等级观念
  • 6、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来削弱世卿大族的权势,选用出身低层的可控人才,培养忠于国君的官僚群体。以上举措( )
    A、消除了社会动荡 B、确立了官僚政治 C、促进了君主集权 D、实现了富国强兵
  • 7、春秋时期,随国大夫季梁对随侯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虢国大臣史嚚劝诚虢公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反映了( )
    A、生产的发展促使对鬼神迷信的破灭 B、时代变革推动治国思想趋于理性 C、人文主义成为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潮 D、民本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普遍接受
  • 8、在《尚书·牧誓》中,武王不仅多次自称“西土之人”,也不避讳周人与“西戎” 的民族渊源,而且还特别强调伐纣也得到了“庸、蜀、羌”等少数民族的有力支持。

    武王的这一做法旨在( )

    A、塑造天下共拥的新政治形象 B、宣扬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 C、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D、营造武力伐纣的舆论氛围
  • 9、史书中有关商朝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下面属于商朝都城遗址的是( )
    A、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C、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D、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 10、据考古发现,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的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阶级对立的产生. C、国家机器的形成 D、生产能力的提高
  • 11、下图是对新石器时代某文化遗存的描述。该文化遗存是(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

    ●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红山文化 D、良渚文化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大商人认为土地是不忧水火,不惧盗贼,百年常新的恒产,因此,他们将大量资本投资于土地。这些大商人为谋得厚利还不惜重金结交官府,取得经营特权。两淮的盐商,云南的铜商等从事的都是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只要取得了封建的经营特权,其他商人就无法插手。厚利也吸引着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高利贷的利率极高,河南地方放债,八折出借,滚算月利,不到一年,利过于本。清朝还可以出钱买官,称为“捐班”。大商人为了改换门庭提高身价,不惜重金买官。而且当官后也是有利可图的,“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摘编自吴量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建国伊始(洪武元年正月)颁行的《大明令》,对于庶民房舍的等级规定:“庶民所居堂舍,不过三间五架,不用斗拱、彩色雕饰”。【《大明令·礼令》】

    明末,江南的富商“一命未沾,辄大为营建。” “嘉靖末年,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费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园囿僭拟公侯。”【顾起元《客座赘语》】

    住宅内的装饰和家具的质材日益讲究,皇室、官民四处伐采。山西祁县“正德以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嘉靖初,邑民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岁。……天若暴雨,……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光绪《山西通志》】

    ——摘编自姜文川《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住宅僭越为例分析》

    材料三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其特定含义,系指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由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身经过近两千年的向前发展,至明代后期已经积累、孕育出新的社会因素,这些新因素在性质上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封建社会而与未来的近代社会相同。它们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然后引起阶级关系、社会生活、政治关系、思想意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发生相应变化,……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摘编自张显清《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大商人资本的投资流向,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投资流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房舍建筑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明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的依据。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婚姻观

    材料一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萍洲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据南宋学者洪迈撰写的《夷坚志》记载,宋代妇女再婚的事例共有61例,其中再嫁者55人,三嫁者6人。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若要进一步探究影响宋代婚姻观念的因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史实?举一例说明。
  • 14、下表为部分洋务官员的简介。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

    人物

    简介

    朱其昂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者和初期主要的主持者,创办中国北方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郑观应

    先后担任过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总办,其著作《盛世危古》,主张改良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

    A、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 B、注重培养资本主义人才 C、经济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 D、孕育了革新社会的力量
  • 15、“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内容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直接影响最高决策的形成。由此可见,“密揭”制度( )
    A、推动了内阁制的形成 B、削弱了皇帝专制权力 C、扩大了内阁行政职权 D、提高了内阁政治地位
  • 16、辽国建立后,以汉人参与礼制建构,制定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等。相比于汉唐以来礼乐式微之势,辽礼更具完整性、礼仪性,可谓中原礼乐之重建。由此可知( )
    A、辽国重视塑造正统地位 B、儒家文化主流地位确立 C、少数民族普遍接受礼乐 D、民族文化融合程度加深
  • 17、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喻诗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并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据此可知,唐代“诗谏”的盛行( )
    A、深受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B、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C、使讽喻诗成为诗歌的主流 D、反映了唐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 18、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 )
    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 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 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
  • 19、开皇二年,隋文帝在颁布田令的同时颁布了新的租调令:“丁男一床(夫妇二人),租粟三石,桑土调以绢絁(粗绸)麻土以布,绢絁以匹,加绵三两,布以端,加麻三斤。单丁及仆隶各半之。”又规定丁男、中男“并课树以桑榆及枣”,但“未受地者皆不课”。这表明隋朝的租调令( )
    A、契合了社会生产实际 B、立足于商品经济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的治理 D、以资产作为课税标准
  • 20、唐太宗往往让一些职位稍低的官员以“参预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集团。该做法旨在( )

    参预朝政时间

    贞观元年(627)

    贞观三年

    贞观十七年

    贞观十三年

    贞观十八年

    姓名

    杜淹

    魏征

    刘泊

    张亮

    褚遂良

    官职

    御史大夫、

    检校吏部尚书

    秘书监

    黄门侍郎、

    参知政事

    刑部尚书

    黄门侍郎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调监察谏议 D、提高行政效率
上一页 929 930 931 932 9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