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19世纪60年代以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正式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这( )A、标志着传统宗藩体系的瓦解 B、推动政府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C、刺激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D、反映了清政府边防意识增强
-
2、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以下选项,与此相关的是( )A、提出了新型的社会政治蓝图 B、体现反封建反侵略的时代特点 C、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3、有学者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枪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以下属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西方列强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D、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
4、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载帝王言行的档册,由帝王的近侍臣工负责记录,名义上连皇帝本人都不得索阅。康熙曾要求起居注官给自己保留一点私人空间。后直接将起居注衙门裁去。这表明当时( )A、君权受到有效制约 B、君主专制强化 C、君主重视治史传统 D、中枢机构异化
-
5、明清时期,“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每当荔枝、龙眼成熟的季节,大批商人前往购买。荔枝、龙眼交易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栲箱者、打包者各数百家,舟子、车夫皆以荔枝、龙眼赡口”。这种现象( )A、体现了中国古代资本主义的萌芽 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反映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结束
-
6、明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C、主流思想的变化 D、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
7、元朝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人事方面,自“管库而上,皆命于朝”司法方面“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A、不利于边疆管理的稳定 B、对后世地方制度影响深远 C、彻底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8、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定国号契丹。后“诏建立孔子庙、佛寺、道观。”并亲自去孔庙祭奠。这表明( )A、华夏认同观念的影响 B、宋金两国友好相处 C、民族交融的深入发展 D、儒学受到佛道挑战
-
9、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写道: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A、郭守敬的《授时历》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沈括的《梦溪笔谈》 D、《九章算术》的编订
-
10、宋代的东京、临安,有数以千百计的酒楼。樊楼为东京酒楼之甲,每天到此饮酒者达千人之多。人们可以在此欣赏表演,还产生了很多以此为背景的话本。由此可见当时( )A、世俗文化的繁荣兴盛 B、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商业突破了时空限制 D、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
11、宋人在颂扬本朝集权成就时,称道“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与这一现象形成有关的是,宋朝( )A、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 C、州一级增设通判一职 D、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
12、唐朝诗人杜牧鼓励侄子认真学习,赋诗“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据此可知唐朝实行(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宗法制
-
13、唐朝时期,鉴真曾谈及在广州的见闻,“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师子国、大石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材料反映了广州( )A、对外经济文化联系频繁 B、个体农耕经济的衰退 C、成为唐朝税收重要来源 D、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
-
14、唐初,三省的职权进一步明确划分,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由此可知门下省的主要职能是( )A、执行政令 B、监察地方 C、草拟诏令 D、审核诏令
-
15、下表是与隋朝相关的文献史料节选。由此可知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史料
出处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杜佑《通典·食货典》
唐太宗说: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
吴兢《贞观政要》
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需要。但是……隋炀帝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损害了自己的王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B、国富民穷,矛盾尖锐 C、外戚专权,党锢之祸 D、赋役繁重,严刑峻法 -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接受汉族生活方式和文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时,胡服、胡食、胡床也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这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双向性 B、农耕与游牧文明隔阂被打破 C、胡汉观念已经消失 D、全国已经形成大一统的局面
-
17、汉武帝时期,积极开拓疆域,经过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同时又派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些措施( )A、确定了中国古代的疆域 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有利于东亚文化圈形成 D、加强了江南与中原的联系
-
18、汉初承秦末之弊,战乱导致社会残破,天子连四匹毛色一样的马驾都备不齐。在此背景下,汉朝推行的治国理念是( )A、以法治国 B、独尊儒术 C、无为而治 D、尚贤节俭
-
19、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子主张“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礼法兼施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礼 D、尊君贵贤
-
20、据《商君书》记载,“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导致秦国上下形成这一氛围的原因是,商鞅变法推行了( )A、重农抑商政策 B、郡县制 C、奖励军功 D、什伍连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