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观察下面地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C、美苏冷战在欧洲的形成 D、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 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王权高于教权,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印加帝国的统治方法包括:土地、矿藏和牲富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普查表;全国分为四大行政区,废黜地方首领世袭等

    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集权主义国家

    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罗马民法大全》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 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

    A、 B、 C、 D、
  • 3、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推崇备至,他说: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柏拉图创建的学园为《几何原本》奠基 B、作者欧几里得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C、古希腊的理性思维方式在希腊化时代得到传承和发展 D、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
  • 4、根据下图展示的古代西方政治结构,判断该国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 5、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是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观察如图,出现1978-1984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推动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C、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 D、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 6、如图是1945年的版画《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对该版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即将成立的盛况 B、革命统一战线下中共扶助农民 C、中共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D、全面抗战路线下军民团结合作
  • 7、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实施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拥有者的姓名、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如图)。由此可见这一制度( )

    A、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B、形式上明确了土地所有权 C、是国家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D、减轻了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
  • 8、如图中的古代生产工具与其名称、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铜雕塑—“铸剑为犁”

    位于纽约联合国总部花园

    苏联于 1959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

    观察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0、博物馆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历史记忆和叙事的重要场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浮宫始建于 1204 年,作为法国宫廷收藏室以收藏古典绘画与雕刻而闻名。16世纪以来,卢浮宫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藏品持续增加。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革命的资产阶级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联合人民向封建势力冲击。法国共和政府下令在卢浮宫的大画廊建立中央美术博物馆,搜集 18世纪的伟大作品,变宫廷收藏为公共博物馆收藏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巨大成果之一。由此,也为世界博物馆史开创了新纪元。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

    ——《博物馆简史》

    材料二 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

    ①碑文故事

    碑文用古埃及象形字、埃及草书和希腊字母三种文字书写。直至19世纪初,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法国著名语言学家商博良等人最终由碑文上的古希腊文字入手, 破解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奠定埃及学基础。据碑文记载,该石碑刻于公元前 196年的古埃及王朝,碑文内容是祭司对托勒密五世的庆贺之词

    ②归属之路

    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法国士兵发现石碑。1801年,英国战胜法国, 石碑作为战利品之一移交英国,1802年入驻大英博物馆。1917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罗塞塔石碑被转移保护,直至两年后回归大英博物馆。1993年以来埃及多次呼吁将石碑归还,但一直未实现。2022年埃及学创立200周年,开罗博物馆展示了“罗塞塔石碑”的赝品

    材料三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辛亥革命博物院,馆内基本陈列展览如下。

    展览名称

    基本概况

    ①共和之基

    第一展厅 晚清中国

    第二展厅 革命原起

    第三展厅 武昌首义

    第四展厅 创建共和

    第五展厅 辛亥百年

    ②为天下先

    第一部分 汉口沿江大道租界区街景

    第二部分 武昌起义群雕

    第三部分 孙中山铜像

    第四部分 江流浩荡 1911—1949—1978

    ③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

    鄂军都督府旧址原为清湖北咨议局局址,1909年开始修建,1910年竣工。咨议局平面布局为“山”形,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是一幢典型的西方议会大厦式建筑。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后在咨议局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

    (1)、 根据材料一,指出 18世纪卢浮宫“开创了新纪元”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述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的“碑文故事”,概括当时埃及文化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罗塞塔石碑“归属之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武昌首义”的含义。根据材料三中的展馆设置,概括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
  • 11、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城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但也有一些王朝不主张大修长城,学术界有“唐代无长城”和“清不修边墙”之说(如下表)。

    序号

    长城沿线主要民族

    史料

    突厥

    贞观二年(628年)九月十六日,“己未,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 ’”

    ——《资治通鉴·唐纪九》

    蒙古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 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柔远能迩之道,汉人全不理会。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部分)》(1935年,田汉词,聂耳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1)、 对比图1和图2,指出秦朝长城的变化。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在①②之中任选其一,概述该王朝应对材料中相应民族问题的具体举措。根据材料一、二,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修长城”或“不修长城”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时局背景。列举一例跟长城相关的英勇抗战史实,并用一句话概括抗战时期长城的新内涵
  • 12、右图大本钟是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第三高的独立钟楼。钟塔的原型建造于 1288年至1290年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1859年,大本钟监制完工并投入使用,塔钟室的内部是一座16 英尺高的极其复杂装置,包括杠杆、滑轮和齿轮。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2012年,经下议院确认通过议案,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下列有关大本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风格深受东正教的影响 B、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体现英国浓厚的君主制传统 D、加快了伦敦市民的生活节奏
  • 13、下图是 16世纪西欧主要国家的物价指数变化情况(16世纪初的物价指数是1),该图折射出( )

    A、地中海地区经济衰败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 D、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 14、汉志商道是公元5—6世纪时期古代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的一条著名商道。这一时期的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更先进的武器和盔甲,学会了写字,创造字符,开始书写自己的语言。阿拉伯人身边有好几种宗教,他们扬弃了原始多神崇拜之后,也没想接受当时相互竞争的各式教义当中的任何一种,他们开始寻求自己的信仰。据此,汉志商道的发展 ( )

    ①为别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创造条件

    ②成为沟通东西方商路的重要补充

    ③扩展了东西方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阿拉伯帝国对印度北部地区的征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下列对19世纪40—50年代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额简表所包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进口商品(部分)

    关税税额/两

    1843 年前

    1843 年后

    1858年

    棉花/担

    1.74

    0.4

    0.35

    棉纱/担

    2.41

    1

    0.7

    布(本色)/匹

    0.37

    0.1

    0.08

    布(漂白)/匹

    0.64~0.7

    0.15

    0.08

    大呢/丈

    1.24

    0.15

    0.12

    A、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海关 B、中国中心的白银贸易网形成 C、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 D、沿海的家庭手工业受到冲击
  • 16、《元史》记载:“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诸牛铺马站,每一百户置汉车一十具,各站俱置米仓,站户每年一牌内纳米一石,令百户一人掌之。北使臣每日支肉一斤、面一斤、米一升、酒一瓶”“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朝令夕至,声闻毕达”。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驿站制度是元朝创立的古代治国良策 B、元朝专门设立站户来承担徭役和赋税 C、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 D、驿站极大便利了信息传递和人员流动
  • 17、1964年,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国际评论双方:“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这说明当时( )
    A、法美关系由合作走向对峙 B、法国逐渐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D、中国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 18、一位政治家评论 20世纪 30年代的某一个事件时说:“这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该事件最有可能是 ( )
    A、英德法意召开慕尼黑会议 B、纳粹德国闪电袭击波兰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日本退出国联
  • 19、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最近的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下列历史事件由这一思想指导的是 ( )
    A、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 20、某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并最终于 1869年完成修筑通航。该运河位于下图中的 ( )

    A、 B、 C、 D、
上一页 907 908 909 910 9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