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 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赞誉道:“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 政治经济学的牛顿。”这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 )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B、得到了充分的社会实践证明 C、有利千重商主义发展 D、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
  • 2、有学者认为,《神曲》洗净人性而成圣的模式,是把人性当作盆栽;但在《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中,凡人甚至反英雄的形象比较普遍,人性被看作是自然树木。这反映了( )
    A、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 B、人文主义思想深入发展 C、文学题材的不断丰富 D、文艺复兴逐渐走向衰落
  • 3、古希腊雕塑在古典时期,崇尚理想化的、英雄史诗般的均衡和静穆;在希腊化时期,则传递出强烈的悲剧色彩,隐喻着对命运无法抗拒的理解。这反映出古希腊雕塑( )
    A、吸收多元文化不断发展 B、重视对民族情感的表达 C、逐步反思奴隶制度弊端 D、摆脱城邦制约自由创作
  • 4、1951年,上海铁路管理局按照铁道部统一整顿职名的要求,修订一批旧式职名, 将杂夫役、小工等改为各种员工,将旧社会各种“匠”一律改称“工”, 并修订一些日、俄语等转译过来的职名。这一举措( )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 B、旨在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C、促进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D、有利千塑造新型劳动者关系
  • 5、1945年8月上旬,《 解放日报》转发美英及国民党报纸渲染原子弹威力的报道。对此,毛泽东说:“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这一观点旨在( )
    A、尽力维护国共合作关系 B、为重庆谈判营造和平氛围 C、坚定解放战争必胜信念 D、争取舆论宣传的主动地位
  • 6、1921年 6月,《共产党》杂志指出:“ 所谓国会省议会县议会,无一不演出种种怪状丑态,简直到了末路了……试问南北各派政党(哪一派)担当这改造政党、改造政治、改造中国的大责任呢?”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
    A、武装斗争是唯一的变革途径 B、中国革命现实的迫切需要 C、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南北混战造成了国家分裂
  • 7、1913 年 2 月 28 日,《新闻报》刊载漫画《醉翁之意》,亭中正在饮酒的人物是宋教仁。该漫画意在说明宋教仁( )

    A、缺乏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把推翻封建专制作为目标 C、以议会斗争追求政治抱负 D、争取再造共和的坚定决心
  • 8、甲午战争后, 消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 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千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 )
    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 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 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 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
  • 9、17世纪后期, 广东人郪玫率族人南迁至淜公河三角洲的河仙,并把此地经营为富庶的小邦(亦称“港口国")。乾隆年间官方文献评价其“ 宫室与中国无异, 服物制度仿佛前代(明朝)”“ 其风俗重文学, 好诗书……子弟皆彬彬如也”。 这体现了( )
    A、清朝开明的民族文化政策 B、双方对中华礼教的认同 C、宗藩朝贡体系的深入发展 D、移民社会呈现多元色彩
  • 10、唐朝前期,土地若因人户逃逸而抛荒,官府通常会保护逃户对千土地的所有权,严厉禁止他人“盗耕种“。到了宋朝,官府通常会将这些土地暂时代管,出租给农民耕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不抑兼并政策的推动 D、朝廷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 11、唐代德政碑一般在地方官员离任后,由当地吏民请立于交通要道,以供观瞻。碑文一般力赞官员德政,在朝廷允准立碑后由士人撰写。德政碑的颁赐说明朝廷( )
    A、不断完善地方监察管理体系 B、以民众口碑衡量官吏政绩 C、与地方共同构建良吏的形象 D、丰富地方官考课制度内容
  • 12、相传刘邦在用剑斩杀了白帝之子化身的白蛇后,得知了自己赤帝之子的身份。西汉建立后,此剑成为国之重器。到了东汉,皇帝出行时有专人背负此剑随行。两汉统治者将斩蛇剑视为国之重器的动机是( )
    A、借助历史规范仪卫制度 B、弘扬尚武勇毅政治传统 C、将汉代天命思想符号化 D、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 13、考古发现,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早期文化诸遗址中的石钺(大斧)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而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钺往往无使用痕迹,甚至不开刃。据此可推知,良渚文化( )
    A、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B、玉钺演化为权力的象征 C、已产生了青铜工具 D、存在明显区域文化特色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1944年,美国人口增长了4.7%,而全美高校授予学士学位的人数却减少了近33%,硕士学位人数减少近50%,博士学位人数减少30%以上。美国科技研发办公室主任万尼瓦尔·布什在1945年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频频使用了“人才赤字”概念。为此,美国政府为退伍军人提供大学教育、设立奖学金制度等多管齐下,加快人才培养。人才赤字问题不仅未彻底解决,而且呈常态化趋势。

    ——梁茂信:《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1945—1960)》

    材料二  建国初期海外留学知识分子归国人数调查表(1949.06—1966) 单位:人

    回国时间

    回国人数

    1949.8—1950.6

    700~800(估)

    1950.7—1950.12

    500(估)

    1951.1—1951.12

    452

    1952.1—1952.12

    128

    1953.1—1953.12

    89

    1954.1—1954.12

    63

    1955

    150(估)

    1955.12—1956.10

    158

    1957

    103

    1958

    46

    1959

    18

    1960—1966

    61

    ——余琳珣:《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海外知识分子回国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5—1960年美国出现“人才赤字”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技人才与国家发展”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

    材料二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陆有石室,川有铁桥,海有轮舟,竭国力以购军舰,睃民财以效洋操,如此者可谓之文明乎,决不可。何也,皆其形质也,非其精神也……求文明而从精神入,如导大川,一清其源,则千里直泻,沛然莫之能御也。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又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新道路。

    ——李包庚李琳《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观”的内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现代文明观的意义。
  • 16、有同学为研究武则天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容

    出处

    史料一

    夫能渡一切苦厄者,其惟世尊乎!惟佛之国,黄金界道。

    唐《御史台精舍碑》(701年)

    史料二

    则天以方庆家多书迹,尝访求右军遗迹……王方庆乃献王羲之以来二十八人书迹……则天乃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

    《旧唐书》卷《王方庆传》

    史料三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92年)

    (注:《御史台精舍碑》是崔湿在武则天朝任殿中侍御史时所撰写的,旨在借助佛教的感化力,使有罪官员忏悔。)
    材料二  唐代对武则天的记载多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了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记载的多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比较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长篇作品小说,武则天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摘编自韩林《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史料,阐述其对研究武则天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相较于唐代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17、1981年,美国发生新一轮经济危机,当时流行的说唱歌曲唱道,“教育不合理,通胀两位数,车站在罢工,不能搭车去工作”,“我试着不惊慌失措……我如何才能不破产”。该歌曲的出现表明(    )
    A、社会现实影响艺术创作 B、滞胀严重导致阶层对立 C、自由放任引发社会不满 D、思想解放引领社会风尚
  • 18、下表为二战后非洲地区爆发的部分边界冲突。导致这些边界冲突的历史原因是(   )

    时间

    事件

    1963-1982年

    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发生边界武装冲突

    1971-1981年

    乌千达与坦桑尼亚爆发边界战争

    1977-1978年

    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为争夺欧加登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A、经济危机的冲击 B、殖民主义的罪恶 C、世界局势的紧张 D、美苏冷战的加剧
  • 19、1919年英法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决定由反俄的东欧国家组成封锁线,将俄国封锁起来。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确保欧洲大陆均势 B、扼杀俄国新生政权 C、瓜分俄国的殖民地 D、构建战后国际秩序
  • 20、1829年《利物浦水星报》刊登雨山桥实验的比赛广告,该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决定新建的铁路采用哪种动力。比赛吸引了10000~15000人参加,从哲学教授到机修工都参与其中,有人发明了“手动车”,有人发明了“轮足机”(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

    A、畜力仍是动力的主要来源 B、民众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 C、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兴起 D、机械力与畜力难以兼容
上一页 904 905 906 907 9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