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彼特拉克说,他之所以推崇柏拉图、西塞罗、塞涅卡,是因为他们比亚里士多德更接近基督教,如塞涅卡让他认识到“对于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彼特拉克的观点( )A、对教会大加批评 B、复兴了古典文化 C、带有转型期特征 D、高扬了理性旗帜
-
2、下表所示为欧亚大陆文明与美洲古代文明关键性节点发展比较。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欧亚大陆
美洲
两河流域
英格兰
中国
安第斯山区
中美洲
动物的驯化
公元前8300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7500年
公元前3000年
公元前3000年
广泛使用金属
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2000年
公元1000年
—
文字
公元前3000年
公元43年
不晚于公元
前1500年
—
—
A、地理环境决定区域文明 B、世界古文明具有差异性 C、经济水平影响文明程度 D、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 -
3、据考证,赫梯帝国的法典中有许多条文是用来控制工资和物价的,具体涉及佣工及工匠的工资,牛马等的租金,牛、羊、马、蜂蜜、织物、粮食等的价格。这最能说明赫梯帝国(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雇佣关系日益普遍 C、深受罗马法的影响 D、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4、下表可用于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年份
事件
1986
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
国家制定中医药标准体系
2017
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A、加快了卫生领域立法 B、规范中医的传承发展 C、鼓励中医药走向市场 D、开始重视西医的弊端 -
5、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囊括在内,共提出了十项原则。尽管该宣言的话语风格与中国代表团原来准备的文本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中国代表团在表决时仍欣然表示赞同。这体现出,当时( )A、我国极力维护亚非地区安全稳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广泛认可 C、“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进程 D、我国外交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
6、下表所示为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公债发行情况(单位:元)。这些债券的顺利发行( )
债券名称
发行时间
发行定额
利率
偿还期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期革命战争公债
1932年7月
60万
年息1分
半年
湘鄂赣省短期公债
1932年12月
5万
年息1分
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
1933年7月1日
15万
年息1分
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收买谷子期票
1934年4月
4万
无息
4个月
A、冲击了国统区的金融秩序 B、体现了苏区群众对红色政权的支持 C、解决了根据地生产的困难 D、保证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
7、孙中山在谈及文官管理时说:“文官应立志以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事业的责任担负起来,凡职业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孙中山在此强调了官员的( )A、家国情怀与办事能力 B、社会地位与职业操守 C、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D、公仆角色和道德修养
-
8、下表所示为晚清时期(1840—1894年)棉花产量与消费量估计(单位:万担)。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项目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棉花实际需求量
857.98
881.86
979.00
净进口棉花
50.00
50.02
-71.20
净进口棉纱(按消耗棉花数量折算)
2.60
3.69
120.79
净进口棉布(按消耗棉花数量折算)
2.90
16.17
97.66
国产棉花供应量(产量)
802.48
811.98
831.75
A、1840—1860年,公行统揽对外贸易 B、1840—1860年,经济作物推广受阻 C、1860—1894年,列强减轻了商品输出 D、1860—1894年,民族纺织业有所发展 -
9、明清小说题材多样,有围绕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莺莺传水长生殿》,有描写时态民情、控诉“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及其衍生故事,有将民间神怪传说汇于一体的《东游记》和《西游记》,还有文言志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些小说( )A、反映出市民文化的繁荣 B、均贯彻了现实主义风格 C、批判了没落的封建制度 D、巩固了主流思想的根基
-
10、宋代园林重在写意,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一改唐代园林雄浑之势。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苏舜钦的沧浪亭和司马光的独乐园。对唐宋园林风格变化具有推动作用的是( )A、城市商业的繁荣点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儒学理论的发展 D、宫廷匠人的离散
-
11、唐德宗时,回鹘曾因助唐平史朝义之乱,便恃功“不修蕃臣礼”。贞元四年(788年),唐德宗许咸安公主与之,回鹘可汗“礼甚恭”,并说“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这一变化说明唐代( )A、加强了对回鹘地区的管理 B、天下共主的局面促成国家大一统 C、注重与周边民族的交流 D、少数民族政权威胁中原王朝统治
-
12、孙吴政权实行的“兵业”屯田制,让士兵一面打仗,一面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又把山越等少数民族从山林中迁出,使其依附于将领和大官僚地主,以强行开发土地。这些举措( )A、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提高了南方农耕经济的水平 C、加速了南北商业贸易的流通 D、改变了江南农业落后的局面
-
13、孔子与老子都生活在春秋晚期。《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曾四次问礼于老子。“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中很常见的题材。如图所示为山东博物馆馆藏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据此可推知( )A、战国及汉代儒、道两家影响力较强 B、汉代的画像石大多选择历史题材 C、儒、道两大学派的思想同出而异流 D、春秋晚期道家的地位略高于儒家
-
14、“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的发展演变是观察历史的重要视角。研究过去的制度,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完善今天的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人在论述制度演变时,分析过“有治人无治法”、“法令滋章,巧饰弥多”的现象。没有制度规范时,人们总希望以制度规范来解决现实中的不合理现象,而有了制度规范,制度本身却总会向合法不合理的形式化趋向流变,甚至背离制定制度的初衷。
——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制度的发展演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 世纪是整个旧大陆被庞大的商业网络联结为一个前现代世界体系的时期。这一体系由七个地方性商业区域构成, 包括西欧、地中海、欧亚大草原、埃及—红海、 中东波斯湾等,它们相互交叠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一体系包括一些力量相对平衡的参加者,虽然没有唯一的参加者统治整个世界体系,但元代同时维持着陆路和海路的对外沟通,这对于一个完整的前现代世界商业圈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阿布·卢迦德《欧洲霸权之前:1250至 1350年代的世界体系》
材料二
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
年份
项目
国家
俄国
(苏联)
德国
(联邦德国)
美国
英国
日本
1910年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
0.3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0.009
1950年
原油产量
37.9
1.1
266.7
——
0.3
钢产量
27.3
12.1
87.8
16.6
4.8
1990年
原油产量
553
3.6
371.0
88
0.5
钢产量
154
38.4
89.7
16.5
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前现代世界体系”的特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三个年份中任选一个,概述该年份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并分析原因。 -
16、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在国际组织上的合法席位问题,因为其事关中国主权问题。中国政府积极争取恢复在多个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驱逐国民党代表,进行了多方努力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苏联等国红十字会的支持下, 中国红十字会在1952年第18届国际红十字会大会上恢复了应有的合法席位,从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的第一个合法席位。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大成功。
——摘编自高中华《中国红十字会与建国初期的外交(1949-1976)》
材料二
随着世界矛盾与冲突的加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参与国际发展合作中较好地完成了其职责和使命,在发扬人道博爱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面临着人员安全保障、国际性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二元体制、信任危机等突出问题。
——摘编自刘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与国际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恢复国际红十字会合法席位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应如何应对。 -
17、 司法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折射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碰撞与交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在地方官署设置受理不同类型案件的机构和审理人员, 府设置户曹、 州设置司户参军,主要负责审理民间争讼案件,“剖断人之诉竞,凡男女婚姻之合,必辨其族姓,以举其违。凡井田利害之宜, 必止其争讼,以从其顺”。唐朝有关婚姻、 争财等纠纷的案例,见于《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折狱龟鉴》等文献当中,其中涉及争财的案件通常不予定罪处罚,而是通过一定的审判技巧化解。
——摘编自陈光中《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材料二
1911年,沈家本主持修订的《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它既借鉴了资产阶级民法原则和理论,也有因循守旧的内容。清末修律未竟之业,民国继之,1926年《民国民律草案》完成并颁布。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继续编修民法典,通过并颁行《中华民国民法典》。纵观中国近代三次民律的编订,都有学习西方并开展习惯调查,但调查成果基本未能影响法典编订,不过是刻舟求剑式的学习西方。
——摘编自陈颐《制作“习惯”:近代民法典编纂的习惯调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处理民事纠纷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三次民律编订的影响。 -
18、近年来,受美国金融政策影响,“去美元化”再度升温,各国对国际货币储备美元化的安全顾虑加深,加快推进国别区域货币合作,国际货币多元化与“去美元化”并行演进已是大势所趋。这表明( )A、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更新 B、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瓦解 C、经济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美元已失去世界货币地位
-
19、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下面这幅名为《不要吸入》的漫画发表在《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化身为被黑色浓烟环绕的自由女神,右手高举带有“化石燃料排放量”字样的火炬,左手夹着京都会议文件。对该漫画创作意图解读较为准确的是( )A、揭示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B、呼吁民众增强环保意识 C、担忧美国不愿承担大国责任 D、号召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
20、英国国歌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原名《天佑国王》。歌词强调国王要“捍卫国法”,使“民心齐归向”。曲调旋律从平和到激昂递进,激发听众对君主的忠诚与热爱。该歌曲( )A、强化了封建专制王权 B、有利于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C、削弱了天主教会权威 D、宣扬了自由平等博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