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王守仁的心学( )A、强调客观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B、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贵和教条 D、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
2、根据下图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B、正式统率内阁、六部的权力机构 C、总揽军国大政并牵制内阁 D、隶属于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 B、明成祖时期及以后,殿阁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奏章意见,称为“票拟” C、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但也曾经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D、西班牙人曾经盘踞台湾南部
-
4、下列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 )A、官窑 B、景德镇窑 C、汝窑 D、定窑
-
5、下图所示先进仪器的制作者是( )A、沈括 B、王祯 C、郭守敬 D、僧一行
-
6、宋朝签订的和议内容中有“岁赐”的是( )A、宋金和议 B、宋夏和议 C、宋辽和议 D、宋元和议
-
7、下列不属于宋朝设立的四个路级平行机构的是( )A、提举常平司 B、转运司 C、提点刑狱司 D、通判
-
8、下列人物与晋朝无关的是( )A、祖冲之 B、裴秀 C、法显 D、顾恺之
-
9、《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元鼎四年)天子始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为此.汉武帝制定了哪一措施来加强控制?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中朝制度
-
10、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
11、古书中记载:“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这说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天下大宗的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维护统治 D、消除社会动乱和民族纷争
-
12、下列属于仰韶文化典型特征的( )A、代表器物是黑陶 B、出现精美玉器 C、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D、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下列宣传图反映了中国不同阶段的重大事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点力量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围绕“新中国建设”,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徙后,与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文化接轨,从而实现自觉不自觉的民族意识的调整,从低到高依次经历了物质性民族意识、社会性民族意识和精神性民族意识整合三个阶段。元康四年,慕容廆率领慕容鲜卑迁徙于大棘城后,“教以农桑法”,苻坚即位后,更是“课农桑,立学校”。胡族在确立“以农为本”的经济意识后,从早期的“皆有部落,不相杂错”开始向“离散部落”转化,并实行汉族的编户齐民制度,匈奴首领刘渊还“立其妻呼延氏为王后,置百官",慕容鲜卑建立前燕政权之后,各项制度均仿照汉制·鲜卑慕容皝“立东庠(学堂)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苻坚曾“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孝文帝更是“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
——摘自王万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意识的冲突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少数民族“自觉不自觉的民族意识调整”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调整的影响。材料二 从1337年开始,英格兰与法兰西由王位而引发了百年战争,在国王的鼓动下,系列爱国口号在英格兰流传开来。战争结束后,英法间国家界限逐渐明朗化,国家主权也逐渐清晰。由于法语成为了敌人的语言,英国人产生了创立民族语言的想法。16世纪,在宗教仪式中英语逐渐取代拉丁语的地位。15世纪,英国两大贵族家族就王位的归属爆发了战争,他们相互残杀,贵族势力消灭殆尽。之后都铎王朝建立了绝对专制王权制度。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后,国王成为了世俗界与宗教界的双重首领。同时不断推进的国家机构的改革,为英国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袁广雪、张士昌《论英国民族国家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民族国家的特征。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期英国增设的政府机构(部分)
建立时间
部门名称
1847
济贫部
1852
公务部
1854
殖民地事务部
1867
贸易部
1871
地方事务部
1899
教育部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评价19世纪中期英国增设的政府机构。
-
16、
选官制度变革与时代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员的上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指责),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主要)。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西方各国)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推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收敛)不虞(意料之外)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袁世凯等人“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内容。
材料二 乡绅的日记山西太原县的乡绅刘大鹏,1894中举,此后三次参加会试未中。为求生计,从1886年起,他在一宫商家塾中担任塾师二十余年,1905年,废除科举的消息传来,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今之学堂,所教者西学为要·则人心何以正,天下何以安,而大局将有不堪设想者矣。(1905年3月15日)”“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1905年10月23日)”“科考一停,士皆殴入学堂从事西学,而词章之学无人讲求,再十年后恐无操笔为文之人矣,安望文风之蒸蒸日上哉!(1905年11月2日)”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大鹏对“废除科举”的态度及其理由。从史料载体的角度,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分析该史料在历史研究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三 革命党人的演说所以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中国向来铨选(选才授官),最重资格,这本是美意,但是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官吏的升降)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说明孙中山的的主张与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关系。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选官制度变革的认识。
-
17、北美反英斗争初期,来自北美殖民地弗吉尼亚的阿瑟·李如此评价《大宪章》:“我们的英国祖先是怎样获得《大宪章》的呢?对此我无意加以探究。在我看来,只要普遍承认,这是对他们长期享有的特权和正义的一种概括,就已经足够了。我们所主张的权利,就是一百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对财产的保护,我之所以说不间断,乃是因为我们的权利和英国的宪法一样古老,因为我们是英国人的直系后裔。”材料主要反映了( )A、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来自英国宪法 B、英国人通过立法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C、北美人民反英斗争是为追求私有财产的保护 D、北美人民将《大宪章》作为捍卫权利的基石
-
18、某国际体系确定了19世纪欧洲大国管辖的领土面积大致相等,将法国疆界限制在1790年范围,并增加法国周边国家的力量,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渠道。该国际体系( )A、实现了欧洲长期和平稳定 B、扩大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 C、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建立 D、开创了谈判解决争端先例
-
19、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列选项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
中共十五大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③
中共十八大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部署、总动员
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A、① B、② C、③ D、④ -
20、如图是民国时期《新闻报》发表的一幅漫画。作者用一条竖线将画面一分为二:写有“昔”字的右边画面中的四人,背后写有“士”“农”“工”“商”四个字,面向龙旗,下跪递交“要求立宪”请愿书;写有“今”字的左边画面中两人站立,身着绅士服和官服,面向五色旗,手中递出写有“君主”两字的请愿书。该漫画最有可能发表于(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四年 D、民国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