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康熙皇帝为了广耳目,防泄密,要求特定官员就所见所闻,亲自缮折,差人送至宫中,经其批阅后,发还当事人。这表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博弈 B、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C、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强化 D、朝廷决策的高效合理
-
2、据《明史》记载,仁宗之后的内阁大学士品位尊崇,“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反映出明朝内阁( )A、成为法定的宰相 B、是正式的行政机构 C、掌握了决策权力 D、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
3、宋代朱彧在《萍州可谈》中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这表明当时( )A、社会阶层的固化 B、社会价值取向的扭曲 C、门第观念的淡化 D、社会成员身份的平等
-
4、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朝代的水运交通路线。据此判断该路线为( )
A、汉代的丝绸之路 B、隋唐的运河系统 C、元朝水运路线图 D、郑和航海路线图 -
5、“在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表述的是( )A、东京居民开始用煤作燃料 B、彩绘青花瓷大量出现 C、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
6、学者张金铣在讲述某一机构时说:“它既是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又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代表地方,……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该机构是( )A、秦朝的县 B、西汉的国 C、宋朝的路 D、元朝的行省
-
7、在河北省平泉市流传着一个传说,“神人乘白马,在马盂山浮河(今辽河上游)而东”,后形成“契丹八部”。传说中描写的民族( )A、实行猛安谋克制 B、推行南北面官 C、实行四等人制度 D、完成了大一统
-
8、据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20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缓解了财政困境 B、解决了积贫积弱 C、改善了百姓处境 D、实现了富国强兵
-
9、北宋时期,张载喜欢谈论兵事,范仲淹提醒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范仲淹的言论折射出宋代( )A、注重分化事权 B、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C、边防压力减弱 D、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
10、《骑马带猞猁双垂髻彩绘女俑》(如下图)出土于唐朝金乡县主墓,这一陶俑呈现的是唐代贵族妇女带着助猎的猞猁,身穿胡服,骑着骏马外出狩猎的场景。该陶俑可用来说明唐代( )
A、骑马成为主要休闲方式 B、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习俗胡化成为社会主流 D、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象 -
11、唐朝中后期,从边地到中原出现诸多大小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些藩镇名义上从属于中央,实际上导致“土地、民赋非天子有”。这一局面( )A、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B、强化中央权威实现强干弱枝 C、标志着唐朝由强盛走向衰弱 D、体现了边疆治理的创新发展
-
12、唐代大儒韩愈积极反佛,但其道统说与佛教的祖统说相类似。另一大儒柳宗元公开主张以儒学为主,吸取佛教中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儒佛思想融合发展 B、首次提出三教合一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佛教的本土化趋势
-
13、《资治通鉴》描述了“玄宗之末”税收混乱的情况,“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为此宰相杨炎提出改革税制,新税制要求“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这表明新税制( )A、缩减了征税对象 B、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增加了税收名目 D、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
14、据《新唐书宰相表》研究,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宰相同时在位者,少则4人,多则10人;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同时任相者常有10人左右,景元(710年)任用宰相多达27人。由此可知,唐朝时期宰相人数的变化( )A、体现了民主政治 B、有利于加强皇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避免了决策失误
-
15、曹魏时期,颁行九品中正制,多由在中央任职的本籍官员为中正,对本籍人才等次品鉴,再经考核,授以官职。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 )A、放弃了才德标准 B、提升了官员素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保证了公平公正
-
16、公元495年,孝文帝下诏定姓族,依官爵高低确定鲜卑贵族门阀序列,并使之与汉族头等士族门第相当、社会地位相同,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A、实现了北方统一 B、激化了民族矛盾 C、瓦解了士族势力 D、促进了民族交融
-
17、东晋时荆州(今湖北省中南部)“田土肥美”,豫章(今江西省北部地区)一带的妇女“夜浣纱而旦成布”,首都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这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北方经济优于南方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国家分裂局面结束
-
18、学者田余庆认为,“如果说西晋自武帝以来,士族名士是司马氏皇权的装饰品,那么东晋司马氏皇权则是门阀政治的装饰品。”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士族专权严重 B、君主专制强化 C、统治基础扩大 D、藩镇分裂割据
-
19、《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据此可知,东汉后期( )A、外戚宦官专权 B、民族矛盾尖锐 C、商品经济发展 D、豪强势力坐大
-
20、汉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绘的国家“大一统”的理想图画是,“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汉武帝为追求“大一统”所奠定的文化基石是( )A、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