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黄宗羲(  )
    A、抨击君主专制 B、反对重农抑商 C、主张工商皆本 D、提出格物致知
  • 2、明代,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输入剧增。万历以后,每年输入的西班牙银币达数百万元之多,在海外贸易比较兴盛的闽、广等地,墨西哥银币更是广为流通。这有利于(     )
    A、抑商政策的产生 B、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C、商业资本的集聚 D、棉花的种植和普及
  • 3、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汇集,各行各业热闹非凡。相同的行业,往往集中于一条街巷之中,以致于这些街巷有了类似今天的“珠宝巷”“米市巷”等称谓。这反映了(     )
    A、门第观念淡化 B、小农经济瓦解 C、人身控制加强 D、城市商业繁荣
  • 4、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 5、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6、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

    A、社会高度繁荣 B、民族交融加深 C、江南经济开发 D、政权更迭频繁
  • 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并且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这有利于(  )
    A、强化君主专制 B、消除割据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经济发展
  • 8、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如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商业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大米、棉花、茶叶、食糖、药材、丝织品、葛麻织品、金银器皿、陶瓷器皿、纸张、文具、书籍等都是日常交易的商品。居民可以临街开门,坊中也可开设店铺,进行商业活动。宋代在营业时间上,除有日市外,还有早市和夜市。宋仁宗皇佑年间,商品交换的营业额达到8000万贯,宋太宗至道中期,全国商税征收数额为400万贯,宋仁宗庆历年间暴增至2200万贯。

    ——摘编自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

    材料二   唐宋之际,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阶级结构的调整。门阀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官僚地主阶级。奴婢、部曲、佃客这些社会最广泛的下层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法律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摘编自戴建国《“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顺治皇帝多次指出,“历代帝王,大率专治汉人”,“朕兼治满、汉,必使各得其所,家给人足”。雍正皇帝也强调,“天下一家,万物一源,如何又有中华、夷狄之分?”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边疆民族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分别说明“抚之”“讨之”策略在唐朝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清统治者的共同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 11、鸦片战争的战败,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承认自己落后,逐步消除“夜郎自大”的虚骄之气,同时又提倡“经世之学”来挽救封建社会的危机。这反映出,开眼看世界(     )
    A、起到了思想先导的作用 B、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潮流 C、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D、意在改良变法救亡图存
  • 12、1846年至1856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丝、茶迅速增加,而对华出口却进展缓慢,英国对华贸易逆差额从420万英镑涨到840万英镑,几乎翻了一番。面对这一局面英国(     )
    A、率领军舰,割占香港本岛 B、要求修约,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C、走私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D、协定关税,要求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 13、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遇到诉讼,英人“归英国自理,华民由中国讯究”这反映出列强攫取的在华特权是(     )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五口通商权 D、内河航行权
  • 14、下表为晚明科学成就简表。据表推断,晚明时期(     )

    A、创新性科技成果凸显 B、中外科学技术成果交流互鉴 C、东西方科学差距扩大 D、注重对传统科学技术的总结
  • 15、明代盛行的鬼神戏曲剧目,题材纷杂,数量众多,其中有忠奸斗争题材的《东窗记》、婚恋题材的《红薬记》等,内容大多是讲因果报应的。由此可见,明代鬼神戏曲(     )
    A、真实地再现了社会风貌 B、与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离 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D、标志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 16、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围绕着“良知”这一核心展开,他主张“良知致人于平等”,反对外在之标准,主张“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据此可知王阳明的思想(     )
    A、彻底否定儒学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注重格物致知 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 17、明初珠江三角洲一带“果基鱼塘”繁荣,在鱼塘周围种植果树,用鱼的排泄物做果树的肥料。明末开始出现大量的“桑基鱼塘”,即基种桑,塘蓄鱼,桑饲蚕,再以蚕屎饲鱼,塘泥肥桑。这表明当地(     )
    A、农业存在多种经营方式 B、传统经济形态破产 C、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D、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 18、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明朝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这种贸易方式(     )
    A、阻挡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B、体现了朝贡贸易的特征 C、说明海禁政策全面取消 D、是开明民族政策的体现
  • 19、下表为清代(1672—1871年)河北定县人口与耕地统计,这表明当时(     )

    A、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B、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C、粮食作物逐渐减产 D、财政收入日益萎缩
  • 20、下图为1820年清朝的疆域图,据图判断清朝边疆治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A、①地设置伊犁将军 B、②地实行改土归流 C、③地平定准噶尔叛乱 D、④地设奴儿干都司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