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41年,陕甘宁边区制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规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工作50分,学习25分,操行 25 分。考核等级按分数多少定为七等,一等升级……六等降级,七等解职。这些规定( )A、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扩大了陕甘宁边区政权阶级基础 C、反映了品行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 D、推动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
2、下表为 1927——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税率变化表。这一变化( )
年份
1927-1929 年
1930年
1931-1932年
1933年
1934-1937年
税率
4%
10%
15%
20%
25%
A、有利于保护民族经济发展 B、维护了国际市场稳定发展 C、为政权稳定提供物质条件 D、推动了我国关税自主运动 -
3、1900年, 闸北绅商率先组织闸北工程总局。1905年11月,上海工程总局成立,承办马路、电灯、警察等各项事宜。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后,总工程局随即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这反映了上海( )A、清末新政加剧地方的独立倾向 B、近代城市治理进程的不断推进 C、市政建设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 D、已形成较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
4、明初货币为钱、钞共用,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 洪武后期,在一些地方,民间已开始私用金银交易;宣德时“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 正统九年(1444 年),明英宗不得不“弛用银之令”,官商军民等皆用银。据此可推知( )A、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原则性 B、民间交易使白银流通法定化 C、赋役征银致使白银广泛流通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策
-
5、北宋初年,统治者非常注重朝贡的政治、军事意义,而对朝贡贸易则少有关心;至南宋时期,朝贡贸易的地位继续下降,但市舶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反映了( )A、传统朝贡贸易体制已动摇 B、南宋统治者采取务实政策 C、南宋统治者注重贸易管理 D、官方贸易让位于民间贸易
-
6、中国古代一级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后期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清的省的变迁,不同时期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D、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
7、考古发掘表明,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开始大规模栽培水稻。当时的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而成,其谷粒外形、颗粒大小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粒重远远超过野生稻。据此可知( )A、中国原始农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C、铁犁牛耕推动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D、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
8、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过很多体育口号,体育口号的变化是体育事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体育口号
1952年
毛泽东为中华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971年
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周恩来在接见即将出征的中国乒乓球队时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
1981年
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战胜韩国队,北大学子闻此消息,在未名湖畔庆祝游行并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1997年
江泽民为体育工作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慰问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追求、体育强国之路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2017年,在第13届全运会即将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体育应当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作为一个“体育强国”仅在竞技赛场上逞英豪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要有健康的人民,人民健康是强大综合国力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因此全民健康被提到了国家战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摘编自高慧妮《新中国体育口号演变及其功能研究》
(1)、 从表中任选一句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
9、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与列强的不平等关系。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进而追寻现代化之路。这种追寻在晚清时期经历了“求富自强”、“变法自强”、“立宪自强”三个阶段的演进。然而,中国早期现代化仅仅是清延及部分社会精英主导的有限变革,未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1912年至1920年间,中国现代化进一步推进。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5万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总额为11743万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和面粉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摘编自《中国年鉴》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现代化三个阶段的具体历史事件,并评价“求富自强”这一阶段的现代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
10、自秦至清,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帝制中央集权,内而废封国,以郡县官僚制直辖编户,变更“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旧状,外而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汉继续实行编户授田和军功爵奖励耕战,又“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完善郡县制,推行五铢钱,凿空西域,使天山南北首次与内地连成一体。汉武帝诏书曰“中国一统”,当是秦汉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为基本疆域的郡县制大一统。
——摘编自李治安《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
材料二 在历代封建王朝和边疆各民族共同经营的基础上,边疆地区经过清代前期的治理和开发,自然凝聚成中国古代疆域。这一时期,清朝的疆域“东极三姓所属库页岛,西极新疆疏勒至于蕙岭,北极外兴安岭,南极广东琼州之崖山”,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包括拉达克在内,陆地总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在全国设置了18个省,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5个将军辖区,以及驻藏大臣、西宁办事大臣和蒙古的盟旗,并通过改土归流等措施扩大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范围。
——摘编自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在维护“大一统”方面的共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前期在边疆治理方面的表现,并概述其意义。 -
11、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A、自觉肩负大国使命与担当 B、深化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C、致力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 D、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
-
12、 1992年,邓小平曾说:“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此评论( )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坚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C、统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D、维护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
13、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犹豫、反对、抵制,认为文章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毛泽东思想影响深远 B、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C、党中央思想尚未统一 D、思想解放阻力重重
-
14、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通知,削减行政级别三级以下干部的工资:三级降12%,四级降10%,五级降8%,六级降6%,七级降4%,八级降2%,九至十七级降1%。这一举措旨在( )A、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B、调整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困难 C、减少公共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D、发扬党员风格树立节约意识
-
15、如表为1953—1957年间农民货币收入购买力情况表。表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年份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153.2
167.7
168.9
194.8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137.8
157.6
160.2
179.4
A、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的积极推进 C、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
16、如图是1950年11月7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副漫画,符合该漫画主旨的是( )
A、揭露美帝侵略朝鲜的阴谋 B、宣传中苏友好互助的关系 C、表达向往世界和平的愿望 D、坚定抗美援朝胜利的信心 -
17、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从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国民党军队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为365万人,可用于一线的兵力仅198万人。在此之后,人民解放军( )A、发动了三大战役 B、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启动了土地改革 D、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18、 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会议,通过《远东联合行动初步计划》;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决定成立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调。这表明( )A、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已经成立 B、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认可 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反攻 D、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改变
-
19、 1935年,中国共产党倡议成立国防政府,“这种国防政府,应当设法召集真正代表全体同胞的代表机关……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绝对尽力赞助这一全民代表机关的召集,并绝对执行这一机关的决议。”这一主张( )A、推动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利于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
20、如图是江西省宁都县王璜乡苏维埃政府颁发给农民温立坦的《耕田证》,上面写有:“温立坦,人口四丁,自耕流坑底中田1号十二担,马济塘下田乙号六担,分到亦仁木子山下上田1号六担。”该《耕田证》( )
A、满足了全国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为研究国民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提供佐证 C、反映了农民与中国共产党鱼水情深的关系 D、是土地革命时期土地分配制度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