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黄宗羲提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王夫之提出“不以天下私一人”。这表明他们都( )A、维护封建礼教 B、提倡经世致用 C、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君主立宪
-
2、雍正帝即位后,密折由康熙时极少数人使用的告密文书变为广大官员都可使用的正式文书;不仅政治、军事、赋税、捕盗、举荐之事要及时报告,甚至大臣的一些私事也可用密折上达。据此分析,雍正时期密折制度( )A、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D、完善了清朝监察体系
-
3、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日高三丈犹拥被,不如江南富足翁”这是因为(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实施八股取士 C、内阁的设立 D、特务机构的设置
-
4、宋人陈亮认为:“艺祖皇帝(即宋太祖赵匡胤)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这体现出宋初的治国方针为( )A、崇文抑武,以文治国 B、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C、削弱地方,分化事权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
5、图1、图2所示分别是东晋和唐朝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注重对意境的描绘 B、都体现了时代特色 C、都重视人物形色表达 D、绘画技法缺少传承
-
6、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个姓张的普通人家的儿子想做官。那么,可供他选择的途径有( )
①勤练武功,参加武举 ②读书,参加科举 ③经商 ④练习诗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7、汉武帝建立了一套可托为心腹的、恭谨从命的官僚系统,即“中朝”,汉中央由此演变为“中朝”起决策作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的形势。由此可见,汉武帝时期( )A、统治思想发生了转变 B、加强了皇权的专制统治 C、官僚体系被彻底颠覆 D、建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
-
8、“(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秦朝( )A、对外战争较为频繁 B、实现了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稳定 C、重视基层官员选拔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
9、秦孝公任用卫鞅变法,秦惠王采纳魏人张仪连横策略破坏六国合纵,秦昭王用魏人范雎加强王权,嬴政用齐人蒙恬歼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这说明( )A、时代特征使得各国重视人才 B、秦国有重视善待人才的传统 C、人才引进增强秦国综合国力 D、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自由流动
-
10、有学者指出,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亲族圈仍是当今中国人重要的活动圈,亲戚之间的互帮互助甚为平常,而亲族之间礼节的轻重也主要是由血缘关系的远近来衡定。这是由于( )A、宗法思想的历史沉淀 B、家国同构的深刻影响 C、西周宗法制延续至今 D、重视人伦的价值观念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6~2003年《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简表
时间
主题
内容(关键词)
1996年
中华好风尚
爱土地 爱国家 尊师敬老
1997年
自强创辉煌
交通文明 独生子女教育
1998年
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
坦然面对下岗 抗洪赈灾
1999年
保护母亲河
坚持水土保持 绿色希望工程
2000年
树立好风尚,迈向新挑战
振兴国企 热爱自然 创建西部绿谷
2001年
救助孩子,保护消费者,保护母亲河
关注消费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
2002年
中华环保世纪行
善待地球 可持续发展
2003年
公民道德规范
爱心 诚信 奉献
——摘编自李雪枫《试论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的广告发展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996~2003年《人民日报》公益广告”写一则历史
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梁启超呼吁“过渡时代之英雄”,认为此种英雄应具备冲破旧势力的“冒险性”、过人的“忍耐性”、为国民择一“最良合宜”政体并倡率国民以此途得幸福的“别择性”。1903年,留日学生极力宣扬岳飞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精神,认为他“为种魂,为国魂,为中国民族之天神”。
——摘编自赖静萍《从揽驭到召唤: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与“英雄”概念变迁》
材料二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对英雄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崇拜伟人英雄的西方英雄史观予以批判。李大钊指出,“离于众庶则无英雄”,英雄也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发挥力量。陈独秀强调,英雄时代、圣人时代已经结束,国家“若不建立在广大群众的需要与同情的力量上面,不是难以持久,便是造成新的军阀”。
——摘编自黄倩倩《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
(1)、20世纪初,随着社会发展,“英雄”一词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对此予以说明。(2)、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从正反两个角度为材料二的观点寻找依据。(要求:各举一例)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社团在研究“明代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兴衰与文教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元朝末年,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段基本废弃不用。明永乐时,该河段得到重修,通航条件大有改善,漕运恢复。明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运河因黄河泛滥时有淤堵或冲溃。嘉靖、万历年间开凿了新的运河河道,疏通了会通河。至此,会通河段基本稳定下来。明清之交,战事频繁,运河失修。
——摘编自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口迁居于此,如临清州“绅士、商民近百万口”,济宁州“其居民之鳞集而托处者不下数万家”。……“水陆交通,泉货聚集,实京师要会之地”,“与京津江浙互通有无,可得风气之先”。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尚文尚礼之风更甚。临清州“文教聿兴,科第接踵,衣冠文物甲于东方”,济宁州“士美秀有文,彬彬儒雅,……往来有亲睦之风,无暴戾恣睢之习”等。
——摘编自王瑞成《运河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 明代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增建、重建时间分布情况
朝代
洪武
建文
永乐
正统
成化
弘治
正德
数量
0
0
2
2
0
2
1
朝代
嘉靖
隆庆
万历
天启
崇祯
不详
总计
数量
15
1
8
0
0
11
42
注:明代山东新建、修复书院共96所,其中有42所分布在运河流经州县及辐射地区。
——摘编自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
综合上述材料,从“书院”的视角,对于该课题可以得出怎样的研究结论?请你对该结论展开说明。
(1)、除“书院”外,请你为该课题再提供一个研究视角(2)、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你还可以补充哪些一手史料? -
14、图为1947年的漫画《同志,你需要哪一只手》。画中马歇尔伸出两只手,左手上方文字为“马歇尔计划”,右手下方文字为“杜鲁门主义”;另外两人为苏联驻联合国代表维辛斯基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据此可知,当时( )
A、苏联需要调整对外战略 B、美国在对抗中优势明显 C、美苏合作基础开始消失 D、世界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
15、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集团,它们分别以英镑、美元、法郎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当时(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 B、世界经济领域动荡加剧 C、国际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 D、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
-
16、下表为20世纪非洲文学的发展历程。据此可知,20世纪非洲文学( )
时期
特点
最初20年
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并对宗主国文学进行模仿
20到40年代
对民族历史进行回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人性运动”
50到60年代
控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暴行,讴歌独立精神
70年代以后
将对传统文化冲突的描写转移到殖民主义结束后新的社
会问题的呈现
A、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中心 B、强化了区域文化的认同 C、折射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 -
17、以下为1804年《法国民法典》部分条款内容。这些条款( )A、巩固了共和体制 B、摒弃了罗马法的原则 C、带有一定革命性 D、推动了司法程序公正
-
18、16世纪中期,法国某小说家在其作品中写到:“修道院里一概不要时钟和日规一类的东西,所有的工作都依照能力和需要来分配……世上最荒谬的,莫过于不听从正确的理性和智慧,只让钟声来管制自己。”这体现了作者( )A、肯定社会进步 B、追求自我个性解放 C、强调民主自由 D、主张摆脱神权统治
-
1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认为,“最完美最美丽的国家,就是能够维持人口数目使之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国家”。为此,他提出了人口发展要适应国家政治管理需要的“适度”思想。这一思想立足于( )A、巩固城邦体制 B、发展民主政治 C、扩大统治基础 D、提高公民素质
-
20、据统计,从1970年到1976年,先后有61个国家同中国建交,比建国20年内建交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其中大部分为英国、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革命外交开始转向务实外交 B、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成果显著 D、所处的国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