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瑞典卓宁霍姆宫的中国宫外观设计和精美的内饰图,它于1766年建造,并于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宫顶仿中国宫殿,宫内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是18世纪自凡尔赛宫得到灵感的北欧王家居所的最佳样本。该建筑( )

A、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成果之一 B、是十八世纪欧洲建筑风尚的代表 C、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于世 D、体现了文化遗产遵循的保护原则 -
2、 1898年,康有为在向光绪帝上呈的一书中指出“心思者主谋议,立法者也;手足者主持行,行法者也;耳目者主视听,司法者也。三者立以奉元首,而后人事举”。他的这一观点( )A、对三权分立的西方政体有一定认知 B、主张效法美国进行政治改革 C、倡导顺应世界大趋势建立法治国家 D、强调维新变法的历史必然性
-
3、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对这一赋税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B、彻底废除了两千年来的人头税 C、确立赋税一概折银征收的方法 D、实行对南北方分开征税的方法
-
4、在孝文帝之前,北朝的郊祀活动多与北方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宗教有密切关系,对天及自然神的崇拜具有突出的地位。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在洛阳近郊举行郊祀,废除了在西郊进行北族式的祭天礼仪。王夫之评价为: “弘(孝文帝)始亲政,作明堂,正祀典,……修舜禹周礼之礼……。”这反映了( )
①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②南北民族差异逐渐消除
③统治者重视政权的合法性 ④中华文化的连续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 下表为1983—1990年美国各行业周薪统计情况(男/女。单位:美元),据此可推知美国( )
职业
1983年
1987年
1990年
行政管理者
530/339
647/416
740/484
服务工人
506/367
625/458
719/534
手工艺/维修
387/256
431/302
486/316
农、林、渔业
200/169
219/191
261/216
A、社区承担更多政府职能 B、社会公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C、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D、“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
6、 马克思说:“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那至少在欧洲是阶级统治的真正赘瘤和不可活着的外衣的君主制已不复存在”。同时他认为,原本是大地主、农奴主以及贵族聚集的灯红酒绿的巴黎不见了,巴黎街道没有警察也没有杀人事件和抢劫盗窃了。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措施 B、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有效途径 C、探索国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
7、 16世纪,英国某法案宜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该法案( )A、规定国王必须是天主教徒 B、确立“王权有限”原则 C、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D、强化了国王的权力
-
8、 考古学家在公元前186年罗马执政官波斯图米乌斯·阿尔比努斯负责修建的波斯图米亚大道的部分路段上发现了一块里程碑,上面的文字标明了该执政官的名字以及两个里程。据此可知( )A、罗马重视对道路系统的建设 B、罗马海外贸易路线四通八达 C、罗马帝国对行省的控制加强 D、国家权力掌握在执政官手中
-
9、 古代某一地区文明中没有统一的帝国,全盛期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所建造的宗教性建筑,最早由一些简单的土坟组成,后来演化为金字塔;农业以玉米为主,没有牛马猪羊,也没有出现畜牧业的痕迹。以下文明成果与该文明相符的是( )A、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 B、王宫大门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C、通过结绳进行重要信息的交流与计数 D、当地特产植物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
-
10、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对下图的解读合理的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进口总额的增长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大大激发了外贸的活力 C、“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动贸易总额的增长 D、国际格局变动引发新一轮进出口总额的变化 -
11、 “五四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原则 B、政治协商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D、人民民主原则
-
1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 “城乡必须兼顾,但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与此会议相关的是( )A、宣告“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B、提醒“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决定“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D、提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
13、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这一类企业有( )
①江南机器制造局 ②上海轮船招商局 ③天津永利碱厂 ④开平煤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4、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机构,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后又增设八百、暹罗两馆。其长官为少卿,正四品;下有译字生、通事等。”该机构最有可能是( )A、鸿胪寺 B、理藩院 C、提督四夷馆 D、京师同文馆
-
15、 中国古代的一本医书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该作者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治病必求于本。”关于该医书,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B、最早由国家主导编修发行 C、记载了青蒿素的治疗作用 D、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
16、 学生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系列资料。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彩绘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制瓷业已初具规模
B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猪纹陶钵
最早饲养猪的实证
C
兴隆洼遗址发掘了百余座半穴居房址
原始村落的出现
D
郑州商城遗址发现多处宫殿建筑基址
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A、A B、B C、C D、D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时使用的信号灯、军号、手电筒等
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部电台”。这是红一方面军最早的电台
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设备改善通信条件,图为1948—1949年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手书电文的复制品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张志怡《红色记忆:党的建设》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 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关通信技术是如何对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重要作用的。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所打下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新中国的这“两个历史时期”。 -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宋长达三个多世纪的统治开始于公元960年初。此时的人们,尽管无不渴盼安定太平,却没有充足的根据相信赵匡胤能够稳固他所篡夺来的政权。这个赵宋王朝很可能不过是继梁、唐、晋、汉、周“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如何保证长治久安,使宋代不致成为五代之后短命的第六代始终是萦绕在宋初统治者心间的重大问题。宋太祖、太宗及其谋臣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稳步而有层次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统兵体制的变革开始,重建中央集权,有效地杜绝了割据再起的可能性。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清朝方面的接连败北,被归咎于汉奸(大多为福建、广东沿海民众)的活动。开埠之后亦因走私、苦力贸易、海盗猖獗,沿海地区的秩序极为混乱。但这种变动并未像元朝末年和明末清初,在沿海出现自立为割据一方的势力。其理由在于19世纪中叶急速进行的秩序重建。换言之,贸易由海关管理,而中央政府掌握海关和关税;且因海盗势力由英国海军扫荡,地方海上军事实力无所成长;还有以镇压各种叛乱为契机在地方掌握权力的督抚,停留在清朝的架构中并未自立。而且,海关和近代海军等以西方“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比以中国既有“制度”为基础构筑的管理沿海贸易、维持治安的体制稳定,即使在19世纪末的变动期亦未发生动摇。
——【日】村上卫《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中国对全球化的参与古已有之,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丝绸之路”可谓全球化的鼻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多元包容成为当代中国对全球化的总体认识和战略选择的出发点。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时,中国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充满韧性活力,备受世界瞩目。从国内发展到国际秩序维护,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动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机中,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
——王辉耀、苗绿《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宋代枢密院、三司的职权以及两者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关系,简析宋代“变革”在社会层面引起变化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英国在上述“秩序重建”中攫取的贸易特权。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户籍的编制与管理在我国古代政治活动中起到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
20、如图为古代世界中两个区域文明的示意图。与下列两图所示区域文明对应的是( )

A、印加文明、东非一系列国家 B、玛雅文明、西非一系列国家 C、印加文明、西非一系列国家 D、玛雅文明、东非一系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