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68年,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成立,该组织在成立初期规定,“发达”和“不发达”成员国分别在5年和10年内取消其他成员国的进口税。这说明该组织( )A、具有反殖民主义性质 B、打破两极格局的束缚 C、主张成员国公平合作 D、提倡资本全球化流动
-
2、下表呈现了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不同时段内,西方国家政治军事类同盟和协定的数量。这一数量变化表明该时期( )
单位:个
时段
同盟和协定数量
1870—1879
20
1880—1889
31
1890—1899
61
1900—1904
108
A、世界性国际组织涌现 B、旧有国际秩序崩溃 C、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 D、西方各国矛盾激化 -
3、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兰西国王管辖下的行会织工通常会选择向国王缴纳一笔费用,以免除警戒义务,但随着负担的加重,织工纷纷将作坊迁至教会地产上以逃避义务。1372年,国王规定凡他管辖下的织工,均须出资或承担义务。这表明,当时的法兰西( )A、军事力量亟待发展 B、疫病影响日渐消散 C、骑士为雇佣兵替代 D、教会特权受到削弱
-
4、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图1 图2
约1575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制 约1760年中国烧制绘有欧洲
中国式样的油/醋瓶 某家族徽章的八角形盾徽瓷盘
根据材料,提取关联信息,结合中外交流与互动相关历史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
5、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一直重视小学教育。边区刚建立时,由于遭到日伪严重破坏,大部分小学处于瘫痪状态,为安定社会秩序,提高群众认识,发扬民族精神,加强抗战力量,1938年,边区通过《文化教育决议案》,确定边区文化教育计划。1940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强调,国民教育是培养革命干部、动员群众参加抗战的重要环节,要求各地将小学教育作为中心任务来抓。1941年,边区颁布《小学校暂行办法》,对小学教育的任务、学校设置、经费、教材内容等作了明确规定。
在极其观苦的环境中,边区领导人民群众想方设法开展小学教育。除了教室,树荫下、田野间都是教学场地,开设课程主要有:国语、算术、常识、历史、歌咏、工艺、军事体育等,教材内容以抗日为主线,如国语教材多涉及抗日英雄故事,常识教材中绘有学生拿着水果、毛巾等物品慰问伤兵的场景。教育教学结合实际,如开展大生产运动时,讲解防旱备荒、植树法等内容。边区依靠广大群众,通过开荒、运输、打柴等方式缓解办学经费困难问题。1940年,边区文教会议指出:“文具中的纸张、笔、墨水等,我们今天都可以制造。”同时,边区教育期刊《教育阵地》开辟专栏,刊载“怎样教自然课”“小学教学法常识”等教学研讨文章。经过持续努力,边区教育稳步发展1940年,边区小学增至7697所,小学生46.9万人。到1944年,基本达到五六十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的水平。
——摘编自申国昌《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察冀边区发展小学教育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边区发展小学教育的历史意义。 -
6、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一场“时间革新”。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时间测量方法和时间文化五花八门,随着各地联系的加强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早在18世纪,英国海上霸主地位逐渐确立,许多西方航海从业者将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经度确定为本初子午线。19世纪60年代后,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先后将格林尼治时间确定为标准时间。1884年,25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达成协议,统一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为世界时或称“标准时”。然而,没有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世界时制度的出现。在电报传送电子脉冲信号技术发明后,校准时间的难题最终得以解决。由此,世界时制度开始在全球确立。
19世纪中叶,人类社会的时间文化也发生重大变化。伴随钟表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钟表在西方社会逐渐普及。工业化进程与钟表的普及相互促进,它们共同推动生产生活走向规范化、节奏化,使守时成为人们有条件遵守的美德。随着世界联系的加强、这种新的时间文化很快外溢。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奖励优秀学生的奖品中就有怀表。在奥斯曼帝国,各大城市于19世纪最后30年建造了一座座钟楼。至19世纪末,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这种精确到分秒的时间装置都已成为一种新的时间文化的象征。
——摘编自[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间革新”的含义并简析其产生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时间革新”的历史影响。 -
7、20世纪中叶,英国传统产业转型调整,不少工厂倒闭,这让如何处理旧厂房成为新问题。1963年,英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业遗存调查,曾为工业革命提供能源保陪的凯普豪斯煤矿于1988年被改建为约克郡采煤博物馆。七年后,这里成为英国国家采煤博物馆。由此可知,英国( )A、综合博物馆建设成为趋势 B、调整传统工业结构 C、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的创新 D、注重文化遗产保护
-
8、20世纪初,墨西哥艺术家萨图尼诺·埃兰提出一种新的艺术理念,绘画应该代表民族的感望和特征,让墨西哥人重新理解自己,了解自身与欧洲的差异。这一理念与社会革新相互呼应,形成了新的艺术潮流,该理念( )A、摆脱了外来艺术形式的影响 B、体现了追求国家独立的迫切愿望 C、适应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D、促进了拉美国家不同文化的融合
-
9、下图是某学者统计的1750-1900年间某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据此判断,该国最有可能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荷兰
-
10、16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编辑了一些游记作品集。赖麦锡的《航海旅行纪》把非洲、红海到马鲁古群岛之间广大地域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伊登和威尔斯合编的《东西印度群岛行纪》提供了前人曾采用或正在寻找的到达亚洲和其他地区路线的记述。这反映( )A、欧洲贸易格局的改变 B、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 C、古代地理知识的普及 D、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
11、6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柯比在《战史》中记载了拜占庭与波斯、汪达尔、哥特的战争。他在书中模仿修昔底德“普拉提亚之围”“雅典瘟疫”等纪事,其文笔、修辞技巧乃至叙事中夹杂演说词的写法都是“修昔底德式”的。这表明作者( )A、创新历史编纂体裁 B、注重史料整理分析 C、继承古典著史传统 D、借鉴东方史学成果
-
12、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242个科研机构的转制方案。2000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率先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领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成为全国转制科研机构中第一个注册的企业法人单位。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B、企业成为科研工作主体 C、科研指导方针的调整 D、国家下放行政审批权力
-
13、唐代中后期,统治者面临“方镇之兵盛”“强臣悍将兵布天下”的现实问题。此后,历代统治者为避免出现该问题,可能遵循的原则是( )A、右武抑文,姑息藩镇 B、山川形便,因俗而治 C、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D、画野分州,任土作贡
-
14、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地区已出现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下列考古发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洞穴遗址中出现打制石器 B、居住遗址有明显用火痕迹 C、公共墓地存在多人合葬墓 D、高级墓葬中出土雕花骨筒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黄河、永定河等水患严重。1882年,李鸿章尝试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机器船“起泥不灵,看来竟是废物,嗣后毋庸购买”。1886年,醇亲王等人又以现用船只“笨滞无力”为由,奏请“购造试办”西方机器船,若用来拖带传统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准。山东巡抚购买西方机器船,并委托国内船厂仿造。1898年,西方专家受邀考察勘测黄河河道,提出水土保持等整体治河方案,清政府未予采用。
——摘编自《再续行水金鉴》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工程系统。1951年作为建国初期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官厅水库建设开始启动。刚刚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水库建设当中,轮番工作,昼夜不停;在中央统一调配下,各地迅速支援大型机器设备和钢筋、水泥等材料。1954年官厅水库竣工,基本解决了长期危害永定河两岸人民的水患;此后又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以及水力发电、生态环保和旅游开发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十年北京市水利建设成就史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清政府治河时对西方技术的尝试及其态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以官厅水库建设为例,概述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 -
16、中国古代新建王朝前期的统治者,面对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大多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等顺应民意的措施,由此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治世”,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上述措施与“治世”之间的关系,概括最准确的是(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
17、1830-1896年美国生产1蒲小麦由3小时变为10分钟;1869年美国运输1蒲小麦到英国需37美分,1905年缩短到5美分。上述变化的主要物质支持是(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电力应用的普及 C、生产工具的更新 D、劳动技术的提升
-
18、16世纪,西属拉丁美洲的波托西成为世界重要的银矿开采中心,其人口高达12万人,比西班牙任何城市都多,印第安矿工艰难劳动生产的银锭和劳工生产的银子流入世界各地。导致波托西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A、种植园制的盛行 B、奴隶贸易的兴盛 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掠夺的疯狂
-
19、文艺复兴时期,有学者赞成古希腊人的说法,认为人类历史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也有学者质疑古希腊人的人类历史退化观,其理由是仅印刷术一项就可以超越古人的所有发明。上述观点与文艺复兴特点相符合的是( )A、汲取东方文化精华 B、批判继承古典文化 C、崇尚理性科学思想 D、追求现世幸福生活
-
20、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出改革要侧重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B、农业生产责任制继续深化 C、对外开放战略全面顺利实施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急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