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10年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涉藏重点省份工作力度,17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州、6个省市对口支援青海省藏族聚居区6个州、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82个县市。这一举措(     )
    A、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促进了祖国统一丰功伟业 D、实现了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
  • 2、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材料体现的外交理念引领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有(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B、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推动朝鲜问题得以政治方式解决 D、坚持“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交
  • 3、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把解放军看成是培养干部的学校,人民解放军不但是一个战斗队,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工作队。”这一指示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
    A、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B、解放区的经济恢复形势严峻 C、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 D、抗战需要大量政治军事干部
  • 4、《元史·地理志》云:元朝的版图“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元朝中央政府依据地域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对边疆实行了前所未有的有效管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下列关于元代的边疆治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东北地区设卫所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在吐蕃地区设羁縻机构由理藩院专门负责 C、在西域地区设都护府作为管理的军政机构 D、在隶属于福建的澎湖设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 5、陶片刻画符号往往被部分史学家认为是进行政治选举的历史见证,我国长江流域出土史前刻符陶片数量庞大,如图双墩遗址出土刻符陶片630余件,柳林溪遗址出土71件,杨家湾遗址出土200余件。这些刻符陶片可以用来研究和佐证(     )

           双墩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出土的刻符陶片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B、中国石器时代可能已出现原始民主 C、陶片刻画符号是成熟文字 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易形成文化圈层
  • 6、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全球化却展现出重重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摘编自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日益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逐渐遇阻,贸易保护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各种非关税壁垒盛行;地缘政治冲突交织着极端势力、民粹主义思潮扑面而来。2016年以来,随着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签署并退出TPP 事件交替登场,一股逆全球化的寒流对艰难前行的全球经济无疑带来极大的冲击。在被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称为“病态(New Abnormal)”的现实世界,已习惯于享受全球化红利的民族国家,正面临着令人惶恐的不确定性。

    ——张韦恺镝、刘强《逆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新出路的中国方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写出“三个波次”全球化的历史时期,并分别归纳其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当前“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应对方案的意义。
  • 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根据地建设,展现出其非凡的洞察力和领导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用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据材料一指出与如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图中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影响。
  • 8、观察如图,对其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 B、西方阵营趋向于分化 C、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D、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联的工业领域中分期分批地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改革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这些举措源自(     )
    A、斯大林模式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10、如表是英、美、德三国在1960—1980年国家公共福利支出的GDP占比情况(%)。由此可知,这三个国家(     )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英国

    10.2

    13.2

    16.4

    美国

    7.3

    10.4

    15.0.

    德国

    18.1

    19.5

    27.7

    A、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人民革命斗争不断高涨 D、社会结构不断产生变化
  • 11、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大国争夺,风云多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同盟。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欧洲国家争夺世界霸权 D、冷战局面的形成
  • 12、如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这幅漫画(     )

    A、揭示了美国操纵联合国 B、体现了联合国遵循全体一致原则 C、反映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D、寄托了落后国家争取权益的愿望
  • 13、1939年9月3日,英国对德宣战,印度总督林利斯戈侯爵在同一天宣布印度参战,此举引发了甘地和国大党领袖们的坚决反对,甘地由此(     )
    A、发起“土布运动” B、发动要求英国“退出印度”行动 C、进行“食盐进军” D、起草国大党新党章,争取实现自治
  •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如表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     )

    亚洲

    除日本外,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非洲

    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

    除殖民地外,宣布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A、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B、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D、列强之间矛盾激化
  • 15、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后即宣布:“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凡尔赛政府及其附庸发出的命令或通告,今后……一概无效。”这说明,巴黎公社
    A、意图建立全国性的政权 B、已将革命势力推向全国 C、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 D、注重分化敌对反动势力
  • 16、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门子和马丁发明平炉炼钢法,使钢产量增加了70%;李比希提出合成肥料理论,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
    A、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B、发明源于技术经验积累 C、自然科学取得系列成果 D、消费需求推动技术革新
  • 17、据统计,英国1770年的煤铁产量分别为600万吨和5万吨,而到了1800年煤铁产量各增长到1200万吨和13万吨。这主要得益于(     )
    A、工业革命的推进 B、殖民掠夺的开始 C、圈地运动的发展 D、光荣革命的爆发
  • 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罂免总统".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
    A、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 B、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C、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开创了共和联邦政体
  • 19、1776年,某位思想家发表《国富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这位思想家是(     )
    A、休谟 B、伏尔泰 C、亚当·斯密 D、孟德斯鸠
  • 20、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支柱。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基督教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立给基督教注入了民族特性,基督教在西欧民族主权国家建立之后与世俗政治相结合。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严重削弱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 B、推动着西方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C、利于增强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权威 D、极大地降低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