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以下是朝鲜、韩国、美国、俄国和中国教科书中关于朝鲜战争的部分摘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看到新生朝鲜的惊人发展,美国侵略者坐立不安,他们加快了入侵朝鲜的准备,意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25日凌晨,美帝和其他傀儡们对朝鲜悍然发动袭击。
——朝鲜1999年高中教材
金日成曾秘密造访苏联,得到了对方的援助承诺。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越过三八线南侵。朝鲜入侵后,联合国安理会将其确定为侵略者,并达成向韩国派兵的决议。
——韩国2001年高中历史书
朝鲜军队入侵南方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杜鲁门立刻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会员国联合抵制侵略。9月,美国将军率联合国部队越过三八线向北挺进。中国参战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担心美国在其前沿驻军,并可能越过边境发动攻击。美军公开鼓吹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为攻击共产党中国做准备,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担忧
——美国《世界历史》
1950年6月,朝鲜军队入侵南方,并宣布是为了反击李承晚军队的攻击。1950年9月,主要由美国人组成的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共产党分子只得慌忙撤退。他们不仅丢失了汉城。也丧失了首都平壤。
——俄国2008年《外国最新历史》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2020年《中外历史纲要》
(1)依据材料,指出能够认定的基本史实,以及在哪些问题上存有争议。
(2)众多专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是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请谈谈你对“立国之战”的理解。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文官制度以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为蓝本,继承传统科举的某些因素,历经多次改革。孙中山提出考试权独立的治国理念,认为官吏为国民公仆,要通过考试最用一切官员,并对其严格监督。1912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设铨叙局负责文官的考录、升迁、任免,拟定《文官考试令》,构建起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在考试内容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计23科,后增加机织、染色、商业等科。但实践中,考试和任用脱节,其实施几十年录取人数不过千人。蒋介石执政后,更为党务、军务人员进入文官队伍大开方便之门。在地位方面,考试任职的文官在薪酬和升职上不如其他途径进入文官系统的官员。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方面看,民国文官制度尚不如科举制度。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改革。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顾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演进,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国家。当今时代,科技依然是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把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例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优势。
——摘编自评论员《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
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证充分,表述清晰)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1月央视推出《中国考古大会》,致敬中国考古,探寻中华文明。
材料一:中国考古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的部分思想和方法。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北宋时期,作为传统史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一金石学兴起。 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几次改革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学术研究方面敢于疑古创新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对宋代金石学的产生有开山之功的刘敞、欧阳修等人,就以敢于率先怀疑旧说、创发新义而著称。除此之外,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为金石学的兴起并迅速发展提供了土壤。
——摘编自刘心明《略论金石学兴起于宋代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末,欧洲近代考古学便已步入成熟期。1921 年受聘于北洋政府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中国地质调查所合作,在河南仰韶村首次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而提出了“仰韶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这次考古首次直接而有效地把近代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全过程都带到了中国,是促成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划时代标志。近代以仰韶、殷墟考古为代表的考古发掘使“中国古史就渐渐脱离了那载籍真伪的辩论。……中国史籍所载的若干史实,因考古的发现,反更加证实了。”
——摘编自钱耀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1983年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设立考古系。1987年为加强对全国文物考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国务院决定将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考古科研机构,主动性发掘和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成果大量涌现。近年来,中国考古队赴巴基斯坦、埃及、罗马尼亚、洪都拉斯等国开展联合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推动了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互鉴与交流。
一摘编自刘国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与时代重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金石学兴起发展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考古学发展的特点以及近代开展的考古发掘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快速发展的原因。 -
5、1949年,杜鲁门提出,“以我们先进的科学和工业帮助改善那些未发展起来的地区”;1960年,肯尼迪要求西方为东欧准备一套更灵活和更现实的做法;1964年,约翰逊指出,美国在东欧的主要目标,就是鼓励用和平手段来削弱莫斯科的控制。美国的上述计划旨在A、强化地域统治,争夺中间地带 B、对外输出民主,构建单极世界 C、加强经济渗透,实现全球霸权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
6、自1939年开始,苏联的一些集体农庄实行集体承包制尝试,即把集体农庄田间作业队划成若干作业小组实行包产包工,对于超产的作业组额外加算劳动日给予报酬。至1940年,全苏约有18%的农庄实行这种办法。这种办法A、是应对德国侵略的权宜之计 B、与新经济政策做法相似 C、破除了对斯大林模式的迷信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增收
-
7、按照罗马法规定,私犯是指侵犯私人权利的一种行为,加害者不仅要对受害者负赔偿责任,还要受到经济上的惩罚。对私犯的追究程序是由个人启动的。据此可知,罗马法A、回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B、以提升平民权益为依归 C、积极协调社会公共利益 D、重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
8、1982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截至目前(1981年2月),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迅速进展主要是由于A、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健全完善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满足了农民发展生产的愿望 D、土地所有制变革顺应民心
-
9、魏源认为拿破仑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人物,但最终亡于过度征伐;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认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促使“欧洲忽生动力,因以革新”;1941年,矛盾笔下的希特勒代表反动力量,而拿破仑代表正义力量。近代国人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变化说明A、变法改革救亡图存是时代潮流 B、历代政府注重思想文化的控制 C、历史解释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 D、有识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
-
10、银票是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明清中后期山西的“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私营票号,坐落于平遥古城,以“汇通天下”而著名。“日升昌”的崛起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形成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干扰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些年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对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反思。例如,有学者说:“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和情报战活动,中日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并未革除日美同盟对华敌视和美国庇护下日本对华蔑视的冷战政治属性。”日本学者中岛岭雄则称,鉴于中苏对立,日本未能迫使中国让步,田中政府的邦交正常化是落入中国圈套的“拙速外交”。客观地讲,上述国际政治学式的结论并非是客观、准确的历史性定位。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解决邦交正常化问题是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果断行动,虽然也有遗留问题影响至今,但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后来主客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所致。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再探讨》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救亡歌曲不是因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从当时情况来看,抗日救亡歌曲确实是在校园内广泛传唱的。1934年下半年,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通过电影和戏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摘编自梁爽《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是毛主席亲口讲过的话!那八年里(1937—1945年),汉奸傀儡政府多次发出文件……把《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三百多首抗日歌曲列为禁歌。……很多南京人拒绝唱汉奸歌曲,而在背后偷偷唱抗日歌曲。每当听到《松花江上》,沦陷区的人民就坚定了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的信心!
——摘编自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具体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13、如图为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纱锭数量变化状况。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下面( )A、列强对华投资规模扩大 B、民国建立使中国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政体 C、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国货 D、民国政府实行了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的资料
宗教
唐大秦景教(基督教)流行中国碑,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科举
按规定外国人应参加宾贡科考试,大食人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
婚姻
《唐律·户婚》从法律上承认了成年男女有自主择偶的权利;李唐皇室的公主和宗室女多有再嫁者,二嫁、三嫁不在少数:民间女性也有择偶权和离婚权。
政治
贞观年间、唐太宗大规模地任用蕃将,并以蕃将为其武官的主要组成部分;武则天称帝后,入朝蕃将群体成为武周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
长安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唐朝妇女常常身披仿自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结合材料和所学唐朝知识,为该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合理的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教育在宋代出现了第一个发展的高潮,书院、官学、私学成为宋代湖南3种主要的教育形式。湖南则是书院教育发展之重镇,在全国非常突出,更出现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以及书院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朱张会讲”(朱熹张栻在岳麓书院诘难辩论)。宋代时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有较大发展。宋代湖南进士中试人数为唐代的37倍,黄宗羲所著的《宋元学案》中共写宋代学者988人,其中湖南有141人,位居全国第5。
——摘编自冯象钦 刘欣森《湖南教育史》
材料二 湖南近代教育改革在民国建立后拉开帷幕。湖南军政府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裁撤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湖南各级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留学教育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罗慧《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湖南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
17、下图是邮电部发行的《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为伟大的新长征贡献青春”。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建设踏上新征程 B、“科教兴国”战略带来社会新气象 C、“长征精神”提升民族自信 D、改革开放推动中国邮政走向世界
-
18、下表为1953-195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据此可推知( )
国家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西德
法国
日本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18
11.6
3.6
3.8
10.1
7.9
15
A、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得到较好的贯彻 B、“一五”计划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 D、“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基础很薄弱 -
19、下表所示是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对中国抗战的评价。这直接说明中国抗战( )
斯大林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时避免两线作战
罗斯福
假如中国被打垮,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即可打下澳洲、印度
丘吉尔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A、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性 B、成为二战取得胜利的转折点 C、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
20、口号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中口号与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 B、北伐战争时期——“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抗日战争时期——“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