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20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通过对470多个不同品种测交,直到1973年成功培育出南优二号,并试种、推广,由此可见,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观条件是( )A、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B、改革开放的成效显著 C、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
2、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据此可知,周恩来的这段话体现的方针是( )A、“亲、诚、惠、容”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边倒”
-
3、1964年,毛泽东提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之后国务院决定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这说明三线建设( )A、以应对国防威胁为主要目的 B、改变了分布不均的工业布局 C、适应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 D、受到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
4、1949年,人民政府用查封、逮捕等手段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后来又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平息投机资本制造的涨价风潮。这些措施( )A、是计划经济的重要内容 B、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C、为实现工业化扫清障碍 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收日伪财产归根据地革命政权所有,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还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这些措施( )A、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特点 B、为土地革命提供有利条件 C、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得益于国民革命顺利推进
-
6、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并转全体国民党员的信中,批评了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和不抵抗行为,并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 B、斗争策略中出现“左”倾错误 C、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实现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
7、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 )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程 B、有利于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D、符合土地改革政策的需要
-
8、一位历史学家在描述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状况时写道:“专制与民主的激烈较量,政治分崩离析,制度混乱政局动荡,但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气象。”该时期是( )A、清末新政实行时期 B、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9、据丁守和主编的《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至1918年,出版的各种刊物约有七、八百种之多”。其中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刊物”“有关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财政经济、学生、妇女、学术、自然科学”等类刊物。这反映出当时( )A、五四运动推动社会解放思想 B、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中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新思想在清末民初迅速传播
-
10、下表为部分洋务官员的简介。这反映出洋务运动( )
人物
简介
朱其昂
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者和初期主要的主持者,创办中国北方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天津贻束牟机器磨坊
郑观应
先后担任过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总办,其著作《盛世危言》主张改良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
A、改变了洋务派阶级属性 B、注重培养资本主义人才 C、解决了晚清的社会矛盾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1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在条约规定的港口引入关键的海关系统;二是按条约实行值百抽五税率以及实际执行更低关税的贸易政策。这( )A、实现了晚清海关管理的现代化 B、维持了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局面 C、降低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成本 D、加速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
12、雍正时形成规制:凡是臣子奏报一般事务用疏,由通政司递交,皇帝的回复则由内阁拟旨;奏报重要事务用折,由奏事处递交,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拟文成旨,由军机处密封直接下发。据此可知当时( )A、内阁的决策权被剥夺 B、文书行政制度发生变革D.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C、军机处成为行政中枢
-
13、徽商黄汴编撰的《天下水陆路程》是明代国内贸易往来的交通指南,徽商程春宇编撰的《土商类要》记载了当时进行商品贸易时各地的水陆行程情况。这类土商用书反映出当时( )A、西方测绘技术传入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国内长途贩运发展 D、徽商经济实力雄厚
-
14、元代,行省长官作为介于府路州县和“腹里”间的地方最高长官,具有日常事务的统筹全权,但部分特定的权力(军队、钱粮)会由个别专责的官员提调,其他人不可随意干预,调兵更需中央授权。这表明行省长官( )A、由中书省派造 B、权力大而不专 C、威胁中央集权 D、位卑而权力重
-
15、朱熹在《童蒙须知》一书中要求儿童: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据材料可知朱熹( )A、践行三纲五常思想 B、积极践行格物致知 C、注重儒学的思辨化 D、重视教化的世俗化
-
16、江淮以及苏杭地区,战国、西汉曾为瘴气重病区,但至隋唐时,瘴气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秦汉时,人们认为“南方恶地,疾病流行,环境卑湿”;但在唐人观念中,江南地区已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白居易曾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成为经济中心 B、社会医疗技术丰富 C、南方农耕区的拓展 D、唐朝民族政策宽容
-
17、魏晋时期(公元220—420年),在两汉时期农业高度繁荣的关中地区出现了“百姓不专农殖,乃无车牛”的情况。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也遭到极大破坏,生产凋敝,田地荒芜。地处边疆的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重要农业区,大部分都成为游牧区。这反映出(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发展 B、统治者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C、区域经济差异性较明显 D、游牧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18、汉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变更制度,其五经博士制度为儒家发挥智库职能提供了制度空间,博士弟子制度为儒生入仕提供了制度化途径。据此可知汉代( )A、儒学发展的动力源于制度建设 B、制度建设与儒学发展产生交互影响 C、儒家思想在社会层面影响深远 D、通经成为士人涉足政治的最佳途径
-
19、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如图所示),沿用了商鞅以来推行了100余年的法规制度和标准。这一措施的推行目的是( )
A、维护生活秩序 B、建立货币体系 C、实现国家统一 D、规范经济秩序 -
20、西周时期,最重要的礼是诸侯册命礼。诸侯虽然可以世袭,但诸侯对周王的臣属关系需要通过特定的册命仪式来予以肯定,诸侯国在最初分封时要经过册封,每一位袭封的诸侯也要由周王重新册命。这表明(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周王朝呈现原始民主色彩 C、礼制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统治 D、周制践行了敬天保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