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这场战争爆发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当时德国总理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他们谈及的战争( )
    A、彻底改变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B、作战区域主要在欧、亚、美三大洲 C、推动了非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缓和了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矛盾
  • 2、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有三条途径,下面朝代的赋税制度完全符合三条演变路径的是( )

    ①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

    ②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最终赋役合一

    ③征税方式由最初的劳役税向实物税转化,最终转化为货币税。

    A、北魏均田令 B、唐朝“两税法” C、元朝“科差” D、明朝一条鞭法
  • 3、 学者认为唐朝对藩属边疆民族政权首领册封官爵是唐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建立藩属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下述由唐朝统治者册封的是( )
    A、回纥 B、瓦剌 C、乌桓 D、女真
  • 4、明清时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前夜,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以下,有过汉晋更革、唐宋更革,但那都是在农耕文明——君主集权政治大格局内部的调整。中国历史上突破上述格局、以工业文明——民主政治为目标的大更革,在清末民初方得以展开,而明代及清代前中期恰值这一大转折的前夜。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降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

    ——摘编自冯天瑜《袭常与新变的明清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紧扣材料主旨,用明清(1840年以前)相关史实对“袭常与新变”这一主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要局限于文化方面。)

  • 5、从古到今,中国都是亚洲海上交往的主要力量,亚洲的海上交往也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欧亚大陆上的重要国家,也是向太平洋开放的海洋大国。近百年来,由于崛起于海洋的欧洲文明对世界秩序的强烈影响,来自黑格尔的 “中国没有海洋文明”“中国与海不发生关系”的论调在学术界应者甚众。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研究,特别是梳理前工业时代东方文明的影响力,是一种回击欧洲文明优越论的文化策略。

    ——摘编自苏文菁《“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总序》

    材料二

    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又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西班牙却没有保住这笔财富,相反,金银流入欧洲其他国家,促进了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稍晚一些时候,英国和荷兰商人也来到亚洲,在海岸线上建立商埠,通过这些商埠建立海上贸易线。殖民者们的活动促进了商业发展……在此之前,全世界的商业贸易都是区域性的,但欧洲国家的海上扩张却把全世界连接在同一个贸易体系里了。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材料三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东南亚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市场之一,而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尼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带动区域旅游和经济增长只是雅万高铁一个方面,在印尼很多人把雅万高铁称作是幸福列车,不光是因为印尼人是这辆列车的乘客,他们也真正把握住了列车运行的“方向盘”……在雅万高铁建设的过程中,中方累计为印尼方面培训了4.5万名印尼员工,为印尼技术人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雅万高铁是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这个项目建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光明网《雅万高铁:一趟属于印尼人民的幸福列车》

    (1)、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从空间角度概述西汉、唐宋、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索成就。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6-17世纪亚洲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对欧洲地区和世界整体分别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中国高铁能在印尼落地的原因,并概述现代交通进步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 6、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这两者间的区别,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人文化”的趋势。所谓平民化,是指普通民众具有比以前更多的生存发展机遇,受到社会更多关注。人文化,则是指更加关心“人”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取向相对理性,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造就了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推崇功利原则的工业资产阶级,请求创建清廉高效的当局,节约开支,把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经济中来。同时,工业资产阶级依附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英国在1832和1867年对国会变革,改革的成果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国会中的重要位置。1853年,考试任用制在东印度公司出现,第二年,财政部两位官员诺斯科特和屈维廉,对文官队伍的现状进行研究,制定出《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这份报告揭示了用人体制的弊病,提出文官系统改革的一整套建议。

    ——摘编自张海婷《浅析英国文官制度发展及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三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第二十一条 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

    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宋儒“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的主要方式,并从官员选拔角度阐述宋代“平民化、人文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另一名称及其地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公务员法》在2018年修订后的变化之处。结合所学,说明两部《公务员法》实行的意义。
  • 7、“耕织图”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主要发现于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清代耕织图的创作先由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题写诗文,装裱成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下列对于中国历朝“耕织图”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汉魏时期耕织图皆位于北方,史料价值低 B、宋代耕织图系统反映了全国农业耕作过程 C、清代耕织图择其优者刊印,史料价值最高 D、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文化世俗化倾向
  • 8、有学者认为,“让所有人参与投票,但权力掌握在第一等级手里”这句话是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实质所在。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乌斯也称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是一个包含了君主、民主和贵族政治三种因素的混合政体。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长老会议员仅三十人且终身任职代表了贵族政治的成分 B、由选举产生、五年一任的执政官代表了君主政治的成分 C、所有人参与投票的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D、由卸任的高级官员组成的元老院代表了贵族政治的成分
  • 9、近代中西城市化进程表现迥异,折射出中西方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同历程。分析下图,结合所学可知( )

    1850年—2050年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A、近代西方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工业城市的发展 B、一国城市化水平与该国的工业化水平保持一致 C、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都十分缓慢 D、入世是新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决定因素
  • 10、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下列选项中与示例逻辑最相符的是( )

    示例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保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A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巩固了北魏政权

    B

    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制:确立新的选官制度

    C

    清末新政: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D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A B、B C、C D、D
  • 11、《西京杂记》中有关于多综多蹑织机(古代提花织机之一)的描述:“霍光(?-公元前68年)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巨鹿陈宝光家……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2013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四台多综织机模型将汉代真实的织机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由此可知( )
    A、当时人们能够用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 B、《西京杂记》所记织机反映了官营手工业十分发达 C、这些织机模型为研究我国古代棉纺织业提供了物证 D、汉朝纺织机已经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 12、布雷伍德在《农业革命》中指出:“农业革命前,大多数人都得花费大量时间寻觅下一顿的食物。后来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贮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人类的能量一旦解放出来并且投入到许多新的工作中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门的非农业的工艺的发展。”据此,关于“农业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了食物的生产者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且开始建造长期的住所 C、随着生产力提高,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 D、促使商业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 13、西方国家进入到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发展慢慢趋于成熟,经济资源积累也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社区建设的重点和目标也在逐步改变。在此基础上( )
    A、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B、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社区职能转向救济 D、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 14、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能够用来作为你的呈堂证供;你有权在受审时请一位律师;如果没有钱请律师,法庭有义务为你指定律师。”米兰达警告中蕴含了( )

    ①保护个人权利原则 ②坚持程序公正原则 ③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④权力制衡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5、《大宪章》由序言和63个条款构成,其中序言强调:受命于天的英格兰国王兼领爱尔兰宗主……谨向……忠顺的人民致候。由于可敬的神父们……及其他忠顺臣民谏议……为了余等自身以及余等之先人与后代灵魂的安全,同时也为了圣教会的昌盛和王国的兴隆,上帝的意旨使余等承认下列诸端,并昭告全国。据此可知《大宪章》( )
    A、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B、奠定了君主立宪的基础 C、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 D、标志着进入等级君主制
  • 16、下表中,世界各文明区域与其商业领域发展相关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A

    古代埃及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B

    古代两河流域

    出现了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殿也从事放贷业务

    C

    古希腊

    公元前8-前7世纪,出现了金属铸币

    D

    古代中国

    明朝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

    A、A B、B C、C D、D
  • 17、2023年8月华为Mate60系列手机的发售,标志着我国芯片产业在突破外来科技封锁的努力取得重要进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一个缩影。以下属于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是 ( )

    ①发射卫星完成了北斗全球系统星座的部署 

    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③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④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反映出当前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
    A、“三个离不开” B、“五个认同” C、“两个共同” D、“四个要”
  • 19、世纪之交,我国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正式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的进展。这说明当时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 )
    A、开展全方位外交 B、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 C、妥善处理大国分歧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分析“1949—2019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柱状图,结合所学可知( )

    1949—2019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据王宏广等《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A、建国以来粮食人均占有量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B、土地所有制变革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 C、增长最快的时期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相伴随 D、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对粮食增产有重要作用
上一页 718 719 720 721 722 下一页 跳转